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一、整体实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成立于1990年,1995年牵头成立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并参与创办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年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全国一流的风湿免疫科实验室,并评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同年被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山西省特色学科;2000年被山西省科技厅授予山西省科技创新科室;2012年被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山西省重点学科;同年荣获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和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经过全科共同努力,获得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项目,资助经费达1000万元。2014年经省卫计委质控部批准,该科率先成立了风湿病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及山西省风湿免疫科规范化诊疗质量控质部。

二、科室建设与科研能力

该科目前设有独立的二大病区(科技楼病区、西院病区),共开放床位数 136张,占全国首位。科室建有全国一流的风湿免疫科实验室及专门的临床资料室,不仅能开展50余项风湿免疫专科检查项目,用于风湿病的早期诊断,而且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免疫功能和CD4+Th细胞检查用于监测多种风湿病的病情变化。并对每位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开展专病资料的收集、保管和存储工作,建立了临床资料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治疗风湿病提供了依据,为患者随访提供了便利,真正做到严密随访。同时建立了血清标本库及血清标本数据库,存有六万余份的血清标本为科研提供了强大支撑。现已承担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科研项目32项,其他课题项 19项。省市政府、医科大学及医院累计投入近600万元。该科共发表论文443篇,其中 SCI收录13篇,中华级论文208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山西省高教厅科技项目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三、人才梯队建设

该科现有医护技人员112人,其中正高7人 、副高13人、 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10人,实验室技师9人、资料室人员7人、护理人员56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15人,出国研修6人。该学科设有专家门诊、专病门诊、普通门诊、临床资料室、临床免疫实验室。

在医院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学科带头人李小峰主任为核心的团队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扩大科室规模,提高临床诊治及科研水平,拓宽服务半径。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尽快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力争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四、临床专病治疗特色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2年四代人的努力奋战,不断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实验检测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周期联合 免疫调节”的风湿病治疗新理念、新方法,总结出了风湿病治疗中的上下台阶治疗策略及药物调整方法,并已由临床实践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至今已形成了稳定的以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为代表的临床专病病种。

类风湿关节炎

该科开创了国内特色的“周期联合、免疫调节”治疗新理念、新方法,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该科的周期联合方案可以有效地克服平台期,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维持疾病缓解和低活动度,阻止骨破坏进展,部分患者骨质有所修复,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患者达到疾病缓解和低活动度以后能否停药或减药,该科采用了上、下台阶治疗策略,定期严密随访,给每个患者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维持缓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

周期联合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治疗SLE是该科提出的又一治疗新理念,10年来已在山西范围内广泛应用,提升了科室对SLE患者服务能力。年均门诊6325人次。今年已在山西省立项拟开展周期联合治疗SLE多中心研究,进一步取得循证医学依据,并进行相关基础研究阐明其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室的服务能力,符合转化医学的要求。

五、三年发展目标

• 建设涵盖各个亚专业的国内领先的风湿科临床中心

• 争取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风湿科临床中心

• 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风湿免疫科学术教育培训中心

•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 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科室的可持续发展

• 争取国家863及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争取国家级科研奖励

• 争取建成国家重点风湿免疫科实验室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红十字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布局为一院三区(院本部、西院区、南院区)。院本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西院区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院区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医院编制床位2700张,设立临床医技和行政职能科室96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所(室)3个,实验室19个。医院总资产21亿元。拥有包括超高端CT、3.0T静音750W核磁共振、ECT、四肢关节成像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件)。医院现有在职人员380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90人、硕士学位者807人;高级职称人员67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山西省级优秀专家17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山西名医17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30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骨干精英人才17名。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医院骨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入选山西省委省政府“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骨科、肾内科、妇产科、麻醉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为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药学部、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科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麻醉学、精神卫生学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科学、风湿免疫科学、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妇产科学、鼻科学、肾脏病学、麻醉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学、临床药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心胸外科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医院拥有山西省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山西省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与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省肾脏病研究所、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华北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山西省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基地;医院每年有百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立项,数十项成果获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儿科、社会工作、英语等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和见(实)习任务,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年数百名医学生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近年,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奖、全国医学人文管理荣誉奖、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集体称号。
本部 西院 南院
推荐阅读
断指再植挤压出脓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13 08:21:18
断指再植挤压出脓怎么回事,怎么办
乙肝被传染后什么症状
2025-07-14 10:20:23
乙肝被传染后什么症状
眼睛屈光参差配镜有什么注意​
2025-07-16 14:18:51
眼睛屈光参差配镜有什么注意​
肺癌基因检测的费用是多少
2025-07-14 19:26:51
肺癌基因检测的费用是多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