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综合内科

综合内科实验室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内科基础实验室、诊断学实验室,在血液病实验诊断方面,尤其是细胞形态学诊断领域居省内领先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山西省血液病分子诊疗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形态学方向)。是山西省最早开展骨髓活检技术,血液肿瘤FISH检测技术、小巨核酶标检查技术的实验室。

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实验室。实验室占地800平方米,包括4个临床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室、骨髓活检室、生化免疫实验室和FISH实验室),两个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现有职工15人,硕士7人,本科7人,大专1人。高级检验师3人,主管检验师6人,初级检验师6人。已形成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青年技师组成的专业团队。

实验室开展的实验项目有:骨髓细胞学检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图文报告、细胞化学染色(包括POX、NAP、PAS、铁染色等)、免疫细胞化学CD41染色、骨髓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溶血性疾病系列检查(Coombs、Ham、糖水试验等)、血液流变学检查、布什杆菌快速检测、布什杆菌实试验、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八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等项目。在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0余篇。

主编和参编专著和教材6部;主编多媒体教材1部,目前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成功举办了两届山西省血液细胞形态学新进展学习班、连续举办多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细胞形态学基础培训班、举办全国细胞形态学网络平台临床病例讨论”系列线上会议第十九站(山西站)。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交流,并有多人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学习进修,强化学术钻研精神和医疗服务意识,在科研和临床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亚专业简介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科室的特色,实验室作为山西省血液病分子诊疗重点实验室,主要进行血液病形态学方向的研究,承担临床骨髓形态学检验任务,每年骨髓涂片数量约5000-6000余份,会诊数量200余例,居山西省第一。科室每年接收进修人员10余名,研究生和住培医师10余名。

骨髓穿刺涂片技术是使用穿刺抽吸骨髓液涂片,Wright-Giemsa染色后对造血细胞观察及分类计数的一种传统方法,不仅可以清楚的显示各种造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形态,而且细胞质颗粒、细胞核染色清晰,为准确地进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提供了形态学基础。目前作为血液系统疾病的传统诊断检查应用于临床。

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

骨髓活检病理学诊断可观察骨髓组织结构、真实的骨髓增生程度、病变组织的分布状态和网状纤维分布方式,还可以观察淀粉样变性、骨髓坏死等特殊病变。在诊断特殊类型疾病:淋巴瘤、低增生性白血病、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具有重要意义。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相互结合,同时应用能显著提高血液病诊断的准确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应用荧光基团标记特异性的DNA探针,与待测样本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检测血液、骨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否异常。该技术直观、敏感性和特异性高,适于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重排,因此在血液肿瘤应用中可与传统细胞遗传学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目前我科室开展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以及急性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FISH探针检查。

小巨核酶标检查等细胞化学专业

小巨核细胞,是由于巨核细胞存在DNA合成和细胞内复制障碍,所出现的一种病理性改变;小巨核细胞的数量,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数量标志着巨核细胞病态造血的严重程度,对MDS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骨髓组织印片检查

在临床上出现骨髓穿刺干抽,多次骨髓穿刺稀释时,在进行骨髓活检的同时,留取骨髓印片标本,可以与骨髓涂片、外周血涂片相互补充,比骨髓切片更早得到临床诊断结果;另外,骨髓印片不受骨髓纤维组织的影响,在骨髓纤维化时比骨髓切片更好的观察细胞形态。

溶血系列检测

是山西省开设溶血检测最早、最全面的实验室。主要有糖水试验、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贫血、血清酸化溶血实验等。主要用于对贫血、溶血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红十字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布局为一院三区(院本部、西院区、南院区)。院本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西院区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院区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医院编制床位2700张,设立临床医技和行政职能科室96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所(室)3个,实验室19个。医院总资产21亿元。拥有包括超高端CT、3.0T静音750W核磁共振、ECT、四肢关节成像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件)。医院现有在职人员380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90人、硕士学位者807人;高级职称人员67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山西省级优秀专家17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山西名医17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30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骨干精英人才17名。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医院骨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入选山西省委省政府“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骨科、肾内科、妇产科、麻醉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为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药学部、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科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麻醉学、精神卫生学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科学、风湿免疫科学、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妇产科学、鼻科学、肾脏病学、麻醉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学、临床药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心胸外科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医院拥有山西省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山西省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与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省肾脏病研究所、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华北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山西省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基地;医院每年有百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立项,数十项成果获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儿科、社会工作、英语等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和见(实)习任务,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年数百名医学生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近年,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奖、全国医学人文管理荣誉奖、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集体称号。
本部 西院 南院
推荐阅读
老年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2025-07-15 09:16:08
老年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为什么喝羊奶粉会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2025-07-17 18:40:02
为什么喝羊奶粉会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80多岁老人喉咙有痰怎么办
2025-07-15 13:04:06
80多岁老人喉咙有痰怎么办
直肠癌腺癌怎么治疗
2025-07-14 10:06:06
直肠癌腺癌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