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创伤骨科

创伤骨科自1978年设立,主要开展各型创伤、骨折、陈旧性骨折、脊柱损伤、颈椎损伤、骨盆骨折、脂肪栓塞以及严重复杂肢体损伤的治疗的治疗以及新型内固定器材研制。

2004年,王东担任创伤骨科主任,创伤骨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创伤治疗从四肢关节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脊柱骨折以及骨感染和肢体畸形的治疗都有了很大发展。治疗理念遵循以人为本,身心同步康复;治疗原则坚持AO内固定原则和微创理念;注重骨折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相互促进的治疗宗旨;坚持科内业务学习,经常组织举办或参加创伤骨科专业交流会议,使本科室创伤骨科治疗水平始终与国内国际同步,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6年12月,吕欣担任创伤骨科主任。随着创伤专业和科内青年医师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治疗水平,创伤骨科发展了多个亚专业如:骨盆髋臼专业,足踝专业,老年骨科,外固定专业,骨科整复专业等等,使创伤骨科专业治疗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李冰自2011年接替卫建平担任创伤骨科护士长后,更加注重医护协调配合,使科室医护工作更加高效,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推动了创伤骨科医疗水平的提高。

多年来,创伤骨科一直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骨科学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本科生,硕士,博士和规培生实习和规培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两名(王东,张永红),硕士生导师7名(卢汉生、王东、尹芸生、吕欣、张永红、杨朝晖、孙海钰)。

一、创伤骨科基本情况:

科室团队现有34名医护人员,医生1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学士22人。高级职称11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任职2人,专业学组任职8人,国家级学会任职8人,中华级期刊编委2人,国家级期刊编委4人。

二、医疗方面:

创伤骨科现有床位48张,年均门诊量3万3千多人次,年急诊量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2000余人次,年手术量2300余台。科室现有5个亚专业、包括老年骨科、骨盆与髋臼重建,足踝外科、外固定与肢体感染修复重建科和骨整复专业。

三、科研教育方面:

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1项(可调式环状颈椎后路固定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经费8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基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中华24篇,国家级86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5部。科室创办国家核心期刊-《实用骨科杂志》。培养博士生2人,在读1人;硕士生208人。每年在山西多个基层医院进行精准扶贫;在骨科统一安排下和省内85家医院骨科成立专科联盟并每年派遣医疗队参加新疆医疗建设。

四、省级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

实验室总面积1000平方米。有一个公共实验室和七个功能实验平台。设备总值超2000余万元。目前实验室有博士后4名,博士3名,硕士2名,学士1名;2008年评为我省首个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实验室;2017“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实验室”及“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国内骨关节炎生物学样本库资源平台。成立以来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5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863计划、973计划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经费合计约4000万元。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红十字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布局为一院三区(院本部、西院区、南院区)。院本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西院区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院区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医院编制床位2700张,设立临床医技和行政职能科室96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所(室)3个,实验室19个。医院总资产21亿元。拥有包括超高端CT、3.0T静音750W核磁共振、ECT、四肢关节成像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件)。医院现有在职人员380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90人、硕士学位者807人;高级职称人员67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山西省级优秀专家17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山西名医17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30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骨干精英人才17名。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医院骨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入选山西省委省政府“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骨科、肾内科、妇产科、麻醉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为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药学部、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科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麻醉学、精神卫生学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科学、风湿免疫科学、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妇产科学、鼻科学、肾脏病学、麻醉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学、临床药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心胸外科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医院拥有山西省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山西省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与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省肾脏病研究所、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华北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山西省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基地;医院每年有百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立项,数十项成果获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儿科、社会工作、英语等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和见(实)习任务,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年数百名医学生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近年,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奖、全国医学人文管理荣誉奖、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集体称号。
本部 西院 南院
推荐阅读
高血压降压药该怎么正确选择​
2025-07-15 20:47:32
高血压降压药该怎么正确选择​
植物神经紊乱是什么意思
2025-07-16 15:49:21
植物神经紊乱是什么意思
胸闷胸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11 21:46:56
胸闷胸痛是怎么回事​
潮气量是什么意思
2025-07-11 19:44:25
潮气量是什么意思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