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呼吸内科

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如下简称:呼吸内科)创建于1946年,1952年随同济医学院由上海迁至武汉,当时主要研究和诊治对人民群众健康危害最大的结核病和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对于呼吸系疾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本学科先后于1978、1981年被批准为呼吸内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全国首批呼吸内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卫健委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湖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湖北省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培基地。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复旦版)排名第八。

本学科共包含10个亚专科,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结节)、睡眠呼吸障碍、呼吸与危重症、支气管介入治疗、肺部感染、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病、戒烟。共有有6个病区,包括主院区4个病区(含RICU)、中法新城院区1个病区和光谷院区1个病区,共267张床位(含独立层流RICU17张床位),所有病区均采取一体化管理,具有相同的临床诊疗水平。

现有医生40人(含返聘教授),博士学位36人,高级职称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教授1人,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教授5人,实验室技术员8人,专职科研人员1人。有海外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经历者14人,获得“华中学者”称号者1人,院优青项目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生导师9人。 多位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担任职务,徐永健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赵建平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刘辉国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共有15位专家在国家级专业学会担任委员或学组委员以上职位。作为牵头单位在省内成立多个学术联盟,其中在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8个亚专科联盟。

本科室诊疗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基础和防治:利用物理康复和早期药物干预,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耐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减轻COPD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哮喘: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亦是我科多年致力于的研究重点,在某些诊治水平处国内居领先水平。

肺癌的发病机制及基因治疗:从基因水平上研究P16抑癌基因与Polo-Like激酶1(Plk1)参与肺癌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机制,并发现其与肺癌细胞的增殖和预后密切关联;本学科点还发现并初步阐明多种抑癌基因livin、survivin能够使肺癌细胞增殖减慢,出现G2/M期阻滞并存在细胞凋亡。

睡眠障碍的诊治: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居先进水平。

间质性肺病的诊治:对各种常见或少见的间质性肺病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国内居先进水平。

介入治疗:可开展各种呼吸道介入检查及治疗,成功率高。

呼吸危重症:是呼吸科特色之一,有专门的层流病房,可开展包括ECMO在内的各种抢救治疗。

戒烟门诊:对有意愿戒烟的人群可在戒烟门诊应用先进的心理咨询、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的联合方法帮助戒烟,成功率高。

本学科承担及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WHO合作项目等大量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2010年-2020年获国家级及省级研究课题共68项,总课题金额近四千万元,其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共49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靶气管损害病理生理机制及诊断、治疗”(主要完成人:刘辉国、刘馗)获201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外周血白介素25水平在哮踹分型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获发明专利。近10年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和已确定接收的SCI收录论文近300篇;其中包括其中包括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美国呼吸与重症护理医学)、JAllergy Clin Immun(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纪事)等高影响因子知名期刊,近十年发表大于10分SCI共14篇(含共一),发表大于5分SCI共26篇,高影响力文章多篇,单篇文章最高引用次数达到190次,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有一所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医院,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医院前列。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其中,陈孝平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丁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特聘45名院士为同济医院兼职教授,338名教授曾获得博士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6名。 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全国第二),妇产科被评选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服务病人数不断刷新荆楚医疗史,年门、急诊服务病人数连续2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百年探索、勇攀高峰,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我国医学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业内誉称为“同济现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9年突破百项,名列全国医院前茅。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获得科研课题成果奖达560项次,其中11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论文发表数位居全国医疗机构前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统计显示,医院2018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2位。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是同济医院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大学和医疗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同济医院连续16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医院”。
光谷院区 中法新城院区 汉口院区
推荐阅读
腿部皮肤干燥脱皮怎么办
2025-07-22 17:45:27
腿部皮肤干燥脱皮怎么办
白细胞介素2值偏高有什么危害
2025-07-22 08:22:05
白细胞介素2值偏高有什么危害
中年记忆力下降怎么办
2025-07-18 12:11:07
中年记忆力下降怎么办
常见治疗心绞痛的注意事项
2025-07-19 15:52:45
常见治疗心绞痛的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