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肝脏外科

同济医院肝脏及门脉高压症外科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98年,肝脏外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陈孝平教授任中心主任。2015年11月,陈孝平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肝脏外科2000年在湖北省最早开展血管外科业务,2011年,新外科大楼投入使用,肝脏外科中心正式更名为肝脏外科中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陈孝平院士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曾获得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并获得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医德标兵。2017年获得亚太肝胆胰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金质奖章,2019年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0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University of Insubria Medical School前任校长Renzo教授在《Nature》发表署名文章,称陈孝平为“国际肝胆胰外科技术改进与创新的领导者”。

肝脏外科本部现有3个病区,包括3个普通病房、1个监护室、1间微创室,共计开放床位171张;中法院区开放床位共计101张。三院区均设有专家门诊。肝脏外科还建立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微创与移植并举的肝癌综合治疗平台,并拥有设备精良的肝脏外科中心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验室已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括5个独立的实验单元如免疫组化实验室、细胞信号转导实验室、开放细胞工程室、实验动物手术室和生物样本库以及3个PI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共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项、卫生部行业基金3项、973子课题1项。实验室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 范德堡大学、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M.D. 安德森肿瘤中心、克利夫兰临床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派出中青年骨干2~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2名赴上述机构进修、接受博士后训练或联合培养等。2020年,本实验室被认定为“肝胆胰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2年,肝脏外科建立湖北省肝脏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2020年本中心考核优秀,获得政府资金滚动支持。

本学科现有正高级职称医生8人,副高级职称医师14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0名。陈孝平院士荣获“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目前1人在一级学会担任常委,5人在一级学会下设学组担任委员。

该科室主要开展肝脏疾病手术、移植、微创及免疫治疗,血管疾病的专业化综合治疗等诊疗项目,尤其擅长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硬化、胆道肿瘤、胰腺肿瘤、脾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症;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腹主动脉瘤和周围动脉瘤,下肢溃疡等相关疾病。

该学科近十年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 2010年,“肝胆胰外科几种新手术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陈孝平,等。

2,2010年,“肝胆胰外科几种手术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主要完成人:陈孝平、黄志勇、张必翔、陈义发、罗鸿萍、张万广、肖震宇、张志伟、张伟、梁慧芳、朱鹏、靖凯、 李哲夫、揭志刚、李德宇。

3. 2012年,“肝胆胰外科几种手术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系列研究”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陈孝平、张必翔、罗鸿萍、黄志勇、刘允怡、张志伟、陈义发、朱鹏、梅斌、肖震宇。

4. 2013年,“肝外科手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及推广”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陈孝平、张志伟、梅斌、罗鸿萍、张万广、朱鹏、陈义发、黄志勇、张必翔、冀予心、游建、常宝。

5.2020年,“肝细胞癌外科治疗策略的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张必翔、朱鹏、陈倩、罗鸿萍、陈孝平、张斌豪、丁则阳、陈琳、程琪、王其、张占国、张万广、李玕勋、舒畅、张志伟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有一所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医院,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医院前列。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其中,陈孝平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丁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特聘45名院士为同济医院兼职教授,338名教授曾获得博士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6名。 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全国第二),妇产科被评选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服务病人数不断刷新荆楚医疗史,年门、急诊服务病人数连续2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百年探索、勇攀高峰,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我国医学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业内誉称为“同济现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9年突破百项,名列全国医院前茅。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获得科研课题成果奖达560项次,其中11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论文发表数位居全国医疗机构前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统计显示,医院2018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2位。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是同济医院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大学和医疗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同济医院连续16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医院”。
光谷院区 中法新城院区 汉口院区
推荐阅读
红眼病初期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24 19:50:21
红眼病初期的症状有哪些
癫痫病人应该注意的事项
2025-07-24 16:16:35
癫痫病人应该注意的事项
野生云芝有什么作用
2025-07-24 13:41:56
野生云芝有什么作用
喉咙痒有痰黏黏的吐不尽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25 19:38:49
喉咙痒有痰黏黏的吐不尽怎么回事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