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麻醉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由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之一金士翱教授于1956年6月创建,是湖北省最早成立的麻醉科,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独立麻醉科室的单位之一。同济麻醉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国内外同行的帮助下,如今已成为具有雄厚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实力的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先后有多位学科带头人担任各级麻醉学会主任或副主任委员。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全国第四,2019年度复旦版麻醉专科排名第九,科研标化值排名全国第二。

同济医院麻醉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自2011年以来,先后被中华医学会或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全国基层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基地、全国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全国麻醉深度监测培训中心、全国区域麻醉培训中心、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全国创伤与急诊麻醉培训基地、全国围术期血液管理培训中心、全国老年麻醉培训中心、全国骨科麻醉培训中心、超声麻醉、疼痛可视化科研培训基地、儿童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和全球吸入麻醉联盟机构,也是原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及第一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 2018年被认定为儿科麻醉学专培基地,2019年被评为湖北省麻醉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2020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

科室拥有合理的人员梯队和以田玉科教授、罗爱林教授为主要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团队。现任教研室主任罗爱林,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有医护人员2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3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学位占比50%,硕士学位占比49%;出国攻读博士、进修、博士后研究回国人员60余人。

同济医院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现有汉口、光谷、中法新城三个院区,共开放运行104个手术间,5个麻醉后恢复室共计56张麻醉后恢复病床,临床麻醉设施达国际先进水平。

同济医院麻醉科现开展临床业务包括:1、临床麻醉,每年实施手术麻醉达16万余例;2、疼痛治疗,包括急、慢性疼痛诊疗及疼痛治疗留观病房,每年约完成1万余例急慢性疼痛病人的诊疗及手术治疗;3、PACU,每年收治5万余例术后病人。

同济医院麻醉科是国内较早实施麻醉亚专科组的单位,建立了完整的医疗制度、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完善的麻醉质控体系,能承担各种类型特别是疑难危重病患的手术麻醉,尤其以器官移植麻醉、机器人手术麻醉为主要特色,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麻醉、胸科麻醉、小儿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和疼痛诊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麻醉质量及安全性达到国际标准。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济医院麻醉科全体同仁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科共126名医护参与抗疫一线,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质量服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被国家卫健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杨萍医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同济医院麻醉科设有独立的麻醉学实验室,面积约500M2,拥有各类实验仪器100余台/套,2013年、2016年连续被评为同济医院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达国际水平,在器官保护以及围术期标准化评估及风险控制监测、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麻醉与脑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共获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5项,省部级课题57项,现有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近五年来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专利37项,主编、主译、参编30余部教材及专著。

同济医院麻醉学科于1978年、1984年和1995年分别成为国内首批的麻醉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共培养博士生1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先后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每年完成八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大课教学及实习带教,多次指导医学院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并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及一等奖;每年有多名讲师在全国麻醉专业学术演讲比赛及院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教学水平达国内前列。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医师、短期培训医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120-150名,已为全国各地基层医院培养了大量麻醉专业医师和科主任。

同济医院麻醉科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及日本等多家麻醉与危重医学中心建立密切交流与合作,聘请8名外籍专家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客座教授。定期多次主办大型国际会议、国家级及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和基层主任培训班。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有一所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医院,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医院前列。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其中,陈孝平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丁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特聘45名院士为同济医院兼职教授,338名教授曾获得博士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6名。 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全国第二),妇产科被评选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服务病人数不断刷新荆楚医疗史,年门、急诊服务病人数连续2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百年探索、勇攀高峰,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我国医学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业内誉称为“同济现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9年突破百项,名列全国医院前茅。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获得科研课题成果奖达560项次,其中11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论文发表数位居全国医疗机构前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统计显示,医院2018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2位。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是同济医院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大学和医疗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同济医院连续16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医院”。
光谷院区 中法新城院区 汉口院区
推荐阅读
牙齿有洞松动怎么办
2025-07-18 13:32:01
牙齿有洞松动怎么办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有哪些表现
2025-07-19 09:04:26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有哪些表现
痛风能喝威士忌吗
2025-07-20 13:24:39
痛风能喝威士忌吗
内啡肽与多巴胺的区别
2025-07-20 08:05:11
内啡肽与多巴胺的区别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