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79年, 1982年发展为神经内分泌病区,设床位36张,收治各种神经内分泌疾病患儿,是继北京天津之后,华北地区最早设立有独立小儿神经内科的医院之一。近30年来,经过几代神经科人的努力,神经科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脑电图归入神经内科,2004年内分泌科独立出神经科,2007年增加至两个病区,床位增至71张,其医疗技术、科研教学、人才设备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神经内科具有一支精湛的医疗护理队伍。全科医务人员共有55名,医师17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5名,脑电图医师3名。),护士38名。

神经内科是医院发展的重点科室,是山西儿童医院规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科室,连续3年被评为山西儿童医院平均每床实际工作日最高的科室,每年出院人数达2500余名,专业门诊量达1万余人次。在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小儿锥体外系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皮肤综合征、肌病、周围神经病、脑白质病、线粒体病、心理行为疾病、遗传代谢病等多种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护理及重症颅高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神经内科与北京、上海等大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在癫痫及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方面已深入到基因及分子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神经内科的学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科室力量雄厚,配备有普通脑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仪、神经损伤治疗仪、脑波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高频呼吸机、心电监护仪、WZ-5OC6型微量输液泵。在山西省率先开展了新型抗癫痫药托吡酯、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等的临床研究及使用麻醉诱导剂咪达唑仑静脉持续泵控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扩宽了癫痫患儿治疗途径。

建科以来,先后开展了科研课题《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原诊断及治疗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量子化血液交换治疗格林-巴利及免疫功能的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承担与北大医院儿科合作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用单核苷酸多态研究典型儿童失神癫痫的基因”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研一等奖一项,目前仍有6项课题在进行中。

神经内科是山西省唯一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权威及救治中心,承担着山西省及临近省区的小儿神经疾病诊治任务,也成为小儿神经疾病人才的培训基地,为山西省小儿神经医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医院信息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建于1947年。现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860张,最高时达1100张。现有职工1925名,实际在编职工1172名。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4.6万人次、年手术12000人次、保健服务30万人次,是为山西省2300万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技术服务的三级甲等省级医院,也是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有现代化的教学中心,开展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医院门急诊799336人次,同比增加13.92%;出院45911人次,同比增加9.97%;手术例数11283人次,同比增加8.92%。药占比37.97%、门诊人均医疗费用270.46元,同比增长16.88元、住院7149.64元,同比增长6.07元、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994.49元,这四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同类医疗机构水平,其余各项指标均超过了2012年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应急任务。医院现有30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人才、5名山西名医、40名省级名优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人。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钼靶乳腺X光机、心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数字化X线拍片系统、美国GE生命体征监护网络系统、菲利浦IU22等24台彩超、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德国STORZ腹腔镜、宫腔镜、全自动系列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议、PCR扩增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微量元素测定仪、德国百康过敏源检测治疗系统、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价值两亿多元的高端的医疗设备。医院发展的同时,全力带动山西省妇幼协作体系共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先进事迹连续不断地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健康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太原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并获得了“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纠风工作先进集体”、“2010改革创新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群众最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省直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山西省科技创新示范医院”、“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群众最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称号。该院重点建立完善了三个平台:战略管理平台、质量控制平台、经济运营平台;两个体系: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作体系、山西省危重新生儿急救体系;三张网络: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妇产科质量控制网络、扶贫济困网络,使医院各项工作走在了山西省卫生系统前列,并全力带动了山西省妇幼保健事业的蓬勃发展,得到卫生部、省政府、省卫生厅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在完成《三年战略规划》进程中,该院首创国内第一家妇幼保健协作体系和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率先开展并成功实施《三年战略规划》,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具有完整三级质量架构和三级质控网络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体系,成功地按照PDCA循环开展QC小组活动,实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首家建立了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基本方法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而适合本院发展的经济管理流程;注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省内率先建成数字化医院,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山西省内率先实行诊疗“一卡通”,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并在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起覆盖全省50多个市、县、区的新生儿急救网络,配备了3辆救护车和各种先进的急救设备。现已成功转运和救治新生儿等危重患儿3000余例,新建的网点不断向县、乡医院延伸,并建全和完善了服务网络和急危重患儿的转诊系统,成为山西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健全应急体系,成功救治国内首例年龄最小的“禽流感”患儿,圆满应对“三鹿奶粉”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卫生部领导高度评价;山西省内率先建立患者“回访”平台,建立全员医德医风考评电子档案,医德考评实现了全员全岗全覆盖,达到了3个百分之百,即:建立医德医风档案100%,纳入考核100%,结果与奖惩挂钩100%。主动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监督;注重科技兴院,2012年,辅助生殖中心累计完成试管婴儿2019个周期,同比增长100%;并且,山西省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和冻融卵母细胞试管婴儿也获得成功;经山西省卫生厅、山西医科大学批准,医院正式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教学中心。2012年,为20名硕士、65名学士授予相应学位。经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医院成为国内第四家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医院全力做好院内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非常注重公益事业:医院实行“六免六减半”救助政策,并继续与共青团山西省委共同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心希望”项目,为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提供帮助,至今已有300余位患儿得到救助。医院还争取多方支持,开展“微笑列车”公益活动,免费为贫困儿童治疗唇腭裂和义务为孤残儿童看病就医、捐赠药品、日用品等每年都有价值近十万元的捐助,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创建了“精益求精、医德为天”的院训、“厚德、博学、自强、至爱”的医院精神、“专业品质、专家呵护、专注健康”的医院文化和“诚信仁爱、求实创新、团结奉献、和谐进取”的价值观;创办了《山西妇幼保健信息网》和《院刊》、《温馨妇幼》等,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和知名度,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积极性,在连续多年的山西省卫生系统文艺汇演中,医院组织的大合唱、舞蹈等节目都获得了金奖和第一名。并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医院、全国群众最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目前,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长期困扰和制约医院发展、造成广大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李小鹏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建设1500张床位的儿童医院的宏伟蓝图正在落实中;即将改扩建设置床位600张的24层门诊住院大楼即将动工;与大师藏集团联办、设置500张单间VIP病房的“山西福憩妇女儿童医院”已正式签约,不久将投入使用,届时医院床位将接近3000张,将有效缓解广大妇女儿童“住院难、看病难”问题。“厚德、博学、自强、至爱”,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在以白继庚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卫生工作会议要求,根据自身实际加快卫生改革步伐,把“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真正落到实处,努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长治路院区 五一路院区 晋源院区
推荐阅读
甲亢吃一点海藻有什么问题吗
2025-08-29 12:40:34
甲亢吃一点海藻有什么问题吗
脑脓肿形成是什么原因​
2025-08-31 11:45:59
脑脓肿形成是什么原因​
带状疱疹能穿破吗
2025-08-31 09:47:05
带状疱疹能穿破吗
心脏瓣膜病手术费用
2025-08-29 08:28:09
心脏瓣膜病手术费用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