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病科

脑病一科(神经内一科),前身为我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83年,是山西省较早成立的神经内科专业学科之一。科室开放床位45张,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针灸大夫1名,年收治住院病人1200次,并有针灸、推拿等专业治疗。科室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科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中毒、情绪障碍等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配合针灸、推拿、中药帖敷、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开展的新技术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干预、介入治疗、动静脉溶栓治疗,针灸、中药熏浴、药浴、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等。科室紧密结合临床开展研究,积极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学术交流,力求在专业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

脑病三科是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集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科室。

脑病三科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脑系疾病,如头痛、头晕、失眠、中风偏瘫后遗症、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多发性硬化、震颤麻痹、脑外伤后综合征等。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语言、脑力、吞咽等康复训练,并结合针灸、按摩、中药贴敷及心理康复等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通过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步,药物与心理治疗并举的独特治疗方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

技术力量雄厚:

科室现有病床31张,既有高级职称西医专家,又有中西医技术兼备的中青年新秀,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学博士1人,硕士3人,技师1人。

医疗设施先进:

拥有螺旋CT扫描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彩超、全自动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24小时心电检测仪、除颤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脑电监测仪、肌电图、视频脑电图、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语言吞咽治疗仪、及整套的康复训练器材和十余台计算机等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和办公设备。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于1939年,是我省首家、目前惟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省直公立三级甲等大型医院,隶属于山西中医学院,由山西省卫生厅直管。是首批山西省、太原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太原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就医首诊定点医院。我院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的府东街13号,累计固定资产总额1.64亿元,占地面积24492.67平方米,建筑面积46554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600张,开放床位750张;下设1个住院部、2个门诊部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0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7名,拥有高级技术人员108人;设置职能科室22个,专业委员会10个,医技科室10个,临床科室28个,包括ICU、NICU两个重症监护室;其中肾脏内科、肿瘤内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肾病”;两个市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并分别成立了重点专科实验室;开设2个临床实验室——尿流动力学男科实验室和妇科实验室;共有研究室6个,其中两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仲景经典方药治疗时疫重点研究室和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长期承担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职工医学院等8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任务。
建设分院 总院
推荐阅读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
2025-06-28 16:20:43
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
室间隔膜部瘤形成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6-28 21:09:31
室间隔膜部瘤形成怎么回事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容易引起什么疾病
2025-06-29 12:08:10
脑供血不足容易引起什么疾病
宝宝咳嗽70天怎么办
2025-07-02 08:03:15
宝宝咳嗽70天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