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
药剂科

药剂科,百年医院,百年药学。从1919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建院之初就设有药剂士1人、司药生1人,1945年设药局,1963年药局改称药剂科,2010年药剂科更名为药学部。发展到今天,药学部是集药学服务、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山西省最早的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山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心、中国抗血栓药物治疗联盟首批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合理用药咨询百千万工程示范基地、心血管疾病诊治及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是山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药事质控部中心单位、山西省药学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是山西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山西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药师协会合理用药分会的主委单位。

药学部现有主任药师5名,教授1名,副主任药师2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19名。药学部下设14个部门:临床药学组、病原微生物室、门诊中药房、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住院部药房、中药制剂室、西药制剂室、药检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学实验室、药事管理组、质控组、药物Ι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全科工作模式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科、教、研和临床药学为基础,合理用药为核心,药学技术服务与药品管理相结合,为临床安全用药保驾护航,服务广大患者。

科研和教学是药学部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年来,药学部承担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1项,省级10项,其他14项,资助金额120余万元。3项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即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级以上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紧跟时代步伐,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以科学研究、临床药学、药品管理为主攻方向,保持严谨、创新、坚韧的工作作风,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加快人才培养建设,构建优秀人才绿色通道,建设人才培养合理梯队,使得学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发展和长足进步,学科建设各项指标均居于全省前列。

科室特色

(一)院内制剂

我院中药制剂室成立于1954年,以生产孔氏祖传七代的中医眼科专用制剂活血丸、滋阴丸等逐步发展而成,多年来以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为主体完成了医院中药制剂再注册的质量标准提高工作,可制备制剂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水丸剂和丸剂。目前已有中药制剂批准文号15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此外,中药制剂室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并为患者开展一人一方,丸、散、膏剂的临时调配工作。近年来,我们配合临床医师发掘经方和临床验方,共同申报新的院内制剂,现已对骨科用于消肿止痛外用凝胶剂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与制定新剂型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中药制剂室:0351-3365262

咨询电话:15834148330张京平;13934116092吴彦。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红十字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布局为一院三区(院本部、西院区、南院区)。院本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西院区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院区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医院编制床位2700张,设立临床医技和行政职能科室96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所(室)3个,实验室19个。医院总资产21亿元。拥有包括超高端CT、3.0T静音750W核磁共振、ECT、四肢关节成像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件)。医院现有在职人员380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90人、硕士学位者807人;高级职称人员67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山西省级优秀专家17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山西名医17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30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骨干精英人才17名。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医院骨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入选山西省委省政府“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骨科、肾内科、妇产科、麻醉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为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药学部、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科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麻醉学、精神卫生学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科学、风湿免疫科学、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妇产科学、鼻科学、肾脏病学、麻醉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学、临床药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心胸外科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医院拥有山西省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山西省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与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省肾脏病研究所、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华北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山西省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基地;医院每年有百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立项,数十项成果获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儿科、社会工作、英语等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和见(实)习任务,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年数百名医学生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近年,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奖、全国医学人文管理荣誉奖、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集体称号。
推荐阅读
小脚趾中间的裂缝和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03 18:20:59
小脚趾中间的裂缝和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头跳痛怎么办
2025-09-05 14:51:51
头跳痛怎么办
急性牙髓炎应该吃什么药
2025-09-03 10:37:10
急性牙髓炎应该吃什么药
耳背长了一个疙瘩一碰就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9-02 09:08:12
耳背长了一个疙瘩一碰就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