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广东省血液净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第一批卫生部肾脏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中国血液透析患者教育基地、卫生部县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培训基地、第一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可招收肾脏病专业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肾脏病中心之一。

肾内科拥有肾内科一区、肾内科二区(血液净化病区)、肾内科三区三个病区,同时设有腹膜透析示范中心、肾病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开设专科门诊及专病门诊。共拥有住院病床107张,固定血液透析机103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CRRT)12台和移动式床边血液透析机2台。现有医、护、技人员近160人,其中医生34人、护士120人、工程师3人。在医师队伍中,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医师团队的80%以上,且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完成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深静脉临时及长期管置管术、腹膜透析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专科操作。在护理团队中,拥有博士1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39人,肾内科的护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肾脏病临床护理经验、娴熟的透析护理专科操作技能和系统的健康宣教技巧,能胜任各种专科特殊患者及危重症肾脏病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科室理念:

严谨、进取、和谐、奉献

住院病区简介:

肾内科住院病区分为肾内科一区及肾内科三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有床位107个,配置1套彩色B超引导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血管穿刺引导系统。年收治病人逾3700人次,疑难危重病比例超过60%。常规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深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穿刺置管术、腹膜透析及腹膜透析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专科诊治技术;年平均肾活检例数700余例,诊断符合率为99.5%,治愈和好转率为97.8%;年平均深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置管600余例、年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近300例。每周常规开展肾脏病理阅片会及疑难肾脏病理讨论会,肾活检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周。

肾内科从1979年起开展腹膜透析治疗,是省内最早开展腹膜透析单位之一。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是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腹膜透析单元拥有独立的腹透操作室、详细的腹透患者培训方案和专职的医护团队,医护团队中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及护士5名,专职文员1名,并设有腹膜透析热线电话,临床医疗护理水平居国内领先。目前随防的腹膜透析患者192人。

肾内科每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每天均有专家出诊,并开设有肾病综合征专病门诊、狼疮性肾炎专病门诊、糖尿病肾病专病门诊、IgA肾病专病门诊等多个专病门诊。同时设有慢性肾脏病随访中心,由专人负责,为每位慢性肾脏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开设健康随访热线,方便患者定期随访。

血液净化病区简介:

肾内科二区 — 血液净化病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透析中心之一,是广东省血液净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全层分布为候诊区、病人储物间、治疗一区、治疗二区、重症透析病房、传染病隔离区、水处理室、中央供液室及各类辅助间,病区布局合理。配置的103台国际先进的血液透析机,具有在线血压监测(BPM)、在线血容量监测(BVM)、血温监测(BTM)、尿素清除率监测(OCM)等先进装置, 其精细的报警监测系统可确保患者的安全。血液净化中心配置2台便携式床边血透机、10台美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CRRT)、4台ARRT血液透析机和4台多功能心电呼吸监护仪,为救治重症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血液净化病区配有2套世界上最优秀的德国劳尔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其生产的反渗水质量远远优于欧美标准,并配备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定期检测反渗水质量,保证了质量控制。此外,为提供更高质量和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中心完善了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和病变状况评估管理系统等先进设备和软件,每3个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透析一体化治疗方案,保证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

常规开展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免疫吸附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血液净化中心的服务团队以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著称,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广负盛誉,中心每年接待各国的透析病人。年血液透析6万多人次,年CRRT治疗超过40000人次。长期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已达420人,平均年龄61岁,最大年龄94岁,最长透析龄已达30年。

科研教学:

肾内科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国家级 《血液净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和4届《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2届《腹膜透析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学习班,来自全国及港澳逾5000人次参加培训与交流,已成为在全国具备一定辐射影响力的品牌学习班。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足细胞与蛋白尿论坛》,这是目前我国水平最高的足细胞疾病学术论坛。

肾内科有博士后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接受进修医生逾400人。现有在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在读硕士研究生7人。

近三年来,肾内科每年获得医院专科建设扶持经费(人才培养及设备购置)1100~1400万元;获得国家及省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20项,累计资助经费2200多万元。

进修生培养

近年在SCI收录的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在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IgA肾病》、《内科查房》、《肾脏内科常见病用药处方分析》等专著5本。获省科技进步成果奖2项,国家级专利7项。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46年,下辖2个分院、6个门诊部和6个研究所,托管2家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前茅,病人来源覆盖国内外,深受广大群众信赖。2008年,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恢复挂牌,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署办公。2014年,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院各专科亚专科设置齐全,共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学科。我院2017年度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复旦版)综合排名第29名,位居全国省级人民医院前列;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专科共5个:心外科(全国第3名)、心血管病(全国第4名)、老年医学(全国第6名)、急诊医学(全国第6名)、放射科(全国第9名);专科提名获全国前十的有胸外科、风湿科、肿瘤学和康复医学。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完成120例心脏移植,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展产时胎儿心脏外科手术、国内首次成功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治疗。长期承担干部保健工作,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老年医学研究和干部保健基地。医院整体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科研项目成绩斐然。“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130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627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课题18项,发表SCI论文1447篇,总IF值5235.213。拥有4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6年起承担临床试验项目818项,2018年新获科研项目资助总额达6882.5万元。作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院校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任务。是广东省内最早开展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基地之一,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7个。现有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6个,包括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老年医学、普通外科学、重症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近五年申报立项国家级项目291项,面向基层医院开展适宜技术推广项目8项。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与美国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共聘任了院士15名、名誉教授84名,极大地促进了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我院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3人。任职国家级学会及下属二级机构领导职务43人次。现有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190人,近5年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通过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昌院,朝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扬帆远航。
东病区 合群分院 惠福分院 东川院区
推荐阅读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有什么
2025-07-19 11:03:51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有什么
大便少不易排出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5 18:21:39
大便少不易排出的原因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走路跛行怎么办
2025-07-17 13:34:57
股骨头坏死走路跛行怎么办
肺条索灶是什么意思
2025-07-18 11:20:55
肺条索灶是什么意思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