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
乳腺科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专科成立于1997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建设专科和“十一·五”强化建设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定点医院。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授予点,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 围绕“建重点专科,树名科品牌,创一流业绩”的目标,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该科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为依托,在学术带头人林毅教授为主任委员、科主任刘鹏熙教授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陈前军教授的带领下,于2003年牵头全国学术网络大协作,制订了乳腺增生病的诊断、辨证、疗效标准,成为目前中医与西医进行乳腺增生病临床、科研的行业常用标准;于2009年牵头制定了乳腺癌分期辨证标准,现已在行业内推广应用。这些标准的制订很好地引领着国内中医乳房病学行业地规范发展,也奠定了该科在行业内的“领头羊”地位。

科室目前拥有医护人员45人,医师30名,护士15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13名,住院医师6名,高级职称占36.7%;人员梯队结构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80%以上;其中博士6人,硕士18人;研究生学历占 86.7%;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18人。科室人员在国家级、省级学会中担任副主任委员及常委、委员等职务,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千百十人才” 、“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荣获省级、校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专科有病床115张,住院部设在大德路和芳村、大学城分院,在二沙岛分院、大学城分院、天河、下塘等都开设乳腺专科门诊,各个分院均有全套先进诊疗设备。开展

中医特色疗法12项,其中乳腺癌方向有5项,乳腺增生方向有2项,乳痈方向有6项。研发生产乳腺病专病制剂消癖口服液1~6号、消癖酊、复康灵、生肌膏、土黄连液、提脓药捻、四黄膏、金黄膏等14种,开发新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消癖颗粒2010年获得发明专利。年均门诊达12万余人次,年手术1500余台,其中乳腺癌手术400余台。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5项。 科室始终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发展路线,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乳腺病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体系,尤其在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围手术期及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以及阻断和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认可。

2010年起开展了乳腺癌患者的情志疏导系列工作,主要包括乳腺癌中医情志疏导门诊、病房集体治疗、五音音乐疗法、林毅养生导引功运动疗法、“和友苑”病友联谊会的成立、聊天护士的培训等等,提高了科室的综合服务能力。病人来源于省内外及美国、东南亚、西欧等,确立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琶洲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六间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石井三个门诊部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落户我院。医院还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2018年医院年门诊服务患者量达到70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4.4万人次。医院床位超过3000张,拥有超过20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每天中药饮片使用量超过15吨。医院规模与实力位居全国中医医院前列。医院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使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医院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经验获肯定,被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中医系统推广。医院入选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做法和经验获得全国推广。医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名医辈出的摇篮。医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在全国率先实施“师带徒”,首创跨地区拜师以及“脱产跟师”“集体带集体”“一代带二代”等师承模式,在院内成立名医工作室、岭南中医流派工作室等,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队。目前,共有128位全国名医在院带徒,其中国医大师29人,一大批备受患者追捧及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不断涌现。医院拥有邓铁涛、禤国维2位国医大师,刘茂才、林毅2位全国名中医,以及37位广东省名中医,11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中医系统拥有最多重点专科/学科的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以及3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成立了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献中的精华,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本医院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经验,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与评价中心。医院探索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疑难病的疗效,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探索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岭南陈氏针法”系省级非遗项目,疗效肯定获百姓点赞。检验中心是全国第一批通过ISO/IEC17025校准实验室和ISO15195参考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是全国首家通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医院检验科,检验结果得到国际互认。医院专科影响力辐射全省乃至省外。与180多家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辐射四川、重庆、湖南、广西、新疆、内蒙古等17个省市。牵头组建16个专科医疗联盟,与广州市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合作模式。 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中药代煎及配送,通过互联网+,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科研创新与对外国际合作硕果累累。医院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拥有六个国家级基地(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研究室 、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的第一家海外国际合作基地——“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国-瑞典中医药中心,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五年来,主持140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500多项。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中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在校生3112人,其中本科1596人、硕生762人、博士203人。医院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涌现出了如抗非烈士叶欣等先进人物,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点赞!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各方领导高度评价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成效,多次赞誉广东省中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新征程!今天,广东省中医院人正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
大学城分院 二沙岛分院 芳村分院 天河门诊 下塘门诊 珠海分院 大德路总院 石井门诊部
推荐阅读
心血不足失眠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20 13:40:42
心血不足失眠的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吃一点腹胀
2025-07-17 14:20:21
胰腺癌吃一点腹胀
痔疮发烧怎么了
2025-07-21 13:46:43
痔疮发烧怎么了
走路漏尿是什么原因
2025-07-20 08:39:52
走路漏尿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