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
影像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中心是辅助临床的重要的综合医技科室,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德路总院、二沙分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分院、珠海分院的影像科。影像中心是综合性医技科室,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朝气蓬勃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技人员共85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2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4人;由老中青专家组成,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中心拥有各类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约占医院设备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包括1.5T及3.0T超导型MR机各1台,16排及64排等多层螺旋CT机4台、数字化胃肠X线机3台、DR数字化X线机4台、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机2台及普通X线机16台;开展全身各部位数字化摄片、普通X光摄片、各种特殊造影检查、乳腺钼靶摄影等常规检查,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新的影像技术检查项目,包括螺旋CT的脑灌注成像、血管成像、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气道和消化道内窥镜成像及全身骨关节三维重建等,以及高场MR的脑弥散和灌注成像、脑功能成像、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代谢波谱分析、心脏功能评价等。

近年来,影像中心的各项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学术水平和层次不断得到提高。影像学教研室成立于1996年4月,承担了本科、骨伤科、七年制及研究生的《临床医技学》教学任务,目前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5项,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编出版了专用教材《临床医技学》及5部临床实践辅助教材;公开发表教学研究与教育技术论文8篇;并在多种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多篇;是广东省中医院首次开展“双语教学”的教研室,2002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硕士班开展“双语教学”任务。影像中心还不断和兄弟科室加强横向联系,目前正在与该院脑病中心共同合作对血管性痴呆等脑病磁共振功能成像方面的研究。

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影像中心已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曾多次获得最佳配合临床科室的称号。荣获广东省、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他们的目标:全方位为病人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努力让病人满意,临床科室满意,力争成为全院最满意的科室。他们的口号:更快,更清,更准,更满意。

专科特色:

医学影像学是目前医学领域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各种成像技术和成像仪器不断出现,人体内部结构和各个器官都能无创成像,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信息。

一、16排螺旋CT目前开展的项目包括:

1、CT 灌注成像

是一种功能成像,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的病灶,能区分失活脑组织和缺血半暗带(半暗带组织若能及时恢复血供,则能完全治愈),对及时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恶性肿瘤的分级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评价心肌缺血和腹部实性脏器的灌注情况。

2、CT 血管造影

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检查方法,不仅可大解剖范围血管成像,而且可以实现小范围小血管精细显像,甚至可用于研究运动器官的血管,可以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

3、CT冠状动脉成像

薄层快速成像,可进行冠状动脉钙化定性及定量分析,对相应部位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对早期诊断冠心病,早期开展冠脉支架的置入,及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后的预后判断及了解冠脉搭桥术后血流情况有重要价值。最大的优点是无创伤和零风险,费用低。

4、CT仿真内窥镜

可以直观显示直径最小为0.5mm的病变,能从病变远、近端双向多个角度观察,并得到与纤维内窥镜类似的效果,对病变的表面形态和周围细节的显示较全面,并可以显示二维断层CT像上无法显示的瘤旁子灶、正常或异常的粘膜纹。

5、CT骨骼三维重建

可采用多种重建方式对病灶进行立体重组,多角度、多方位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于外科手术具有指导作用。

二、1.5T磁共振检查目前开展的项目包括:

1、MR弥散与灌注成像

均属于MR功能成像,DWI运用于颅脑可以在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现病变,定量脑缺血的程度和范围。PWI主要用于脑缺血性病变,指导临床及时溶栓救治低灌注但仍存活的脑组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PWI也可用于脑肿瘤的血供研究、心肌缺血的研究等。

2、MR波谱分析

能够提供肿瘤或正常组织的代谢信息,反应组织代谢状况,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应用主要有脑肿瘤、脑缺血性疾病、前列腺癌、弥漫性肝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MR血管成像

应用于大、中血管病变的诊断。不需穿剌血管和注入造影剂,可以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还可用于测量血流速度和观察其特征,在诊断血管性病变方面大多数可取代DSA。临床上主要用于脑部血管、颈部血管、下肢血管等病变的检查。

4、MR乳腺成像

可从多个方面显示病灶的特征,对提高病灶检出率、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5、MR心脏成像

6、血氧水平依赖MR功能成像——BOLD

利用血红蛋白氧携带量的变化,BOLD成像可用于有关人脑的从视觉到听觉、嗅觉,从学习记忆到运动,从老年痴呆症到各种神经病症,甚至中医针灸等多个方面。

7、MR水成像

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磁共振脊髓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水成像等。不用造影剂,安全无副反应,能清楚地显示含水脏器,与常规MRI序列相配合,起到综合诊断作用,并且可多平面,三维重建,对胆道或尿路梗阻定位有重要价值。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琶洲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六间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石井三个门诊部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落户我院。医院还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2018年医院年门诊服务患者量达到70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4.4万人次。医院床位超过3000张,拥有超过20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每天中药饮片使用量超过15吨。医院规模与实力位居全国中医医院前列。医院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使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医院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经验获肯定,被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中医系统推广。医院入选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做法和经验获得全国推广。医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名医辈出的摇篮。医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在全国率先实施“师带徒”,首创跨地区拜师以及“脱产跟师”“集体带集体”“一代带二代”等师承模式,在院内成立名医工作室、岭南中医流派工作室等,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队。目前,共有128位全国名医在院带徒,其中国医大师29人,一大批备受患者追捧及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不断涌现。医院拥有邓铁涛、禤国维2位国医大师,刘茂才、林毅2位全国名中医,以及37位广东省名中医,11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中医系统拥有最多重点专科/学科的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以及3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成立了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献中的精华,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本医院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经验,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与评价中心。医院探索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疑难病的疗效,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探索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岭南陈氏针法”系省级非遗项目,疗效肯定获百姓点赞。检验中心是全国第一批通过ISO/IEC17025校准实验室和ISO15195参考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是全国首家通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医院检验科,检验结果得到国际互认。医院专科影响力辐射全省乃至省外。与180多家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辐射四川、重庆、湖南、广西、新疆、内蒙古等17个省市。牵头组建16个专科医疗联盟,与广州市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合作模式。 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中药代煎及配送,通过互联网+,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科研创新与对外国际合作硕果累累。医院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拥有六个国家级基地(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研究室 、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的第一家海外国际合作基地——“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国-瑞典中医药中心,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五年来,主持140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500多项。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中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在校生3112人,其中本科1596人、硕生762人、博士203人。医院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涌现出了如抗非烈士叶欣等先进人物,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点赞!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各方领导高度评价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成效,多次赞誉广东省中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新征程!今天,广东省中医院人正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
大学城分院 二沙岛分院 芳村分院 天河门诊 下塘门诊 珠海分院 大德路总院 石井门诊部
推荐阅读
女人出现颧骨长斑的原因有哪些
2025-07-17 09:11:55
女人出现颧骨长斑的原因有哪些
餐后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2025-07-18 10:50:14
餐后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眼睛玻璃体增殖怎么办​
2025-07-17 09:42:18
眼睛玻璃体增殖怎么办​
孩子的膝盖窝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15:39:43
孩子的膝盖窝痛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