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消化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专科成立于1987年,经过23年的发展和创新,目前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小儿消化专科,部分临床诊疗技术及科研项目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第一家与美国大型儿童医院建立了定期交流培训计划,培养高水平的儿科消化专业人才。

消化专科展开床位55张,每年收治病人2600人次,年专科门诊达10万人次,年专家门诊达4.3万人次,床位使用率120%,治愈好转率96.8%,床位周转次数65.4,平均住院日7.3天。病人主要为广东省内及其周围省市的危重及疑难患者。该专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9人,高级职称13人,75%以上专科医生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学位4人。

消化科将增配电子内镜主机至5台、各种电子内镜22条,配备胶囊内镜及生物电阻抗检测系统,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等设备,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

消化科将继续加强对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病如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腹泻病、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息肉、炎症性肠病、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炎、胰腺炎、婴儿肝炎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等的诊治,不断提高对儿童消化道危重及疑难病例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腹水待查、黄疸待查、腹痛待查、肝脾肿大待查、慢性腹泻合并营养不良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年均完成内镜诊治2800例次以上。开展除常规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无痛胃镜、结肠镜和小肠镜、胆胰内镜等检查外,继续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开展治疗性ERCP,促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发展,使内镜诊疗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建立肠内肠外营养液配制平台,发展规范化的TPN。继续开展24h胃食管PH监测、肛门直肠测压,开展小肠、结肠动力监测及生物反馈治疗。在专科特色上下功夫,继续维持该专科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除承担对研究生、本科生、儿内科进修医生的带教外,继续接收省内外儿科消化专科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争取3年内成为博士授予点。该专科在国内率先与美国大型儿童医院建立了定期交流培训,已有5名高级职称医师先后到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研究学习3-6个月。该专科2009年正式与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签署了儿科消化科医师国际培训计划,旨在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的儿科消化专业人才。专科与“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协会”合作协议:2011年完成新版《儿童营养支持手册》电子版翻译工作,投放中国图示市场;2012年始在中国发行该协会杂志“The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JPEN)”的论文摘要,以促进该专科及国内儿童肠外肠内营养的进步与发展。每年完成2项以上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申报,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2篇)。

该专科将健全省内及华南地区的学术网络,继续加强与兄弟单位的紧密联系,通过培训、会诊、授课及指导专科诊治的方式推广新技术、新疗法,促进全省及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儿童消化专业的发展,发挥辐射及龙头作用。每年主办国际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次,每年主办小儿消化内镜技术培训班2次以上。该专科2009年正式与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签署了儿科消化科医师国际培训计划,每年面向全国招收消化专业高级进修生2人,与美国堪萨斯城儿童医院联合培养消化专科高级医生,为国内儿童消化专业培养高级专科人才。该专科将一如既往地本着“仁心善术、惠泽妇儿”的精神,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于2006年9月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的牌子,为市副局级事业单位。在城市中心区域设三个院区(另:正在筹建中的南沙开发区院区计划2016年启用,设500床)。现有在职人员2720人,核定床位1400张,年门急诊量397余万人次,出院病人8.05万余人次。拥有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以及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若干个;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内设妇幼保健部机构,是广州地区妇幼保健网顶管理单位;是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形成了多专业、跨学科医疗保健立体服务体系的医疗机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评选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连续4年入选全国排名前百名之列,也是广东省唯一进入全国前百名医院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院区医院专业科目开设齐全,整体实力较为雄厚,管理规范,有部分科目已走在国内的前列,有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门诊开设有儿内科、儿外科、急诊科、皮肤科、神经康复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保健科、理疗科等十一个专业,而每个专业还开设各种特色专科。住院内科开设:PICU、新生儿内科、感染、消化、呼吸、肾病、血液、神经康复、心血管、内分泌等十个专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于2006年9月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的牌子,为市副局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533名,核定床位1358张。妇儿中心现有在职人员22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52人,硕士以上学历298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6人。现有固定资产值3.46亿元。是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其学科齐全、设备先进,为完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网络、提高广州地区人口素质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事业上一个新台阶。住院外科开设:泌尿外科、骨外科、新生儿外科、烧伤、小儿普外、心外科、胸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NICU、麻醉科等十二个专业。医技科室设置齐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医院中心实验室为医院的科研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在广州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医院于1998年建立“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该项目被评为广州市“21世纪优先工程项目”。医院创建的广东地区新生儿危重病救治网络为全国首创,年转运危重病儿在1000人次左右,至今仍维持着没有一名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的记录,因而被同行誉为“移动的ICU”。妇婴医院院区妇婴医院院区(原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 前身为广州市产院,1963年5月改名为广州市妇幼保健院;1986年7月增挂市妇婴医院牌子。医院建筑面积14926.5平方米,编制病床300张,2007年出院病人1.08万人次,门急诊量达51多万人次。1997年11月和12月分别通过了省级及国家级“三甲”评审,是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年分娩量一直位居全市各级妇幼保健院之首,医院开展“一对一”陪伴助产、家庭式分娩、分娩镇痛等服务;妇科在国内率先成功进行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早产儿重症救治中心救治成活最低孕周为25周、0.65公斤患儿;儿童血液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临床脐血移植治疗小儿血液疾病。医院门诊开设30多个专病专科,住院部编制床位300张,设有产科、妇科、生殖健康科、儿科(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等,建立了广州市优生围产研究所、广州市生殖保健中心、广州地区妇幼保健培训宣教中心、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广州地区腹腔镜妇科培训中心、早产儿诊疗护理中心、广州不孕症鉴定中心、生殖医学实验室等,充分发挥着广州地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和培训宣教中心的作用。广州市优生围产研究所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和特色专科,1996年率先在国内建立脐血干细胞库,该库已向国内30多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脐血228份用于临床移植治疗白血病、再障、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病。产前诊断中心为卫生部培训基地之一,多次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新生儿筛查中心每年筛查人数近14万。2003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院士还到广州市妇婴医院参观和考察了该院的脐血库建设,对该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脐血库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对其发展前景寄予厚望。珠江新城院区刚刚竣工的的珠江新城院区位于广州市城市中轴线上,是广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群众的就诊需求的基础上,经过市卫生局严谨论证后,为改善广州市妇女儿童的医疗环境、完善妇幼保健网络而进行建设的。该项目于2005年5月奠基开工,占地面积27,620平方米,建筑面积86,156平方米,建设资金为近7亿元,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等。按700张病床、每天接纳门急诊5,000人次规模设计。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已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儿童医院院区 妇婴医院院区 珠江新城院区 增城院区 白云院区
推荐阅读
氢氯噻嗪一片利尿多久
2025-07-14 11:43:52
氢氯噻嗪一片利尿多久
咳嗽患者能吃烤鸭吗
2025-07-15 14:13:15
咳嗽患者能吃烤鸭吗
每天头痛怎么办
2025-07-16 12:17:54
每天头痛怎么办
皮肤萎缩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18:47:22
皮肤萎缩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