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一)科室基本情况

中山一院内分泌科由全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时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的周寿恺教授创建于1957年,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内分泌科之一,早在80年代中期,就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病区,同时建立了设备完善、检验项目齐全的内分泌实验室。在内分泌老前辈黄葆筠、余斌杰教授及历届科主任梁奕铨、胡国亮、翁建平教授的领导下,内分泌科发展迅猛,是国内最早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1997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内分泌专业临床药理基地,2003年获批广东省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内分泌科由内分泌病区、内分泌实验室、糖尿病中心及内分泌专科门诊组成。现有正高职称4人(其中博导3人),副高职称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技术人员3人。科主任李延兵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常务编委。肖海鹏教授兼任中山一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中国糖尿病杂志》编委。胡国亮教授兼任广东省糖尿病分会常委。

(二)临床工作

内分泌病区现有编制床位46张,实际开放床位56张,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设教授门诊和专科门诊。年门诊量六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一千多人次,病人来自于广东省及华南、西南等多个省份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区。内分泌科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肥胖症等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最早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延长了病人的无病缓解期,主要成果发表在Diabetes Care、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杂志,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内分泌科也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曾发现及报道了全国首例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病例。在甲状腺疾病方面,是最早开展游离甲状腺激素、敏感TSH、TRAb等测定的实验室之一,也是最早开展甲亢动脉栓塞治疗的学科。在肾上腺疾病方面,二十余年前就全面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泌尿外科紧密合作对各种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至今已治疗病例数千例。在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以及与脑外科合作对垂体瘤的诊治和随访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糖尿病中心每周一、三、五下午由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免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并发症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每次均有大批病人慕名听课。

(三)科研和人才培养

内分泌科从建科之初就非常重视科研和教学,现拥有上千平方米的内分泌实验室。历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市等各级各类科研基金数十项。组织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开展“不同干预方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评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结果发表在Lancet、中华医学杂志;牵头组织广东省10家大型医院住院病人糖尿病调查,主要结果发表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等;主持和参加了20多种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验证,为“胰岛素吸入粉雾剂1期、2期临床”的牵头单位。历年来获得多项科研和医疗成果奖励,如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与中山二院共同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办多次各级学术会议,如2006年承办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十次全国会议,2004年主办全国第四届分子糖尿病学会议,在全国内分泌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内分泌科已培养了十多名医学博士或博士后、30多名硕士和逾百名进修医生,这些人中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和广州市内多家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学科带头人。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杏林翘楚,立德树人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怀仁博济,大爱无疆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2511家县级医院的腹透专科联盟,被《柳叶刀》杂志誉为腹透“广州模式”。医院帮扶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边坝县人民医院以及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水平大幅跃升,向广东封开、惠东,江西南康、于都等地进行长期“造血式”帮扶,帮助当地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开创了高水平医院建设跨区域联动紧密型帮扶的“揭阳模式”,加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院医疗队的足迹还遍及非洲加纳、大洋洲斐济、中美洲多米尼克,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新冠疫情中,医院先后派出196人次支援武汉、北京、新疆(喀什、乌鲁木齐)、黑龙江(绥芬河、绥化)、香港、云南等疫情防控最前线和赴塞尔维亚指导疫情防控,就像在抗美援朝、非典、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行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中一样,中山一院人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无敌中山医”的担当,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对标国际,开放融合医院与50多个国家的顶尖高校、医疗机构持续深化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乔士林糖尿病中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国大陆公立医院建立的落地到专科水平的大规模学术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CITRIS研究中心合作创建世界上首家由学术机构主导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为国内及亚太地区培养引领未来外科方向的机器人手术专业医学人才。与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就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临床研究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与伯明翰大学共建国际临床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学科“结对子”,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团队。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丹心向党,文化凝心。医院加强党建引领和文化铸魂,凝聚全院员工力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实施“支部建在专科上”和党建业务“双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队伍,支部书记100%高级职称;加强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一批全国主委、国家杰青等入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造“蓝帽子”“彩虹桥”等党建品牌,在援藏援疆、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中践行初心使命。医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国家卫健委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为契机,实施推广“管理MDT”模式,管理愈发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试点经验获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71期报道推广。近年来,医院文化形成以“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为精神内核的文化体系。柯麟是中山医史上的一代医学巨擘,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传奇党员。医院近年着重推进柯麟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柯麟精神,将手术科大楼命名为“柯麟楼”,设立“柯麟年度人物”奖,推出柯麟新苗、新星、新锐系列人才项目,柯麟已成为中山医人的楷模和精神坐标,近年来涌现出如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中国好医生”、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一大批柯麟式好医生好护士。使命在肩、初心不改。中山一院将在建设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本部 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大楼
推荐阅读
尿白细胞高、上皮细胞高、细菌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8-05 10:17:24
尿白细胞高、上皮细胞高、细菌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乳房三级需要手术吗
2025-08-04 13:08:07
乳房三级需要手术吗
恒牙萌出乳牙不掉怎么办​
2025-08-06 14:14:55
恒牙萌出乳牙不掉怎么办​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5-08-05 15:55:56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