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专业始建于1978年。1985年开始承担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生见习和实习教学工作。1990年起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国内进修生。1993年开始参加本科生理论课教学,1998年正式成立神经病学科。在胡学强教授的带领下,经科室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已逐渐形成了集神经、康复、介入、感染、神经心理疾病诊治一体的综合学科,是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2007年获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获得国家级临床试验药理基地,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现有在编医技人员91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6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2人,护士45人,电生理技师3人,研究实习员1人,检验技师1人,教辅员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22人。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36名。

学科现设有3个病区(天河院区、罗岗院区),开放床位125张,神经科ICU 5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约2500人次,年门诊约5万人次,年急诊约4000人次;每周开设专家门诊15单元,专科专病门诊6单元;病人来源覆盖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建设高水平专科总体纲要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单位合作模式,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该专科建设成为亚专业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经内科临床诊疗中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一、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针对神经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与康复、神经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及神经科危急重症等难点和重点,发挥科室临床病种齐全、人才队伍完整、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特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特色的诊疗路线,形成完善的危急重症诊疗方案。建立神经免疫病诊治中心、建立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及建立脑血管病防治及临床康复中心。

二、人才队伍

强化亚专科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国外研修学习制度,支持中青年骨干赴国外一流神经科进修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知名研究机构保持并开展长期实质性的合作,定期邀请专家来科室访问讲学。面向国际培养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后备骨干,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六大主体特色技术项目

1、脱髓鞘疾病的AQP4抗体检测

多发性硬化(MS)与视神经脊髓炎(NMO)同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两者均能致残,且易复发,对青壮年劳动力造成严重危害。科室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QP4抗体以帮助诊断NMO及鉴别其他脱髓鞘疾病,

2、视神经脊髓炎激素脉冲治疗模式建立

科室正在建立一种NMO治疗模式—激素脉冲治疗,即在患者缓解期每3-4月予大剂量甲强龙间断冲击(甲强龙1.0g冲击5天后)治疗,初步统计显示,中心约120余例NMO患者经该方案治疗后病情(患者病残程度、病程、发病次数)均有明显好转。下一步将联合其他中心以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疗,解决广大患者的痛苦。

3、TB - SPOT在结核性脑膜脑炎的诊断运用

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酶技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细胞。目前科室已针对约120余例疑似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开展该项检查,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4、在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开展抗原凝集试验

隐球菌脑膜炎是神经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诊断和治疗难度最大的疾病,病死率在40-60%以上。由于早期缺乏敏感的隐球菌诊断方法,有些患者在检查十次以上,才发现是隐球菌脑膜炎,给隐脑患者后续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科室自从开展抗原凝集试验来诊断隐球菌脑膜炎以来,发现抗原凝集试验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特异性在95%以上,敏感性在85%以上。由于隐球菌脑膜炎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加上正规、阶梯的抗隐球菌治疗,目前隐球菌脑膜炎的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

5、3D-FIESTA在脑血管疾病的运用

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 with cycled phases, 3D FIESTA) 序列是一种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 SSFP)技术,横向磁化与纵向磁化始终不为零而处于稳态。连续激发时后一脉冲对上一次脉冲产生横向磁化矢量进行重聚,使之被利用形成信号,自由衰减信号也参与信号形成,可获得良好的信噪比和图像质量。由于横向磁化矢量不断被激励,使得组织的横向磁化矢量较大,而TR比组织的横向磁化时间要短,因此图像的T2 权重增加、T1 权重减小。该序列主要反映组织间T2/T1 值的差异,脂肪和水的T2/T1 值较大,呈明显高信号;软组织成分T2/T1 值较小,均为低信号,两者对比良好。3D FIESTAC序列结合MPR均可清晰显示受累颅神经及其与血管的关系,3D FIESTAC序列由于具有很高的对比噪声比和优质的空间分辨力。目前科室将该项技术运用于研究脑血管与颅神经的关系,在国内属于首创,为临床医生增加了新的早期诊疗手段。

6、等电聚焦加ABC法检测血与脑脊液的寡克隆区带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 oligoclonal bands, OCB )是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以MS为代表的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常用检测指标。科室在华南地区较早开展寡克隆带检测项目,且该项技术采用比较先进的等电聚焦加ABC法,提高了寡克隆区带阳性率。目前该检查已作为广东省内各大医院的一个检测平台,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非常好的诊断手段。

该专科强调临床带动科研,科研服务临床。作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以组长单位承担了多项Ⅱ期和Ⅲ期新药临床试验,参加了两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PRoFESS和TOWER研究)。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科室高度注重学科临床研究进展和学术交流,多次承办全国及省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科室讲座,连续举办了10期《全国脱髓鞘疾病临床与基础进展研讨班》;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发表临床SCI论文7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2009年获得医院优秀学科建设三等奖;2011年获得医院优秀学科建设一等奖;2012年获得医院优秀学科建设一等奖。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拥有在职员工46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30人,高级职称人员547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筹建中)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18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700余张;位于肇庆的肇庆院区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医院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耳鼻喉科、产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肾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的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其中儿童自闭症已成为国内翘楚。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我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43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24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专科示范基地,2个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1个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硕士生导师280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32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医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拥有中山大学资深名医1人,中山大学名医7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青年千人”2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6人;省部级科研基地15个,厅局级科研基地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专业9个;主办和承办了《Liver Research》、《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及《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来,我院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约1200项,经费总额超过5亿元,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1100余篇,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上。此外,我院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医院配备有 PET-CT、3.0T MR、320排CT、DSA、乳腺X光机、四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杂交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此外,医院还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其中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医院非常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全体职工,确立了院训、院徽、院歌,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并汇集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三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发扬救死扶伤、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紧密协作的精神,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广大民众提供更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体三院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聚合发展之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的强大的现代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
萝岗院区(岭南医院) 天河院区 远洋院区
推荐阅读
宝宝乳牙蛀牙怎么办​
2025-07-19 08:03:57
宝宝乳牙蛀牙怎么办​
暴露性角膜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2025-07-18 19:16:20
暴露性角膜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嗳气打不出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2025-07-18 11:13:47
嗳气打不出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经期长痘是什么原因​
2025-07-17 14:33:21
经期长痘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