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于1971年成立,四十多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科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科室已发展成为由门诊、肾病一区、肾病二区、血液净化区、腹膜透析区等组成的专业科室。现有医师21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4,学术队伍结构合理。专科拥有102张病床和82台世界一流品牌进口透析机、日本东芝彩超机、肾病治疗仪等,专科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种肾脏疾病,疗效显著。能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临时或长期导管植入术、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以及各种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浆免疫吸附、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

专科年门诊量60000多人次,年出院患者超过3000人次,其中80%为疑难危重病人。年肾穿刺活检近300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0多例,血液透析50000人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近400人;年腹膜透析置管、复位术50余例,维持腹膜透析患者150人。科室是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也是广东省卫生厅血液透析治疗培训基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洪钦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肾病科病房包括肾病一区和肾病二区,专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对肾小球疾病、慢性肾衰竭保守治疗等,以中医治疗为主。对危重、难治性肾病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则配合西医治疗,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中医疗法有口服药(汤剂、片剂、丸剂、胶囊、冲剂等)、针剂、中药熏洗、穴位注射、灌肠、外用药、针灸等,可单用或综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科室研制升清降浊胶囊(原名“尿毒清胶囊”)和复方黄槐灌肠液对慢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效果理想。

血液净化区是广东省血液透析培训基地,2015年完成扩建,现有112床透析机位,已投入使用费森尤斯、贝朗等世界一线品牌透析机82台(2016年底可达100台),配备2套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一套透析液集中供液系统以及2套独立的冷暖空调系统等,年透析50000人次,规模在全国中医院中名列前茅。血液净化区现有医护人员32名,其中医生6名,护士26名。血液净化区除了开展常规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治疗外,还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术、(自体或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内瘘溶栓术等。近年来,我科积极探索复杂动静脉内瘘建立及高危出血倾向血透患者枸橼酸抗凝技术,2012年和2013连续两年获得医院优秀新技术奖,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并发症控制率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我科可以为透析患者提供环境舒适、功能完善、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治疗。

腹膜透析中心于2005年开始运行,现已建成符合卫生部《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的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腹透中心,年腹膜透析置管、复位术50余例,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约150人,开设腹透门诊(周四上午,肾病一区病房),有专职医生和护士负责腹透患者的治疗、教育、咨询、随访工作,每周固定时间对病人进行腹透操作培训并考核,对所有腹透病人建立了全面的、详细的档案资料;我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以健脾益气法纠正腹膜透析营养不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腹透中心的患者退出率、腹膜炎发生率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

近10年来,肾病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1项,GCP项目12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肾复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中药治疗维持性血透的临床研究”通过鉴定,其成果在本领域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2项。科室医师主编、参编专著32部,发表论文148篇。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和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2015年获批组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2016年2月成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医疗业务每年持续增长,2016年门急诊量突破31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5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拥有以我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著明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18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7位广东省名中医、40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拥有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8个及省中医名科5个。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唯一的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5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3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共4000多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59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及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临床经典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及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另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2个。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理念,注重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Ⅲ级、Ⅱ级实验室,以及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12个。各个重点学科和专科在专业领域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目前,医院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建院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50项,其中“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2完成单位)四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大辞典》(第2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中医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医院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让感恩文化融入医院的主流文化,成为医院职工凝心聚力的一股力量。作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环境氛围,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6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坚持“优质、高效、低耗”的办院指导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受患者欢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先烈东门诊 河南门诊 总院
推荐阅读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是白血病吗
2025-07-19 19:37:07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是白血病吗
吃感冒药腰疼是怎么回事
2025-07-18 13:42:03
吃感冒药腰疼是怎么回事
雄激素分泌旺盛怎么办
2025-07-19 09:37:54
雄激素分泌旺盛怎么办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怎么治疗
2025-07-18 10:02:49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