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风湿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源于1984年的综合科,当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及金匮教研室共同组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以“经典回归临床”为理念,将仲景学说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与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经典理论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风湿免疫病及内分泌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专业博士、硕士培养基地。

风湿病科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局风湿病重点专科。201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风湿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协作组牵头单位,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床位61张,年收治风湿病患者1500余人次,年门诊诊治风湿病患者近7万人次,治愈好转率超过95%,中医治疗率在95%以上。病员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是国内诊治风湿病中医特色最为突出的专科之一。

专科所在金匮要略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人,从事风湿病专职护理人员16人,教辅人员1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9人,先后培养一大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优秀中医人才。

该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优势,在防治尪痹(类风湿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燥痹(干燥综合征)、骨痹(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建立了相应的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价和护理规范,提高了中医风湿病的临床诊治水平,获得了令患者满意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专科制定的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疗方案得到全国中医风湿病同行的认可和支持,被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协作组牵头单位,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专科于2011年开始开展微创针刀镜技术,明显提高了不明原因关节肿痛的诊断率,同时开拓了顽固性关节肿痛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近二十年来,该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日合作项目在内的三十多项国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承担“十五”到“十二五”全国中医院校《金匮要略》教材主编工作。其中“经方现代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类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成果及一、二等奖。专科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治痹思想指导下,提出久病多瘀多虚,寒热夹杂的新见解,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研制出“通痹灵片”、“通痹合剂”、“类风康丸”、“二藤通痹颗粒”等系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制剂,并开展了针、灸、熏、洗、敷、中药汽疗、中药中频离子导入、中药熏蒸、宽谱仪照射、中药外敷和针灸拔罐等多种外治法,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接受该专科治疗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各国,扩大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在国内外的影响。

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的特色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中医特色的治疗各种疾病的诊疗方案及评价体系,并在国内处领先水平的病症与专题有:(1)中医体质辩识指导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2)岭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3)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炎疾病的中医外治法研究;(4)风湿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建立与优化;(5)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建立与优化;(6)风湿病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7)强直性脊柱炎的生存质量研究;(8)南蛇藤系列方药对风湿病治疗的研究;(9)知柏养阴汤调控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研究。

专科又派出多名年轻专家赴国内外知名风湿病专科进修学习,先后有多人次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风湿病的诊治,同时派出多人次赴美国、日本、智利等国进修交流风湿病的诊断及治疗。并与国内著名中医风湿病医疗机构——北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和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2015年获批组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2016年2月成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医疗业务每年持续增长,2016年门急诊量突破31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5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拥有以我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著明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18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7位广东省名中医、40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拥有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8个及省中医名科5个。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唯一的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5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3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共4000多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59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及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临床经典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及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另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2个。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理念,注重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Ⅲ级、Ⅱ级实验室,以及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12个。各个重点学科和专科在专业领域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目前,医院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建院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50项,其中“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2完成单位)四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大辞典》(第2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中医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医院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让感恩文化融入医院的主流文化,成为医院职工凝心聚力的一股力量。作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环境氛围,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6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坚持“优质、高效、低耗”的办院指导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受患者欢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先烈东门诊 河南门诊 总院
推荐阅读
正确佩戴呼吸面罩的方法
2025-07-17 18:11:03
正确佩戴呼吸面罩的方法
一激动头晕怎么了
2025-07-19 11:11:15
一激动头晕怎么了
无精如何检查先天还是后天
2025-07-19 11:14:08
无精如何检查先天还是后天
胃痛是癌症吗
2025-07-18 12:34:09
胃痛是癌症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