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历史悠久,1964年就已经开始开展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随后陆续开展胰腺炎、肝脏、胆道、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肝胆外科成为医院外科构架中的重要科室之一。

肝胆外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博士后1名,博士2名,其中大部分接受正规系统的专科训练,具有精湛的专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体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全英语教学、查房、医疗文件书写能力,多次为外籍患者服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学科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胰脾肿瘤:

科室已经开展了巨大胰头癌联合肝脏、高位胆管、胰头联合切除术;巨大肝癌右三叶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等手术。积极探索急、危、重、疑难病证的诊治方法,开展疑难复杂大型临床手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西医结合中老年肝胆肿瘤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在预防肿瘤治未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个体化肝胆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将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结合,既可克服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的盲区及薄弱点,又可提高肝胆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发挥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优势。

腹部微创外科:肝胆胰腺外科手术和腹部微创技术。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肝脏囊肿开窗术等多种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中晚期肝胆肿瘤微创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重症:医院开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急重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历史悠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医院拥有腹腔镜、胆道镜、RECP、EST、超声刀等现代肝胆外科微创设备,和DSA、射频机、实时动态超声引导等综合治疗设备,为开展肝胆微创业务和肝胆外科综合治疗提供硬件支持。

教学科研:

科室承担了中医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硕士班、七年制、本科、大专、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中医外科学是重要的中医临床学科之一,是广东省级重点学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精品课程,是中医院校各班种的必修课程。该科同时还承担临床的实习教学工作,也是进修生的培训基地,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专业人才,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科研方面,科室承担一项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专科具有较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水平,坚持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特点,研制胆道排石合剂、双柏散等特色专科制剂。

近年来,外科主编或参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著作十余部。近5年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和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2015年获批组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2016年2月成为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医疗业务每年持续增长,2016年门急诊量突破31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5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拥有以我国首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著明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18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7位广东省名中医、40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拥有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8个及省中医名科5个。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唯一的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5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3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共4000多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59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及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临床经典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及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另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2个。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理念,注重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Ⅲ级、Ⅱ级实验室,以及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12个。各个重点学科和专科在专业领域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目前,医院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建院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50项,其中“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2完成单位)四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大辞典》(第2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中医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医院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让感恩文化融入医院的主流文化,成为医院职工凝心聚力的一股力量。作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环境氛围,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6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坚持“优质、高效、低耗”的办院指导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受患者欢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先烈东门诊 河南门诊 总院
推荐阅读
为什么眼睛会长麦粒肿
2025-07-20 09:39:17
为什么眼睛会长麦粒肿
胃切除术,吃什么都不胖怎么办
2025-07-20 19:43:32
胃切除术,吃什么都不胖怎么办
子宫内膜脱落不干净是什么症状
2025-07-21 09:11:21
子宫内膜脱落不干净是什么症状
吃了饭又吐又拉是什么原因
2025-07-20 17:10:10
吃了饭又吐又拉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