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武汉市最早成立的消化专科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消化科一直为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点专科,2010年7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成为武汉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消化内科现有床位50张,消化内镜中心总面积约330平方米,内镜操作间6间,现代化消毒清洗设备严格按院感控制标准设计。消化内镜中心设备齐全,现有Olympus(奥林巴斯)CV-260消化内镜主机2台,FUJINON(富士能)∑-400消化内镜主机1台,电子胃镜5条,电子结肠镜2条,其中Olympus Q240Z型放大胃镜1条,2T双弯治疗胃镜一条,金山消化道胶囊内镜检测系统一套,高频电发生器和ERBE200S型内镜治疗工作站各一套 。
消化内科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优质医护服务团队。科室拥有医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主治医师6人。科室医师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共有9人,占该科医师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该科有多人分别到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301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学习。学科带头人田霞,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消化专业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湖北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消化分会常委、武汉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已在多家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该科专家龙焱华主任医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被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在SCI及中华系列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参与《中华内科学》编写。
消化内科能独立开展三甲医院所要求的常规临床技术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三甲医院所要求的临床重点专科水平。该科的专业特色主要包括:急诊胃肠镜的诊断和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及套扎治疗;超声引导下靶向肝穿刺活检术;早期胃癌及结肠癌的内镜诊断;肝动脉栓塞术等。近年来该科重点开展了增强放大胃镜在早期食管癌、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治中的应用,高危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肠道肿瘤、内镜联合放射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APC技术治疗消化道表浅病变等新业务新技术。
多年来,消化内科一直将“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为持续、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共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近年来完成科研成果三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篇,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5篇,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消化内科拥有独立的实验室,能协助开展有关的科研项目。
消化内科专科技术特色十分突出:在武汉市率先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十年的无痛胃肠镜操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实行的近四万例患者中ASA评分III级以上高危患者占据了三分之一,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痛胃肠镜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技术在同行中优势明显,许多被拒绝做胃肠镜检查的高危病人,均在该科顺利完成了无痛胃肠镜的诊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消化内科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内镜下治疗,十余年来,该项技术逐渐完善并成熟,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的组织胶注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剂注射的序贯治疗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挽救了生命、解除了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近年来该科在湖北省首家开展了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RTO)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胃-肾分流患者,为门脉高压中胃肾分流这一特殊类型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