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中医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神志病作为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五个稳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充分继承和发掘岭南中医药学术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其中西医结合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中医神志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 重点专科,拥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2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5项,是全国及省市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广州市中医治未病神志病指导中心、广州市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示范单位、广州医科大学神志病研究中心;精神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作为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神志病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同时也是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地区)提请牵头单位和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优势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医院在复旦大学《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及中国医学科学院《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医学”专业中均排名全国第七位,连续8年位居华南地区第一位。

中医神志病科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着完备的专科基础条件,专科下设中医1区(封闭病区)、中医2区(开放病区)、治未病科、针灸科、中医门诊,打造老年精神病(老年科)、慢性精神病(江村5区)两个中西医协同诊疗病区,共有编制床位330张。

在神志病专科带头人于林副院长的带领下,专科总结出一套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志病的方法。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积极开展中医专科建设,将中医中药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致力于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志病,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目前专科已经建成合理、年轻、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梯队,专科医护人员总数116人,执业医师30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7人,经3年西学中培训考核通过5人),高级职称人数20人,博士8人,硕士16人,其中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4人,广州市名老中医1人,广州市高层次医学卫生重点人才3人,国家级学会专科分会委员及以上10人、副主委以上7人。专科的临床、科研水平明显提高,近三年专科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SCI论文51篇,核心期刊论文17篇;出版专著3本;申报国内发明专利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专科首次制定并逐步优化中西医结合、医护联合、全病程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含郁病、癫病、狂病、呆病四个优势病种);依托广州市中医治未病神志病指导中心,形成了神志病治未病优势病种康复方案(含不寐、抑郁、焦虑三个优势病种),开展广州市“指导中心-区级管理单位-社区服务中心”神志病三级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推广神志病诊疗方案及中医适宜技术,受益人群广泛,中医2区病房经中医特色装修正在打造成为区域内示范性“治未病中心”。

专科配备了大批中医诊疗设备,包括红外热成像仪、中医经络检测仪、中医四诊仪、中药熏蒸仪、五行音乐治疗仪、子午流注仪等设备,开展了包括拔火罐、刮痧、艾灸、推拿、针刺、中药沐足、中药熏蒸、耳针、子午流注穴位刺激、五行音乐等治疗。住院部优势病种收治人数占全科收治人次的80%以上,治愈好转率达90%以上。专科年门诊总诊疗人数超过10万人,年出院人数2000余人,年中医医疗技术服务人次数16万余人。

中医神志病科以不寐、郁病、癫病、狂病为特色优势病种。采用辨证施治、中西结合的原则,在疾病的急性期以西药为主辅以中药,稳定期中西药并重,恢复期以中药为主辅以西药,尤其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副反应(肥胖、流涎、月经不调、闭经、泌乳素升高、勃起功能障碍等)的重要作用。配合体针、耳针、艾灸、五行音乐及各种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坐落于珠江南岸,白鹅潭畔,由美国医生嘉·约翰(John Kerr)于1898年创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脑科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分设芳村总院、江村院区和荔湾门诊部,担负着广州市乃至华南地区的精神心理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重任,是华南地区精神、神经疾病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医院现有职工140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200余人,中级技术职称约400人,医学博士、硕士约2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5人,博士后导师15人,现有编制床位数1920张。 医疗服务上,医院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设置涵盖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及重症监护科(ICU)在内的14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精神科包括心身医学科、早期干预科、儿少精神科、中医科(神志病科)、成人精神科、情感障碍科、老年精神科、物质依赖科、司法鉴定所、慢性病科、康复科、社区精神科;神经科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ICU,心理科包括临床心理科、睡眠障碍科、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医技科室包括物理治疗科(MECT、rTMS),检验科、影像科、药学部等。医院拥有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别是精神医学及中医神志病专科;物理治疗科每年安全、高效地完成两万多例改良电抽搐治疗及经颅磁刺激治疗,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全国示范基地;药学部可检测40多种精神、神经科药物的血药浓度及药物代谢P450酶基因检测,为临床医生精准治疗提供了参考,服务范围涵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神经内科收治了大量脑炎、神经梅毒、神经系统变性病、癫痫、脑血管病、谵妄等器质性脑病患者,为各大综合医院提供联络会诊,每年收治大量疑难杂症,获得较好口碑;神经外科主要处理各种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出血、三叉神经痛及脑外伤等,还建立了特色功能神经外科,针对帕金森病、强迫症、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癫痫、药物成瘾开展深部脑刺激(DBS)及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为难治性精神、神经疾病带来希望。康复医学中心,由多学科组成:包括精神心理康复科、神经康复科、康复治疗部,正在打造国际一流的神经精神康复中心,采用以患者为中心、以功能为目标导向的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可满足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慢性病健康问题和精神心理疾患多层次多周期的康复需求。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中,医院位列全国第七。    在教学方面,建立了精神医学人才从本科到博士的全系列培养体系,2016年医院成立了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开始招收第一届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学生完成五年的本科教育取得学士学位后可进入到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进行三年的规范化培训,经全国统考顺利拿到“四证”方可成为合格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学生若对医学研究有兴趣,还想进一步深造,可继续攻读医院导师的硕士、博士学位。医院是国家五大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每年可容纳60名精神医学专业、10名神经内科专业的规培医生;此外,医院还承担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硕、博士学位培养点和实习基地,每年招收硕士40余名,博士3-4人,博士后6-10人;    在科研方面,医院拥有广东省精神疾病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精神疾病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心理研究中心,聘请了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PI),挂牌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研究所占地面积2000平米,拥有价值4000多万的科研设备,可进行神经科学的动物、细胞基础研究,医院作为老牌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每年完成十几项一期及二、三期药物临床研究;过去三年,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科技部精准医学等重大研发项目3项,还有一批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大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位列精神医学专科第七名。    2017年,医院牵头成立“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为联盟单位提供医、教、研、管理等全方位的合作及帮扶,获得联盟单位的认可及好评;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上,与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举办湘雅-惠爱精神医学高峰论坛,并开展全面合作;与多伦多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2018.2—2022.2),开展临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系列合作项目;举办了两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医学高峰论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交流成果。 作为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较好的完成了政府交给的各项公共卫生任务,包括对广州市各个社区的精防医生进行培训、督导,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对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的宣教、筛查,对突发事件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突显了重要的责任和担当,承担广州市精神心理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广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在走过的123年,取得了成绩,收获了认可。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医院将一如既往秉承医院宗旨,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精神、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江村分院 荔湾门诊部 芳村总院
推荐阅读
白带血丝与哪些疾病有关
2025-07-15 22:15:57
白带血丝与哪些疾病有关
权威解析:熟地黄滋阴补血有效吗
2025-07-16 16:08:28
权威解析:熟地黄滋阴补血有效吗
鼻后滴漏综合征怎么治疗​
2025-07-15 18:26:41
鼻后滴漏综合征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传染​
2025-07-14 16:20:10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传染​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