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临床心理科成立于2017年,目前拥有核心成员10人,是目前深圳市综合医院中最大的临床心理服务团队之一。其中精神科医师6名,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有着优异的症状评估能力及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手段。另有资深心理治疗师1名,优秀心理治疗师1名,共计2名心理治疗师,均专职从事心理治疗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此外,临床心理科内有1名心理科专科护士及1名心理治疗师助理,提供良好的就医流程及全流程诊疗服务。

床位数:

临床心理科近年致力于开展门诊优质心理诊治服务及积极响应和开展社会公共卫生、政府指令性工作和公益服务,在门诊及社会服务方面上赢得了来访者的认可和同行的赞誉。计划在未来设施条件完备后开设具有临床心理科特色的心理住院部。

专科地位:

临床心理科自成立以来积极承担公共卫生和公益服务项目,全面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与综合医院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临床工作、公卫工作相结合,促进临床心理和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为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心身全面健康做出了较大的努力。近年来承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公益和公共卫生项目5项。百度公立医院心理专科排名深圳前三。

现有设备:

临床心理科现有心理测评仪器一台及多平台心理测评系统,网罗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心理测评量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抑郁情绪自测量表、焦虑情绪自测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惊恐发作初筛量表、双向情感障碍初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烟瘾程度自测量表等多方面综合的评估量表,提供全面的心理测评服务及多角度获取心理自测的途径。

诊疗特色:

临床心理科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团队服务模式,基于患者体验和循证医学,对每一位首诊患者安排30-40分钟的沟通时间,提供全面、深入的心理评估和临床心理访谈,按照“接诊会谈-心理评估-临床访谈-临床诊断-综合治疗-康复随访”提供全流程诊疗服务,结合病情需要以及个人意愿,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心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解决方案,必要时辅以物理仪器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采用全世界公认的具有循证医学基础的科学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方案,充分保障了诊断的可靠性、治疗的全面性和康复的连续性,赢得了来访者的认可和同行的赞誉。

科研实力:

临床心理科承担广东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及湖北医药学院3所学校《精神病学》有关课程授课,同时也承担着医院内全科转岗医生的精神及心理方面带教工作。

临床心理科人员在处理日常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研究,目前每位医生均有在研课题或正在筹备申报课题。除了课题研究外,临床心理科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深圳临床心理暨社区精神卫生论坛》、《港澳大湾区循证心理治疗暨关爱医务人员心理健康(EAP)》等学术会议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线下或线上参与讨论。

获得荣誉:

广东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基地

2019-2022年深圳地铁集团运营总部心理服务项目合作单位

2019-2022年港铁(深圳)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心理服务项目合作单位

2022年龙华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青少年思想」乐观思维训练营”指导单位

2022年西藏林芝市藏医院临床心理科指导单位

2022年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指导单位

2020-2022年连续三年承担了民生实事项目——“互联网+免费心理测评”项目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位于龙华建设东路,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医院。服务范围约128平方公里,覆盖了龙华、大浪、民治三个办事处及周边地区,肩负着约200万人口的医疗救治、健康保健工作。 医院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中-法肝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东骨质疏松健康促进示范基地、南京市心血管病介入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青光眼筛查预警防治网络单位、深圳市社会保险信用等级AAA医院。 占地面积近6万㎡,建筑面积10万㎡。编制床位823张、开放床位1000张。另有建筑面积10万㎡的新外科大楼等项目正在设计、建设中。 现有职工17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41人。高级职称280人,博士38人,硕士120人。 医院现有33个临床科室:1、内科系统:内科一病区(心血管内科、CCU),内科二病区(呼吸内科、中医科),内科三病区(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内科四病区(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内科五病区(肾内科、血透中心、风湿免疫科),重症医学科;2、外科系统:外科一病区(胃肠外科),外科二病区(创伤骨科),外科三病区(神经外科),外科四病区(手外科、口腔科),外科五病区(肝胆外科、脊柱外科、心胸外科、甲乳外科),外科六病区(泌尿外科),外科七病区(肛肠外科),外科八病区(眼科、耳鼻喉科、烧伤整形外科、皮肤科、康复科);3、妇产科系统:妇科一病区,妇科二病区,妇科三病区,产科一病区,产科二病区;4、儿科系统:儿科病区、新生儿科病区;5、其他系统:急诊科、麻醉科。 9个医技科室:药剂科、综合B超室、妇产B超、住院B超室、心脑电图室、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消化内镜中心、消毒供应室、体检中心。 25个职能服务部门:院办、党办、工青妇办、人事科、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纪检监察室、质控科、科教科、医保物价科、信息科、院感科、防保科、设备科、总务科、重大办、保卫科、三甲办、客服中心、保健办、社管中心、门诊部、车队。 下辖: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肛肠医院、花园新村门诊部。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5个:上塘社康中心、民治社康中心、民乐社康中心、大浪社康中心、油松社康中心、元芬社康中心、上早社康中心、龙胜社康中心、龙塘社康中心、清湖社康中心、三联社康中心、华联社康中心、浪口社康中心、景龙社康中心、石坳社康中心、谭罗社康中心、同胜社康中心、水斗社康中心、梅陇镇社康中心、牛栏前社康中心、高峰社康中心、白石龙社康中心、龙悦居社康中心、锦绣御园社康中心、百丽社康中心。另有1个正在筹建中:花半里社康中心。 口腔医学中心为深圳市重点专科、深圳市十大优势医学重点学科(群);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新生儿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超声科、急诊科、脊柱外科等形成了重点专科品牌效应。微创介入技术特色鲜明。 固定资产1.1万件(套),其中高端设备有:飞利浦1.5T超导型核磁共振、64排128层 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电子超声内镜系统、全自动智能化药房系统、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系统、射频消融仪、高档心脏彩超、血管内超声仪加血管旋摩机、多导电生理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中央监护系统、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瑞士EMS体内碎石清石系统、第四代自动跟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数字化口腔全景机、口腔锥束CT、口腔种植系统等。拟按照“三甲医院”标准新增配置:PET-CT、320排CT、高档四维彩超、内镜中心设备、血透设备、高清腹腔镜等设备。 信息化已建成以信息集成平台为基础,覆盖医院全部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功能模块,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临床支持系统、检验系统(LIS)、影像系统(PACS)、决策支持系统(DSS)、运营管理系统(HRP),阳光用药系统等辅助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全面推广。 医院争先创优形成良好氛围,有“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个(急诊科),“广东省巾帼文明岗”2个(急诊科、口腔医学中心),“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1个(口腔医学中心),“深圳市巾帼文明岗标兵岗”1个(妇一科),“深圳市巾帼文明岗”3个(口腔医学中心、外一科及神经外科护理组),“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1个(急诊科),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5个(口腔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检验科、油松社康中心)。在2014年深圳市政府主办的深圳市第八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上获急救技能(心肺复苏)竞赛团体和个人一等奖。 2014年度医院门诊量401.03万人次,连续多年居深圳市第一;出院4.2万人次;住院手术量2.13万人次;婴儿分娩量9032例,连续多年居深圳市综合医院第一。 医院从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引进、基础设施完善、社康中心标准化、满意度提升等路径坚实推进内涵提升,已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深圳市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社会效益较好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之一,并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 按照“两区一城”和“幸福龙华”的战略定位,秉承“和谐、仁爱、诚信、进取” 的管理理念,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将朝着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方向坚定前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儿童地图舌是什么原因​
2025-07-06 09:19:19
儿童地图舌是什么原因​
外阴反复痒是怎么回事
2025-07-04 14:47:43
外阴反复痒是怎么回事
痛经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2025-07-06 15:20:15
痛经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周围神经炎是什么
2025-07-01 19:05:36
周围神经炎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