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89年被授予“大理州小儿麻痹矫形康复中心”,1999年被授予“大理州肢体残疾康复中心”,在2015年,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经过60余年的发展,骨科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创伤、显微、微创、矫形、脊柱、关节、手足外科、疼痛微创为一体的特色科室。

骨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9人,各级专业医疗、护理人员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学士20人。科室开放床位135张,分为三个病区,有三个亚专业组(创伤显微、手外科、矫形、疼痛康复组;脊柱组;关节、骨病组;疼痛、微创、康复组)。骨科目前拥有大型“C”形臂X光机、手术显微镜、移动床旁X光摄像机、椎间孔镜、关节镜、肢体功能锻炼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1982年12月13日,大理州首例断肢再植术在医院成功施行,至今已完成断肢、断指再植以及带血管蒂的皮瓣、骨瓣移植术数千例,并结合显微技术成功实施了复杂四肢损伤的保肢治疗,断肢、断指的成活率达90%以上,还开展了肢体的腱性及骨性功能重建,能很大程度提高患肢的功能康复。近年来,随着儿麻病人的减少,大脑瘫肢体残疾及先天性疾病患者的增多,骨科开展了大量的肢体残疾康复矫形手术,每年帮助大理州、市残联进行残疾患者肢体矫形康复手术30-40例,得到省、州残联的好评。经过几代骨科前辈的不断努力,骨科在创伤显微、手外科、矫形等亚专业方面处于省、州内领先水平,影响力覆盖了整个滇西片区。2003年以来,骨科开展了大量脊柱手术(颈、胸、腰、骶椎)、关节置换手术(髋、膝、肩、指间关节)、关节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及C臂引导下的系列手术,在关节置换、髋臼骨折、微创显微外科、骨肿瘤、大型转移皮瓣等许多领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在滇西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科室曾多次荣获省、州级“科技成果奖”和“新技术、新项目”奖项。

根据骨科发展趋势,科室把临床和科研的重点放在以下三方面:

骨科一区(脊柱、关节、骨病组)

科室收治的脊柱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脊柱外伤、脊髓损伤、脊柱结核、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等。已经开展的脊柱手术技术包括:脊柱(颈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术,颈椎前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MIS-TIL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小开窗治疗,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腰椎管狭窄、滑脱后路切开减压复位、椎间盘摘除、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经皮椎体成型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等;开展了半髋、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翻修,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及膝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指间关节置换等手术,并已开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半月板修复或切除、交叉韧带修复、重建等手术。

骨科二区(创伤、显微、手外科、矫形组)

1979年以来,骨科开展儿麻、脑瘫、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脊柱畸形的矫形手术3700余例,被大理州卫生局授予“大理州儿麻矫形中心”和“大理州肢体残疾康复中心”。1984年以来在滇西地区率先开展了手外科、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再植断指(肢)及完成带血管蒂的皮瓣、骨瓣移植5000余例,能够完成任意断面上的断指(肢)再植,包括拇指再造。同时还帮助医院肾内科开展血管造瘘手术,妇产科开展输卵管复通及腹腔内血管吻合修复等手术,除了积极为该院相关科室提供技术支持外,另还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骨科合作开展国家级新技术项目“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多发骨折和骨盆多发骨折,该新技术的应用为既往手术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下一步,骨科将不断扩大专科影响力,并带动周边基层医院医疗队伍,力争打造滇西显微外科、手外科培训基地。

骨科三区(疼痛、微创、康复组)

科室采用全新模式的综合分析诊断及治疗,以诊断为基础,以注射、物理治疗、微创治疗为特色、以微创介入、关节镜、椎间孔镜等手术辅助治疗为措施,开展术前指导训练、术后针对性康复锻炼,打造最大限度恢复功能为核心技术的一体化诊疗体系。

近年来,骨科在院内除了负责临床工作外,还承担着该辖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流调和科研、教学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广大患者和同仁的好评。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闻名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大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是滇西地区交通枢纽和中国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上门户。医院总占地面积为82.51亩,建筑面积66400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1100张。目前有职工953人(含编内、编外)。有专业技术人员891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5名,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74人,硕士生导师1名。设有13个职能科室,16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儿科、眼耳鼻喉科、消化科、肿瘤中医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肾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20个病区,7个医技科室、1个门急诊科、1个体检中心、1个血透中心、1个静脉配液中心、1个司法鉴定中心和1个后勤服务中心,有38个二级专业。经上级行政部门审批,医院设有“大理州微创外科诊断治疗中心”和“大理州肢体残疾康复中心”,其中普通外科和消化科是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微创外科、普通外科、创伤显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儿科等科室是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特色专科。1991年8月,普外科在滇西地区首家引进了腹腔镜技术,并成功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已形成了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优势学科群,并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等疾病的诊治,目前已拥有4个病区,床位200余张,该技术在滇西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骨科、显微创伤外科拥有病床130张,于1984年率先在滇西地区开展了断肢(指)再植技术及开展的脊柱矫形、全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术等技术,在州内处于领先水平;消化科是目前滇西地区设备设施较全,规模较大,能开展“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联合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胆道结石内镜下取石术”(EST)、“食管肿瘤狭窄的支架置入术”、“食管、胃、肠早期癌变内镜下切除术”等内镜下各种疑难微创手术的专业科室,并已达省内先进水平,形成了诊、治、住三位一体化的消化疾病诊治专科;颅脑外科能在手术显微镜、系列动态脑电图仪下,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完成颅内高难度手术;神经内科开放床位150张,能开展脑电生理检查、应用动态脑电图确诊癫痫病、多导睡眠图确诊睡眠障碍、诱发电位P300对大脑认识功能的监测等,形成了诊疗康复为一体的脑卒中病房;心内科在州内较早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超声波及小脑电刺激疗法、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植入术等先进技术;内分泌科是设备设施较为齐全,专病管理较为规范,于诊疗健教为一体的糖尿病专科,能开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免扩瞳眼底照相、动态血糖监测、多普勒血流检测等;妇科开设有不孕症专科门诊,开展的宫、腹腔内镜微创手术在州内处于领先水平;儿科拥有床位70张,设有普儿病区及新生儿病房,开展新生儿的复苏及抢救,对早产儿、新生儿疾病的诊疗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重症医学科(ICU)拥有层流病房、正压病房、负压病房和12张病床,能开展“有创动脉压力监测”、“血液动力学监测”等技术。目前,医院拥有1.5T高场强核磁共振机、螺旋CT、大型C臂、大型超声诊断系统、数字化胃肠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多套电子宫腹腔镜及电子鼻胃镜等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住院楼中配置有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自动化药房、静脉配液中心、层流净化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消毒供应中心等先进医疗设施;完成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LIS、PCS、HIS、OA办公自动化系统、手术麻醉、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等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病区的电子办公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及管理能力。同时,门急诊、医技楼及大理市急救中心(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建设正在如期进行中。医院曾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云南省价格诚信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信得过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平安医院等荣誉称号。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打造滇西医疗服务中心、创建“等级医院”和开展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目标,以“十二五”发展为契机,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秉承“医心慈、医术精、医纪严、医风正”的院训,凝心聚力,坚定前行,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努力实现“管理规范、技术领先、友爱和谐、群众满意”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推荐阅读
口水有臭味是什么原因​
2025-07-04 08:39:40
口水有臭味是什么原因​
舌炎怎么治疗​
2025-07-02 16:31:57
舌炎怎么治疗​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预防
2025-07-03 08:56:56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预防
手臂摔伤、肿胀、疼痛用什么药
2025-07-01 08:47:06
手臂摔伤、肿胀、疼痛用什么药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