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牙体牙髓科

牙体牙髓科分为一科和二科。

牙体牙髓一科:

一、科室简介:

牙体牙髓一科是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口腔医院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重点临床科室,科室秉承医院“博爱至诚求精创新厚德笃行追求卓越”的理念,建设院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室,同时为提升医疗质量、规范该省治疗标准和培养高素质医师等方面做出贡献。该科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山西省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省内外进修医师的牙体牙髓病学临床专业理论课和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各项医学会及继续教育项目。目前科室正向着综合化、精准化、微创化、人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尤其在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等方面成为该省的行业标杆。

二、团队建设

目前,牙体牙髓一科共有10张综合治疗台、4台显微镜、10台根管长度测量仪、10台机用根管预备马达及5台热牙胶根充仪;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水平、完善治疗技术以及优化教学资源,科室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医师团队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由1位省内知名专家及12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科医生组成,以及作风优良、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医师团队内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6名。

三、专业特色医疗

科室顺应卫健新形势,以及口腔发展新任务,着力开展以“综合化、精准化、微创化、无痛舒适化”为宗旨的现代化牙体牙髓病的治疗。牙体牙髓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包括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其为口腔医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同时承担着口腔医学疾病的基础治疗;该科室主要从事牙体疾病、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体包括:龋病、非龋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外伤、楔状缺损、变色牙美白等微创治疗)以及各型疑难复杂的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

1.去龋显像笔导向下微创龋病治疗:使用去龋显像笔,在显微镜下,对于龋坏组织进行精准定位,微创去除;

2.显微镜辅助下微创非手术根管治疗术、根尖手术:通过手术显微镜,借助超声器械,解决各类根管预备并发症(根管内异物、根管侧穿、根尖破坏等)、解决各类根管治疗失败(根管再治疗、根尖外科等),从而尽可能的保存患牙;

3.计算机辅助下冠根一体化修复技术:通过计算机光学探头扫描牙齿获得数字模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以小型数控机床完成修复体的制作,可以一次性就诊高质高效地完成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

牙体牙髓科全体临床一线人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先进的专业诊疗技术和一流的医疗质量为广大群众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牙体牙髓二科:

一、科室简介:

牙体牙髓二科是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口腔医院重点临床科室牙体牙髓科下设科室之一,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科室秉承医院“博爱至诚求精创新厚德笃行追求卓越”的理念,建设院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室,同时为提升医疗质量、规范该省治疗标准和培养高素质医师等方面做出贡献。该院牙体牙髓科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山西省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省内外进修医师的牙体牙髓病学临床专业理论课和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各项医学会及继续教育项目。目前科室正向着综合化、精准化、微创化、人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尤其在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等方面成为该省的行业标杆。

二、团队建设

牙体牙髓二科具有8张综合治疗台、3台显微镜的优良治疗环境;同时拥有2位省内知名专家及13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科医生组成的治疗团队,以及作风优良、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医师团队内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硕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9名。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水平、完善治疗技术以及优化教学资源,科室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中青年医师团队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专业特色医疗

科室顺应卫健新形势,以及口腔发展新任务,着力开展以“综合化、精准化、微创化、无痛舒适化”为宗旨的现代化牙体牙髓病的治疗。

临床业务范围:

1、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诊断及系统治疗;

2、非龋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外伤、楔状缺损等临床治疗)

3、牙齿美白:采用系列牙齿美白制剂改善前牙色泽。

专业特色医疗:

1、去龋显像笔导向下微创龋病治疗:使用去龋显像笔,在显微镜下,对于龋坏组织进行精准定位,微创去除;

2、显微镜辅助下微创非手术根管治疗术、根尖手术:通过手术显微镜,借助超声器械,解决各类根管预备并发症(根管内异物、根管侧穿、根尖破坏等)、解决各类根管治疗失败(根管再治疗、根尖外科等),从而尽可能的保存患牙;

3、计算机辅助下冠根一体化修复技术:通过计算机光学探头扫描牙齿获得数字模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以小型数控机床完成修复体的制作,可以一次性就诊高质高效地完成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

4、前牙美学修复:采用进口复合树脂材料修复牙齿缺损、改善前牙外形及色泽,以达到美学修复的目的。

牙体牙髓二科全体临床一线人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先进的专业诊疗技术和一流的医疗质量为广大群众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是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口腔医疗教学医院,以教学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技术支持,于1998年4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公立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始建于1983年,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以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为依托,由原口腔医学系的口腔门诊发展而来,于1997年4月20日正式开展临床诊疗工作。1998年4月20日,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式挂牌成立。现下设牙周粘膜病科、牙体牙髓科、口腔综合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科7个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影像科、药剂科、检验科4个临床辅助科室和院办、教学办、人事科、财务科、党务宣传科、设备材料科、医务科、院感科、总务基建科、门诊办、护理部11个职能科室。系院设有5个专业教研室,即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基础五个教研室,4个口腔综合实验室,包括2个临床模拟实验室、1个口腔基础实验室和1个研究生实验室。5个教研室共承担18门口腔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前期实习和临床实习工作。即口腔内科教研室承担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导论等6门教学任务,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承担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放射诊断学的教学任务,口腔正畸教研室承担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任务,口腔修复学教研室承担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牙合学的教学任务,口腔基础教研室承担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口腔行为医学4门教学任务。医院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专家、教授和一大批获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医学骨干。现有教职员工176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博士11人,硕士40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9.4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所有教师比例的72.3%。同时,我系(院)根据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项目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医院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依托,大力开展医疗工作,对各种口腔类疾病的诊治达到较高水平。医院建筑面积5786.59平方米,现有多功能口腔综合治疗台74张,口腔病房床位30张,现有头颅CT机1台,数字化曲面断层X光机1台,数字化X光牙片机1台,根管显微镜1台,激光治疗仪1台,德国进口KaVo(CAD\CAM)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1套,笑气吸入镇痛系统,意大利超声骨刀切割系统,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美国赛默飞组织病理切片机、石蜡包埋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高精仪器设备,为医、教、研等各方面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医院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担负大量医学生临床课授课任务和实习带教任务。目前口腔医学系已为社会培养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1000余人,硕士学位毕业生(含同等学历)266人。目前尚有406名本科生和113名硕士研究生在读。口腔医学系现有科研人员35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5人,具有硕士学位人数17人,共占全部科研人员总数的63%。医院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学校的大量科研攻关课题,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可控科研经费285.6万元。近五年共发表论文共330余篇,其中学术刊物210余篇,SCI收录3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17项,其中山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研论文2项,授权专利7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项。
推荐阅读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腹水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20 17:46:59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腹水的原因是什么
倒睫怎么治疗
2025-07-20 15:40:38
倒睫怎么治疗
纵隔畸胎瘤怎么治疗
2025-07-18 19:39:18
纵隔畸胎瘤怎么治疗
肾动脉狭窄该如何治疗​
2025-07-20 08:08:15
肾动脉狭窄该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