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2020年正式挂牌成立,曾家顺、李龙教授为学科创始人。建科前,自20世纪90年代起,李龙教授对风湿免疫病学临床诊疗与基础科研开展探索研究。曾家顺教授积极推动科室创建工作,2018年,牵头创立风湿免疫病门诊,2019年,单独分设风湿免疫病专科床位,经过不断努力,2020年,风湿免疫科正式成立。

截至目前,科室拥有床位45张,年门诊量约4万人,年均出院患者约2000人。科室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提供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在不断的诊疗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省内各地州及部分周边兄弟省份风湿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目前我科开展了肾活检、皮肤肌肉活检、唇腺活检、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肌骨超声、关节穿刺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目前科室门诊数量和住院人数在贵州省均居于领先水平,是诊断和治疗各种关节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权威机构。

同时,风湿免疫科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成人斯蒂尔病、痛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IgG4相关性疾病、SAPHO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常见病、疑难病、罕见病都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在全省风湿病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赢得众多患者的信赖和省内外同行的好评。科室已成为贵州省风湿免疫病诊断、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风湿免疫科现有医护人员23名,其中医生14名(三级主任医师兼三级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2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

曾家顺教授担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专科联盟主席,中国医生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龙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委员、贵州省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科室始终以“临床研究型学科”为发展目标,在循证医学证据和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3项,其他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国家863课题和国家973科研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9余篇,主编著作4部。

作为贵州医科大学内科教研室成员科室之一,风湿免疫科承担了留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规培生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4名。科室还承担贵州省风湿免疫进修医师的培训工作,为贵州省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021年1月,风湿免疫科牵头58家医疗机构成立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专科联盟,旨在推广风湿免疫病诊疗规范,以提高风湿免疫病诊治水平为重点,在联盟平台基础上在地州区县开展学术培训培养风湿病专科人才。

2022年7月风湿免疫科牵头举行贵州省县域医疗机构风湿免疫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建立风湿免疫专科医生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同素质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并指导县、市级医院建设风湿免疫专科门诊,积极推动全省加强基层风湿免疫专科医生培养。2023年风湿免疫科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我们以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高质量协同发展为核心,注重临床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通过医师培训和技术辐射,带动省内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作为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努力提高专科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解决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的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于抗日烽烟中的1941年,由我国早期著名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时任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后调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的李宗恩教授所创建。医院创建伊始即云集了杨济时、王季午、杨静波、周裕德、沈克非、朱懋根、杨崇瑞等大批医学精英。其中多数专家来自协和医院,且医院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协和医院,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小协和”。截至2019年底,医院有开放床位2748张,临床科室55个、病区86个,医技科室19个,职能部门20个,临床教研室23个,临床医学博士授予点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专业25个(28个方向)、国家级基地15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示范高级卒中中心1个、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国家级心衰中心1个、国家级房颤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院士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室9个,也是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干细胞研究机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0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个、贵州省一流平台建设项目1个、贵州省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20个、省级医疗中心16个、贵州省医学研究机构3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15个、省级创新团队10个。医院有职工45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近900人,硕士、博士1400余人,硕博导师400余人。有诺贝尔奖客座教授1人、合作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2人,省核心专家5人、省管专家17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5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4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6人、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2人。在中华医学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副主委2人、全国常务委员6人、全国委员35人,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主委1人、全国委员1人,在贵州省51个医学会专科分会中,贵医附院任职的主任委员有38个。医院还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贵州省唯一的伽玛刀治疗中心、PET/CT、杂交手术室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设立于贵医附院,负责调度全省医疗急救资源,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中,贵医附院连续四年(2014/2015/2016/2017)入选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医疗机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西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贵医附院连续五年(2014/2015/2016/2017/2018)排位全省第一,进入西南排名前五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科技综合实力连续三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排名全省第一,进入全国100强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贵医附院已成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贵州省医疗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贵医人正满怀信心地向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研究型优质医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推荐阅读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8-14 18:25:05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人流后3天又出血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2025-08-15 16:37:34
人流后3天又出血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吃虾中毒有哪些症状
2025-08-17 16:29:04
吃虾中毒有哪些症状
少女姨妈推迟的原因有哪些
2025-08-13 17:19:20
少女姨妈推迟的原因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