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中医康复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安徽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全国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单位、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单位、我院中医康复科是安徽省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先进科室,安徽省“十三五”重点培育专科康复医学科亚专科,芜湖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芜湖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中医康复科两个病区,共开放病床105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床位使用率>100%。中医康复门诊设有四组针灸治疗室,一组推拿牵引室,一组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门诊治疗床位近100张。另配套有国医堂中医专家门诊和一组现代化煎药室及智慧中药房,煎药室配备有12套高效煎药设备,总煎药量200剂/日均,年度总煎药约6万剂。
2023年较2022年门诊人次增长19.2%,住院人次增长28.3%,门诊中药饮片销售增长17.7%。科室开展中医特色技术30余项,年服务患者近3万人次;电项针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等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突破了精准治疗的难关,让众多患者重获新生,回归家庭和社会。2024年开展的新技术火龙罐和中药膏摩,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特色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灸”和“三九贴”,疗效显著,获广大患者一致认可。
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科室立足实际,紧扣治疗特色“针刺”和“艾灸”以及为医疗事业奉献一生的服务宗旨,创建的支部品牌“针艾一生”是安徽省临床标杆党支部,获评市卫健系统优秀党建品牌,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响应头雁项目打造“党员引领特色党群小组赋能中医区域康复中心建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以“针艾一生”品牌为主旨思想,打造中医药事业发展先驱动力,扎实推进卫健系统“医心为民”主题活动;争当群众可以“医”靠、放心“医”赖的服务型党支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提升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
2023年科室获批安徽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并与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签约支部共建,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及科研项目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近年来承担省、市、校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出版著作3部,承办省市级继教项目6项,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医护人员激励奋发,近年来积极进取,获得了省市级殊荣10余项。
2024年在院领导带领支持下,中医康复科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全院多个科室进行了3期中医适宜技术开班培训,目前中医适宜技术已推广开展科室:脊髓损伤康复科、普外科、神经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内科、肿瘤内科、儿童康复科、骨一科、重症康复科。2023年至今,科室收获了患者锦旗表扬156面,感谢信3封,这些来自患者的肯定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2025年我院新门诊楼将投入使用,我院中医康复科将依托继续安徽省区域中医康复中心,着力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具体举措设想如下:
一、借助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融合,打造智慧中医门诊建设;
二、建设中医药特色文化阵地,重点在两个住院病区和新门诊,打造具有中医文化氛围的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充分展示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
三、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宣传中医门诊的特色服务和先进事迹,提高中医药的社会知名度。
四、打造“杏林天使”中医护理品牌,发挥中医特色护理门诊作用,以“弘扬中医护理技术”为己任,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医养生·关爱长行”中医护理助健康活动、中医养生保健小课堂科普、中医适宜技术下基层义诊等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推广举办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义诊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中医药知识;拟举办1次“中医文化创意大赛”,面向社会征集与中医文化相关的创意作品,如中医主题的绘画、书法、摄影、手工艺品等;拟举办1次“中医传统技艺传承工作坊”,开设中医适宜技术传承工作坊,现场传授中医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传统技艺,让感兴趣的群众一起参与学习,亲身体验中医传统技艺的魅力。
科室咨询电话:
门诊:0553-5920077、0553-5936186;
病房:0553-5939633、0553-5939638。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