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前身是普外科,始创于1990年,后于2012年独立为肝胆外科,科室开放床位87张,现有医护人员46人,医师17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其中硕士6人;护理人员29人(主管护师6人)。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肝胆外科还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硕士、本科生的培养。同时每年均正常招收一定数量进修医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肝胆外科诊疗病种繁多,涵盖肝胆胰脾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病。科室的特色诊疗技术有:一是微创外科技术(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自2003年,开展ERCP技术,在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快,并发症少;二是精准外科治疗,开展先天性胆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复杂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复杂的高难度手术;三是开展快速康复外科,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策略,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精细的外科技术以及术后有效的止痛,尽量减少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达到快速康复;四是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对于肝胆胰肿瘤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ICU、影像科、介入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综合专科诊疗,为患者提供合理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五是开展专科护理模式,以循证为基础,制定标准化护理计划及措施,落实ERAS理念。
肝胆外科依托现有的上游协作单位(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结合科室全面的技术优势逐步向市级区域全放射,合理利用医联体、市级质控医院把肝胆外科专业特色和特长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放射,发挥技术优势。同时在消化病中心成立后多学科协作,做好病员服务和医疗质量,发展壮大专科。近5年科室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总数15篇,其中核心论文5篇,近5年省部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是贵阳市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贵阳市普通外科医疗质控中心、全国县级医院腔镜培训中心、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贵州省联盟会员单位、贵州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信息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19年7月,经过近百年的奋斗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建、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市属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一贯奉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始终坚持文化建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先后被批准为贵阳市红十字医院、贵阳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120”急救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贵州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贵州省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基地、贵阳市心血管疾病中心、糖尿病中心、创伤外科中心和微创外科中心、被中华医师协会授予“骨质疏松症科普教育基地”。被贵阳市政府授予“依法治院优秀单位”、“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卫生厅评为“医德医风示范文明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2年4月成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技术指导医院”。2017年5月9日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胸痛中心学科医联体单位。目前,医院共有两个院区,总院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博爱路97号,新院位于双龙临空经济开发区兴业南街(龙洞堡机场附近),总占地面积17.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0张。医院职工1755人,高级专业人才219人、博士15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1人,硕士研究生134人。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6个。其中心血管内科属省级重点专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内分泌科属省级重点扶持专科,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胃肠外科、麻醉科、呼吸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属于贵阳市重点学(专)科,实力较强,发展迅速,力量雄厚。院年门诊量约64万人次,年出院约3万人次,年手术台数2.1万台次。近年来,教学、科研工作发展快速,先后获省级、市级、局级科研立项成果奖30余项,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0余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000余篇。医院设备精良,拥有GE超导3.0T核磁共振、GE宝石能谱CT(动态500排), GE心血管造影系统、 GE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西门子容积成像超声系统及各类腔镜手术设备等国际先进医疗仪器和设备。医院设置了总体学科建设路线,强调特色,强调竞争力,强调内涵,拟增设贵阳市肿瘤医院、贵阳市医学检测中心,贵阳市医疗信息化灾备中心等,大力拓展新技术、新项目,向研究型医院迈进。我们志在实现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的目标,秉承“博爱笃志、厚德精技”的院训,构建“务实、求精、勤奋、奉献”的一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