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心血管内科)具有50余年的专业积淀,现为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心衰中心,医院心力衰竭强势专病建设单位。科室医疗团队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护理团队主管护师3人,护师12人,护士2人,科室坚持中医理论和特色,运用现代医学,形成了以中医治疗为主,配合现代医学规范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突出。

科室在心血管疾病上积极探索,科室补脾益肾、活血通络系列研究获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心血管病内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承担临床工作,年门诊量近万人次;设有心血管病病房床位62张,配备有CCU 监护室,拥有先进的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科室有动态血压、心电图及其动态心电、睡眠呼吸监测、无创心功能监测设备,心肺运动试验;开展相关的检查,科室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电生理及起搏器治疗,科室是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临床专业组,开展新药临床研究。

心血管内科有专门的冠脉介入团队,能熟练完成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如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急诊冠脉内溶栓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各项技术,并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年手术量约1000余例。

心病内科本作“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坚持合理诊断,合理服务,规范服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心血管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1年更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更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养与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曾荣获“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贵州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贵州省群众最满意医疗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医院于2019年将省交通医院整体并入,现设“一院三址”,即阳明主院区、东山院区、延安路院区。医院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院在岗职工19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87人,正高89名、副高239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4名,岐黄学者1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9名,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贵州省名中医2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5名,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1名、千层次创新人才22名,博士后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3名(含师承导师),博士87名。全院编制床位1690张,年门诊102.16万人次,出院5.46万人次,手术1.59万台次。医院2012年加挂贵州省中医医院,2017年挂牌成立贵州省苗医医院,设肛肠、针推、脑病、骨伤4个省级专科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重点学科11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2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重点专科18个。现有国医大师诊疗中心1个,省级诊疗中心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医院是全省最早获批成立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苗医苗药治疗慢性疼痛重点研究室”、“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是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是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中医医疗监测分中心。现拥有省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是贵州省中医肿瘤、中医肛肠防治联盟和中医护理联盟牵头单位,内设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夏桂成国医大师工作站、张大宁国医大师工作站。
本部 延安路院区
推荐阅读
生完宝宝便秘如何治疗
2025-09-08 15:30:50
生完宝宝便秘如何治疗
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9-06 10:09:42
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未满月新生儿手足口病的症状
2025-09-06 11:46:55
未满月新生儿手足口病的症状
荨麻疹吃什么药能治好
2025-09-07 14:32:39
荨麻疹吃什么药能治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