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是集健康管理、体检及中医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第三批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治未病中心能力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委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全国名中医戴永生教授工作室负责人单位,学科建设及专科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省内一流。

中心共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士4名、护士8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学士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团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中心分健康体检区、亚健康调理区及传统疗法诊疗区,体检设备先进,流程合理便捷,实行网上体检预约、查询报告、智能导检及一站式体检服务等,开展团队体检及个人健康体检、入学入职体检等服务,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个性化体检套餐、提供中西医专业健康咨询、报告解读及健康管理方案。

中心贯穿“治未病”理念,拥有贵州省中医治未病一体化管理平台、名老中医工作室一体化平台,内设亚健康调理门诊、养生保健咨询门诊、慢病调理门诊、睡眠调理门诊、膏方门诊等,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康复人群等提供个性化调养方案,除中药汤剂、代茶饮、食疗方及膏方外,提供三十余种中医特色传统疗法服务如:针灸、脐疗、扶阳罐、浮针、颊针、中药熏洗、经皮给药治疗系统(TTS)等。

中心成员始终秉承“穷医道精髓,献仁术爱心”宗旨,以负责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1年更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更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养与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曾荣获“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贵州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贵州省群众最满意医疗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医院于2019年将省交通医院整体并入,现设“一院三址”,即阳明主院区、东山院区、延安路院区。医院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院在岗职工19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87人,正高89名、副高239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4名,岐黄学者1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9名,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贵州省名中医2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5名,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1名、千层次创新人才22名,博士后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3名(含师承导师),博士87名。全院编制床位1690张,年门诊102.16万人次,出院5.46万人次,手术1.59万台次。医院2012年加挂贵州省中医医院,2017年挂牌成立贵州省苗医医院,设肛肠、针推、脑病、骨伤4个省级专科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重点学科11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2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重点专科18个。现有国医大师诊疗中心1个,省级诊疗中心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医院是全省最早获批成立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苗医苗药治疗慢性疼痛重点研究室”、“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是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是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中医医疗监测分中心。现拥有省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是贵州省中医肿瘤、中医肛肠防治联盟和中医护理联盟牵头单位,内设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夏桂成国医大师工作站、张大宁国医大师工作站。
本部 延安路院区
推荐阅读
肚子痛一阵一阵的是什么原因​
2025-09-08 15:37:01
肚子痛一阵一阵的是什么原因​
如何治疗轻度牙髓炎
2025-09-09 17:03:22
如何治疗轻度牙髓炎
真菌感染是如何引起皮肤病的
2025-09-09 15:07:48
真菌感染是如何引起皮肤病的
咽炎点滴什么药好
2025-09-06 17:43:27
咽炎点滴什么药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