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苗医药科

苗医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历史甚至比中医药的还要悠久,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一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苗族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汲取对方的长处,共同发展。可以说,苗族医学和中医学是同源而异流的两个学科,在上古时代,苗族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现代,苗族医学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苗族医药在省城乡人民中享有盛名,苗医不但能治常见病、多发病,也治好了不少疑难怪症,很受欢迎。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极具民族特色苗医苗药在西南地区独树一帜,彰显着少数民族文化无穷魅力和神秘气息,其神奇的疗效更是让现代医学感叹。苗医特色门诊是中医治疗方法和贵州苗医治疗方法特点的优化组合,正是把苗医苗药的医疗养生科学,推向前沿而福泽大众。苗医药科成立于2006年,6年来,在科室负责人熊芳丽教授的带领下,该门诊的各位师生深入基层、克服困难,广泛搜集、整理了省苗医药的众多诊疗方法,并与传统针灸、推拿疗法相结合,创立了一整套针对多发病、疑难病,特别是各种疼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他们的努力不光得到病人的认可,还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国家拨款100万元在医院建立了国家级苗医药重点实验室,重点发展苗医药。科室采用的苗医药针灸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有功能损害的患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用现代康复治疗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苗医药针灸技术在康复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已形成独特的康复技术,如在脑卒中治疗中,早期相应的苗医治疗与针灸治疗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神经功能恢复、脊柱与骨关节疾病的康复上,康复与针灸相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1年更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更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养与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曾荣获“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贵州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贵州省群众最满意医疗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医院于2019年将省交通医院整体并入,现设“一院三址”,即阳明主院区、东山院区、延安路院区。医院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全院在岗职工19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87人,正高89名、副高239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4名,岐黄学者1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9名,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贵州省名中医2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5名,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1名、千层次创新人才22名,博士后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3名(含师承导师),博士87名。全院编制床位1690张,年门诊102.16万人次,出院5.46万人次,手术1.59万台次。医院2012年加挂贵州省中医医院,2017年挂牌成立贵州省苗医医院,设肛肠、针推、脑病、骨伤4个省级专科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重点学科11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育单位2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重点专科18个。现有国医大师诊疗中心1个,省级诊疗中心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医院是全省最早获批成立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苗医苗药治疗慢性疼痛重点研究室”、“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是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是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中医医疗监测分中心。现拥有省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是贵州省中医肿瘤、中医肛肠防治联盟和中医护理联盟牵头单位,内设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夏桂成国医大师工作站、张大宁国医大师工作站。
本部 延安路院区
推荐阅读
糖尿病的前兆都有什么症状
2025-09-10 10:02:14
糖尿病的前兆都有什么症状
二级二型房传导阻滞怎么办
2025-09-08 13:27:18
二级二型房传导阻滞怎么办
慢性铅中毒的治疗
2025-09-08 17:11:22
慢性铅中毒的治疗
眼睛巩膜炎的治疗方法
2025-09-09 08:23:22
眼睛巩膜炎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