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成立于1934年11月,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成为专业门类齐全、技术精湛,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及显著人才优势的科室,于200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眼科学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和防盲的中心。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眼科由眼科门诊、眼科病房、防盲办公室、近视激光治疗部、视光部和实验室所组成,共有医技护人员83名,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其中医师28人,教授(主任医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博士13人,硕士13人;先后9人次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留学深造。下设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外伤、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整形与美容、眼肿瘤与眼眶病8个专业组,特设近视眼激光治疗部、东院及西院(原二附院)两个视光部;临床各专业均有正高或/和博士担任技术中坚力量,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高、年龄匹配恰当的一个临床诊疗和科研团队,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学科整体,在广西眼科起领头羊作用,是全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全区眼科医师的培训。指导全区眼科诊疗工作,接受全区下级医院的会诊邀请,接受全区下级医院转诊的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并且对邻近的云南、贵州等省份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盲办公室设在该科,承担区内防盲治盲及技术指导工作。年门诊量逾6万人次,现有病床93张,年收住院病人约3500人,年手术量约7000台(其中近视眼激光手术约3000台)。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8项,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4项,厅局级科研基金20项,校教学课题8项,获科研经费支持400多万元。获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6项。

特色医疗 

白内障组

除开展各种类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屈光性晶状体手术,复杂类型白内障手术及特殊类型人工晶状体手术外,还在区内率先开展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解决了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调节,需戴“老花镜”的问题。该专业组达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眼底病组

开展多种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复杂眼外伤及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率先在区内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青光眼组

除开展小梁切除术等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外,还针对继发青光眼和难治青光眼开展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等手术。

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组

开展各种角膜病、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的诊疗,开展各种角膜移植、羊膜及干细胞移植术,其中角膜移植是全区开展最早及数量最多的手术。

眼外伤组

开展各种眼部外伤的诊疗,对复杂性眼外伤经验丰富。

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组

开展小儿各类眼科疾病和成人斜弱视的诊治,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等各种视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率先在区内开展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对各类复杂斜视弱视的诊疗经验丰富。

眼整形与美容组

在治疗先天或后天畸形、组织缺损及眼部美容手术方面有独到之处,提-额吻合术、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效果确切而持久。

眼肿瘤与眼眶病组

能开展各类眼眶肿瘤、眼内肿瘤、眶颅沟通肿瘤(与他科合作)、眼眶骨折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等诊疗,是区内复杂眼眶疾病会诊的首选。

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部

每年行近视眼激光手术约3000眼。手术技术精湛,成功率高。

眼视光部

具有先进的医学验光技术及眼镜验配设备,在为促进小儿正常视觉发育及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视觉发育、提高各年龄患者视觉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等各种档次的眼镜,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要求。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34年,是广西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西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的中心。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是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主席单位、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医院综合实力连续9年位列复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华南前三,其中进入华南区前五的专科34个(共收录40个)。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医院排行榜TOP100。2018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A+,排名全国前6%,广西第一。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2个,广西各类重点学科28个。医院编制床位2750张,临床科室46个,病区70个,医技科室19个,2019年门急诊量275万人次,出院患者12万人。医院在职职工4306人。其中:博士445人,硕士1003人,高级职称944人,其中正高职称402人,副高职称54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部级人才59人,厅局级人才75人。300多人留学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中华医学会全国委员54人,广西医学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49人、副主任委员99人。医院不断创新引领区域医疗发展与服务水平。尤其地中海贫血、肝癌、鼻咽癌等地方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高发病、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其中:地贫防治研究促进“广西模式”推广全国,并在全球尤其东盟形成广泛影响。儿童亲体肝脏移植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技术、骨与软组织再生技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及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等多项医疗技术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互联网+医疗”时代,医院成为广西首批互联网医院,升级打造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实现双线融合服务便捷就医新模式。医院着力打造卓越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和平台,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承担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儿科等7个专业本硕博临床教学及培养,有8个国家专科医师规培基地、26个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有面积达8500㎡的临床能力模拟培训中心,面向本科生、研究生、住培生、专培生、护理人员,形成集教学、培训、考试、科研一体化的临床能力模拟培训体系,引领广西、辐射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发展。医院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外专局“111”基地1个,国家卫健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人才小高地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及八桂学者6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5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3个。近三年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2018年,科研能力综合指数在“中国医院各学科综合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22名,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名。医院构建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生态圈,形成了鲜明特色。与东盟国家27家重点医院友好合作,每年举办10多次中国-东盟医学论坛,建设了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东盟远程医学中心、中国-东盟医疗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单位、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等6大医学合作平台,打通了线上线下跨境医疗、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等合作通道,在全国及东盟树立“广西品牌”,形成了广泛影响力。当前,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引导,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区域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中心、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
推荐阅读
怎样才能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2025-06-30 10:44:03
怎样才能预防妊娠合并症的发生
梅尼埃病发作怎么缓解
2025-06-27 14:33:03
梅尼埃病发作怎么缓解
维生素C和阿莫西林能一起吃吗
2025-06-27 09:51:48
维生素C和阿莫西林能一起吃吗
润肠通便的中药有哪些
2025-06-30 13:49:19
润肠通便的中药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