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是武汉大学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设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中心,病床80张,医务人员59人,副高以上医师12人、博士4人、硕士13人、留学回国人员5人。该科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在功能性胃肠病防治研究、慢性肝病防治研究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方向,跻身于广西领先、国内先进的行列。在胃肠动力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胃肠病诊治(尤其是临床心理干预方面)、乙肝及乙肝性肝硬化的规范化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内镜早期诊治、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等方面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

该科人才队伍雄厚。目前共有4名博士,医师中有博硕研究生学位的占77.27%;科主任梁列新博士荣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张国博士是广西第一批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随后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多年;近年派出医务人员出国进修3人次,国内进修6人次,短期进修10人次,形成了强大技术骨干的人才梯队。

技术不断创新。在学科带头人张法灿主任医师(院党委书记)带领下,率先在广西开展胃肠动力学的临床研究,填补了区内研究空白,并带动广西各级医院开展胃肠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显著提高了本地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其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农村功能性胃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力推动了广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水平。

梁列新博士率先在广西开展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研究。根据最新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制定了适宜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规范,显著提高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水平;他和左国文副主任医师为主的小组,针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难题开展了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心理干预研究,为一批久治不愈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形成了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的特色技术,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农兵主任医师自日本学成回国后,在张法灿书记带领开展的部分消化内镜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大胆成功地引进多项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显著提高了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如开展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为数百名60至90多岁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展了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技术的研究,制定了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和筛选流程,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对发现的早期肿瘤应用EMR、ESD技术进行微创治疗,提高了广西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水平;针对临床存在的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难点,他和覃柳副主任医师等开展胆道微结石的超声诊断和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技术,使一批不明原因黄疸或不明原因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明确了诊断,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梁列新博士和张国博士率先开展了乙肝及乙肝性肝硬化的规范性治疗,同时,针对临床上需要动态了解肝组织病理,但“肝穿”存在的疼痛、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患者恐惧检查的矛盾,在广西率先引入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技术,准确地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诊断。针对核苷类似物已广泛用于抗乙肝病毒治疗,但有可能诱导病毒突变,使治疗失败的情况,张国负责牵头区内外多家单位进行攻关项目—HBV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株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发,在对乙肝耐药诊断及用药选择问题上取得突破,并成功应用临床,有效地提高了乙肝肝硬化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硕果累累。近5年开展1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有4项获各种奖励。如开展对胃溃疡复发机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胃溃疡发展和愈合的一些分子机制,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成果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卫生厅重点课题1项,区科技厅自然科学课题1项和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1项,最近开展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食道阻抗检测技术和肛门直肠 3D 测压技术,达区内领先水平。

科室医生
梁运啸
梁列新
张法灿
覃江
医院信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1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广西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21年5月获批挂牌广西医学科学院,承担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已形成“一院三区”格局,即桃源院区、东院区、北院区(邕武院区)3个院区,1个外设门诊部,编制床位数3755张,在职职工5300多人。2020年,门急诊诊疗、服务患者214.27万人次,出院病人8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排名第一)、八桂楷模等多项荣誉。学科齐全,重点突出。医院是广西的医疗中心,目前,医院拥有消化内科、眼科、护理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4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13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4个广西妇幼健康服务重点学科,1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9个自治区医疗中心,获批建设放射治疗于金明院士工作站,与董家鸿院士、周宏灏院士签约共建精准外科与器官移植、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建设。技术先进,特色明显。获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获批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能力提升项目。医院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通过特色技术推动学科发展。ECMO(人工膜肺氧合)开展数量和质量稳居广西第一,全国前列。是广西可开展器官移植、组织移植项目最多的医院,器官移植手术量一年半突破200例。微创手术、移植手术、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传染病重症救治、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等广西领先,国内先进。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各类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常规开展。人才完备,梯队合理。高级职称人员 824人,博、硕研究生 1325 人,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1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获批广西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人才小高地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作为非直属教学医院,医院实现了博导基地零的突破。现有博士生导师 9 名,硕士生导师 89名。国家级、自治区级培训基地30多个,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593人,培养武汉大学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硕士生509人,每年接收实习生800余人。医院坚持以临床应用创新和转化为核心,内部鼓励创新,外部借势借力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科研平台,建立了符合医院实际的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生物样本库;获批广西首个在医院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6项,获广西适宜卫生技术奖97项申报新技术项目94项。医院积极承担大型公立医院职能担当,肩负支援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健康扶贫、突发医疗事件援助的重任。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医院战武汉、守边关、助香港、援柬埔寨、指导非洲抗疫,建设运营广西“小汤山医院”,多线抗疫尽显担当,铸就了人民生命安全防线。广西“小汤山医院”共收治108人,其中确诊病例81人,含重型危重型9人,是广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最多的定点收治医院,创造了广西治愈人数最多、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星湖门诊 邕武院区 桃源院区 东院区
推荐阅读
女性生殖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025-08-17 19:52:39
女性生殖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宫颈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8-17 14:57:49
宫颈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积水肾功能受到影响如何治疗
2025-08-20 17:41:39
肾积水肾功能受到影响如何治疗
外阴梅克尔细胞癌怎么治疗
2025-08-18 10:52:52
外阴梅克尔细胞癌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