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医院电生理科目前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根据临床科室发展需要曾多次派人到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省立医院等大医院进修学习,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及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该科室近几年来全科共发表论文16篇,参编专著5部;曾获威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电生理科拥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动态心电图、纳龙网络心电系统、动脉硬化检测仪、日本光电肌电图、动态血压等;全年无假日开诊,心电图24小时值班。开展的诊疗项目:常规心电图、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药物试验、肌电图、动态血压等常见项目,及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电生理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要为重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科室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
科室开展项目简介:
1、心电图的应用: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2)、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死,而且还能确定梗死的病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动态观察);
3)、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房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4)、能够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5)、心电监护等。(心电图应用的扩展)
2、动态心电图:又称为活动心电图,俗称“Holter”。动态心电图是在日常活动下作长时间记录,全面反映患者在一天生物周期内的心电变化,能捕捉到一过性和间歇性心电变化,可确定心电异常与各种活动及症状之间的关系,可明确心律失常的分布规律,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安全、方便、可重复检查。
动态心电图的适应症
1) 心律失常的监测:
2)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
3) 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
4)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
5)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6)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7) 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8) 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3、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瞬间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平均动脉压,谷峰比值,标准差,收缩期及舒张期的血压负荷等等各项参数
动态血压临床应用:
1)、协助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监测高血压易患人群:如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长期烟酒嗜好者等;
(2)了解阵发性头晕等相关症状是否与血压波动有关;
(3)偶测血压偏高但无高血压症状的人;
(4)了解在诊所或医院测血压高,在家中自测血压正常的人的血压情况;
(5)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2)、了解高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动态曲线类型;
3)、有助于鉴别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与血压高低的关系,了解血压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心肌缺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应将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记录)。
4)、临床上指导降压药的应用、评估药物的作用、判断高血压的预后等。
4、动脉硬化检测: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而言,动脉硬化病变是其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动脉硬化病变包括管壁病变与管腔病变。研究显示,早在管腔病变出现明显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之前,动脉血管壁既已发生功能及(或)结构改变。动脉管壁病变是管腔病变的前期病变与病理生理学基础,积极干预管壁病变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管腔病变发生。大动脉功能异常可能是目前临床上所能探知的血管病变的最早期阶段。因此,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大动脉功能异常在心血管病的“上游防治”中具有独特意义。
5、肌电图:被公认为对神经肌肉病的定位、特点和病变程度的判断可提供重要信息的一项检查技术,主要用于鉴别神经源性损害及肌源性损害疾病,特别是因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损伤引起的肌肉无力、麻木、瘫痪、肌肉萎缩等,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康复科、骨科、职业病、运动医学、精神科及儿科等领域,为临床提供更确切、详细和客观的定位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