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医院医学影像科成立于2014年,由原影像科和放射科整合而成;科室业务包括:普放、CT、MRI三部分。科室由医师、技师和护理人员构成的人才梯度中,本科生和研究生高学历人才占有很大比例,医师团队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组成,丰富的诊断经验和精细化管理,使现代化影像技术得到最佳的发挥,为患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放射科是历史上从事X线诊断技术的主要科室。1958年医院成立时,放射科使用的200毫安X线机,当时是医院最重要的大型医疗设备;上世纪80年代,放射科拥有200毫安、400毫安、500毫安各一台X线机;1997年,医院购置西门子1000毫安大型X线机;2009年,放射科主要照像造影设备实现数字化更新,DR成为主体诊断设备,承担透视、照相、造影等重要工作。
1992年,投资400万元引进巴盟首台德国产西门子SOMATOM CRF全身CT扫描机并投入使用。2002年引进第二台CT--亚秒级螺旋CT,代表性技术项目: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2008年医院投资引进第三台64排螺旋CT,并于2010年升级为128层容积CT。2016年搬迁至新医院,于2016年8月份购进内蒙首台GE的Revolution 256排能谱CT,Revolution CT是一台将能谱、宽体、时间分辨率三大技术统一在一个硬件平台中,达到宽的极致,快的极致,低剂量的极致的一台机器。①宽的极致:16cm宽的等焦宝石探测器,一次覆盖全器官。②快的极致:0.28秒机架转速,29ms心脏扫描时间分辨率,配合SSF(自动冻结)和Auto—gating(自动门控)技术,可在任意心率和心脏节律条件下,只需一个心跳,即可进行冠脉成像。③低剂量的极致:容积轴扫序列可以实现大范围容积成像,不仅剂量低,而且图像清晰无伪影。将门控轴扫和非门控螺旋扫灵活搭配使用,可以轻松完成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检查、胸痛三联和心脑联合扫描等复杂的心血管成像。全新的迭代重建 AsiR-V,可以在常规重建速度下,实现82%的剂量降低。Revolution CT的引进既解决了患者适应症的问题,又解放了操作人员,降低了操作难度,加快了患者诊疗的时间。
1997年8月,引进一台美国产GE 0.5T超导磁共振,代表性技术项目:长TE、短TE、STIR技术,肝脏病变鉴别诊断,脊髓造影MRA。2008年8月引进Philiph 1.5T超导磁共振,代表性技术项目:DWIBS成像技术,MRS成像,肝脾动态增强、乳腺、DTI、SWI等。2016年8月份引进业内最先进、超高端的高场强磁共振:飞利浦磁共振DNA Ingenia Ⅱ 3.0T。Ingenia Ⅱ 3.0T拥有超大的检查空间同时,还搭载了业内独一无二的“逸镜”环境体验系统,获得愉悦的检查体验,把医学检查带来的负面情绪在检查过程中降到了最低;同时保证了低延时、高宽带的信号控制。全数字影像链、四维多源发射和全程智能巡航等革命性创新技术,保证获得原始图像信号的100%真实还原,带来更高清的影像,帮助实现更精准的诊断!实现了高流程、高分辨、高精准的“三高”磁共振!全数字平台辅以SmartAssist,使得检查准备更快捷,检查扫描更快速,在相同时间内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满意的磁共振检查。
2012年,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安装启用。它是应用在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CR、DR,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科室提供全身各部位X线检查,消化道造影,子宫输卵管、乳腺导管造影等检查;提供全身CT、MRI检查;全身血管检查、器官功能分析、多器官联合扫描。基于PACS平台实现数据、信息、影像共享,极大地方便了诊断工作,使诊断更加精确;基于科室数字化平台使医院的精确医疗更加完善。科室执行无节假日工作制度,提供24小时全天急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