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医院
眼科

眼科在建院伊始即已成立,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发展理念。临床诊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多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段。眼科目前有医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1人。

科室现有设备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IOLMaster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全自动电脑视野计、眼科A/B超、眼前节/眼底照相、非接触式眼压计等。

2019年5月眼科与天津市眼科医院成立医联体单位,充分发挥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眼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全身基础病的眼病患者,可以得到全面而专业的治疗。现由天津市眼科医院专家兼职眼科科室主任,完善科室发展。

目前眼科开设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外伤等专业,天津市眼科医院多名专家定期出诊,开展相应手术治疗。同时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学专业在也开展工作,患者在眼科诊疗同时,也可享受到眼科医院验光,配镜的专业化优质服务。

一、诊疗技术

南开医院眼科以全国顶尖的专科技术联合综合医院的全科优势,服务于天津及周边省市的眼科患者。现开设有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外伤等专业,开展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角膜移植术、玻璃体腔注药术、复杂眼外伤修复术等手术。科室具备眼库,可以为角膜移植患者提供角膜材料来源。

二、特色项目

科室依托综合医院优势背景,为有全身基础病的眼病患者提供优质的眼科专科诊疗,尤其是在白内障,眼外伤的手术治疗以及角膜移植手术具有特色。由天津市眼科医院孔怡淳主任主持工作。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学专业是天津市重点学科之一,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0年3月落户于开展相应工作,使患者在接受眼科诊疗同时,也可享受到专业的视光服务。目前除了基础的验光配镜业务,还开设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视光训练等业务。

开设新生儿眼底筛查专病门诊,由具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的眼底病专家韩梅主任带领团队主持此项工作。科室拥有RetCamⅡ和PanoCam两台眼底广域成像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对新生儿进行眼底病筛查工作,为万千早产儿家庭守卫光明。

三、发展方向

依托·天津市眼科医院医联体平台,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努力打造成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团队。利用专科医院的国内顶尖技术和综合医院的全科优势,在眼科疑难重症领域形成优势特色。将白内障,眼外伤,糖尿病眼底病变治疗,角膜移植手术以及儿童眼底筛查作为科室重点发展方向。

同时秉承中西医结合发展理念,切实的发挥中西医互补优势,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更好的服务于眼病患者。依靠两院的科研资源,在中西医结合眼科领域寻求高质量科研项目,完成高级别科研成果。在本专业领域内努力建设成为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学科队伍。

四、人才梯队建设

孔怡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及南开大学硕士生导师,天津医师协会老年分会委员,天津市眼残疾鉴定评审委员,市医疗鉴定评审专家。现就职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眼综合,眼外伤科,同时兼职眼科科室主任。

综合眼病,眼外伤专业。师从中华医学会前主任委员赵堪兴教授。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工作10余年。2008年被卫生部派往非洲加蓬,完成2年援外任务,为非洲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百余台。

2019年在非洲刚果开展卫生部“光明行”项目,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曾完成为期半年的援助甘肃医疗任务,为当地患者实施白内障及眼外伤手术。在天津“8.12”爆炸事件中,为患者实施眼外伤手术。曾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爱尔眼科医院主刀完成角膜移植手术。

擅长:综合眼病的诊治。尤其:各种类型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晶体脱位手术,角膜病手术,外伤相关眼病手术及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黄斑病变手术。开展各类型角膜移植手术。熟练掌握白内障联合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使用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并联合全视网膜光学系统。手术不需缝线,手术速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韩梅:医学博士,眼科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师从赵堪兴教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二十余年,擅长于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视网膜血管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擅长各种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擅长各种激光治疗方法:包括多波长激光、光动力疗法等。至今已治疗治愈眼科患者上万人次,2017年聘任为主任医师。

冯亦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熟练掌握各种眼科手术。198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临床医疗系,1994年毕业于天津市第十二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从事眼科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2002年参加了天津市卫生局第十七期援刚果(布)医疗队。

姜淑敏: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治疗。

五、科研成果

孔怡淳:近年来承担天津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市卫计委项目。曾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中华眼科杂志在内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以及sci收录论文10余篇。所培养研究生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

韩梅: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2003年“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对老年黄斑变性检查及激光治疗评价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和评价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老年黄斑变性早期诊断方法推广”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病程及转归的临床研究”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获2项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填补市空白5项:2000年“视网膜脱离术后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及“吲哚青绿在眼底病中的应用”;2001年“HRT检测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视盘形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2002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眼底病中的应用”,2008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主持并完成卫生局科研基金项目2项:分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共焦激光扫描及防治研究”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冯亦颖:现承担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综述1篇。

医院信息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始建于1947年,1997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南开医院增名“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其坚守“中西合璧、日新月异、德高医粹、至仁至信”的院训,秉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竭诚服务的医疗作风,为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殚心竭力”的南医精神,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进新时代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建设为目标,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迈向新发展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被确定为全国典型,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中国在世界领先的五项医药学项目之一,医院成为我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示范基地吴咸中院士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几代南医人艰苦奋斗,使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领域获得多项殊荣:1964年确定为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197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被确定为全国典型,成为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示范基地;1974年,在天津市率先引进十二指肠镜诊疗和腹部超声技术,使急腹症治疗手段领先于国内;1975年医院被批准举办成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1978年出版《新急腹症学》,使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形成完整体系并于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红旗单位”称号;198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中国在世界领先的五项医药学项目之一;1995年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挂靠南开医院;2008年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医院被确定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临床医学中心和天津市急腹症器官损伤与中西医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和内镜外科的发源地,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外科的单位之一1990年医院引进腹腔镜治疗技术,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微创外科的单位之一。作为内镜、腹腔镜技术的发源地,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用组合微损伤技术诊疗胆石症在全国保持领先;腹腔镜全盆脏器切除+侧方淋巴结清扫、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嵌顿疝腹腔镜手术治疗、腹部超声介入治疗等核心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腹部外科已具备国内一流水平并居全市领先地位;泌尿碎石技术、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等日间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综合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医院以微创技术为核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科群。其中,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病医疗中心、天津市微创外科推广中心、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疾病诊疗建设基地、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护理)等优势专科形成天津乃至全国的知名专科平台。始终坚定中西医结合道路,成为以中西医结合为依托的省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并被列入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储备库医院按照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及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发展定位,以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双高质量为标准,不断完善专科建设及布局,构建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脾胃病科、胆胰疾病科、脑病科、急诊科、妇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群为支撑,以中西医结合全科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2012年医院改扩建后,南北院区总建筑面积11.85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233张,医疗服务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设有60余个临床(医技、医辅)科室,设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外科、全科、重症医学科),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医护理),国家级紧缺人才(临床药学)和区级骨干培训基地(外科、重症医学科)、天津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天津市就业见习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麻醉中医理论实践与培训基地、中西医结合教育培训基地,是天津市科学家精神基地,国家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病医疗中心;设有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教研室14个。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吴咸中院士任名誉院长,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名,天津市授衔专家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名,入选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天津名中医2名,天津名医2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3个,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津门医学英才2名、青年医学新锐6名,第三批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名。腹部外科团队将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写入国际外科学专著,研究成果收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医院始终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消化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及胰腺疑难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危重症及腹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完成包括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超声切割止血刀、载药囊泡治疗胆道梗阻性胆管癌的生物治疗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行。在基础研究方面——方向一:脓毒症与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危重症;方向二:梗阻性黄疸与肝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三:胆胰外科疑难及危重疾病;方向四:腹部外科危重病的治则与方药。在临床研究方面——方向一:复杂消化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二:重症胰腺炎及胰腺疑难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三:梗阻性黄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向四:腹部危重症及腹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确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智能医学发展方向,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转化和应用,如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超声切割止血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等。医院腹部外科团队近年来在专业领域连连攻坚,其相应成果也收录于多项国际专著、期刊,形成较大影响力。配备以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为代表的全方位临床教学设置,打造中西医结合教育基地医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通里攻下重点研究室和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急腹症)三级实验室,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支撑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依托单位。打造了天津市第一家以中西医结合临床培训为基础,以中西医结合急腹症防治及微创技术培训课程为特色,同时开展中西医临床技能教学培训的综合性培训基地,总占地面积1209㎡。成为依托医院急腹症专科培训中心、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医护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中医药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抗击疫情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充分利用模拟中医门诊室、模拟经穴学及中医诊断室、中医护理培训室、模拟手术室、模拟ICU、数字融合案例教学室、综合基础技能培训室、开放课堂、PBL教室等多功能培训室,让医学基础教育惠及更多的非医学专业人群,开拓、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模拟教育发展。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培养人才、深化服务,坚定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精神,突出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以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为支撑,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推荐阅读
食道肿瘤有什么症状
2025-08-01 16:09:25
食道肿瘤有什么症状
夏季防暑降温药品有哪些
2025-07-28 11:56:31
夏季防暑降温药品有哪些
经期后小阴唇外侧长了个包块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8-01 18:37:56
经期后小阴唇外侧长了个包块怎么回事怎么办
腿部有脓包是怎么回事
2025-07-30 11:37:12
腿部有脓包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