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旧称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救治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现代化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创建于2008年5月,是宜宾最早建立的综合性ICU。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该院ICU于2011年12月顺利通过重症医学科学科验收,已成为宜宾及周边地区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心。

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批一流的专业医护队伍,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最为宝贵的资源。科室现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见习医师4人。大部分医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部分医师曾到北京、成都、昆明、广州、重庆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科主任张朝贵,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重症医学),现担任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委员,四川省重症医学医师协会委员,宜宾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宜宾市麻醉学专委会委员。护士长钟惠,曾到国内最大的ICU—华西医院ICU进修学习,现担任四川省重症医学护理学会委员,医院感染专委会委员,拥有丰富的危重患者护理经验。护士均由该院护士精英组成。

科室拥有进口呼吸机22台(其中便携式呼吸机2台)、多功能监护仪22台、便携式监护仪2台,除颤仪1台、床旁电子纤维支气管镜1台、床旁心电图机2台、微量注射泵24台、输液泵20个、肠内营养泵2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振动排痰机1台,亚低温治疗仪4台、床单元三氧消毒机1台、空气消毒器12台、床旁气压治疗仪1台,脑电反射治疗仪1台,多功能监护床20张等一系列危重病抢救治疗仪器设备 能开展心电 无创及有创血流动力学 呼吸(包括呼吸力学 脉搏血氧饱和度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血气与生化分析 X光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等) 体温 凝血功能 体液代谢和氧代谢等监测 以及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技术。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包括:

1、呼吸功能不全需呼吸功能监测及机械通气支持者;

2、循环功能不全需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者;

3、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内分泌失调者;

4、一个以上器官衰竭,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者;

5、生理功能尚未稳定或虽稳定,但存在大出血、呼吸道梗阻等危及生命的高危因素,需严密监测者。

对于外科手术病人:①ASAⅢ级及以上病人;②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全麻病人;③围手术期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的病人,术中大出血的病人(出血量大于20%~30%血容量或1000毫升血),休克的病人,术中循环不稳定的病人,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人;④术中出现麻醉意外的病人;⑤术中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的病人;⑥心肺复苏后的病人;⑦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⑧各种复合伤和多发伤的病人;⑨严重感染的病人,重症胰腺炎和吸入性肺炎等病人;⑩器官移植病人。

科室成立五年来,该科医务人员一直以高度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树高尚医德,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坚持以“有一线希望,我们尽百倍努力”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不断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及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提高科室业务技术水平,提升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以ICU为平台,多科合作,集中全院最强技术力量,搭建危重患者的抢救体系,成功挽救了危重病人4000余例,其中包括大量以往不能救治,救治难度极大、罕见病及部分外籍重症患者,积累了丰富的危重病人抢救经验,为宜宾及周边地区的危重病人提供了与死神抗争的保障,得到了市、院领导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成立初科室设置床位10张,病室3间,面积400平方米。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科室病床已增至20张,病房面积已扩至800多平方米,2013年年底床位将扩至35张,病室和辅助用房满足要求,配备有消防安全设施,消防通道畅通,清洁污染区域区分明确,设有病员、医务人员和污物三个通道。病床使用率达87.5%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

作为宜宾重症医学的开拓者,重症医学科已连续成功主办宜宾市四届重症医学学术会议(2009-2012年),同时多次到宜宾市、县、乡医院指导危重病人抢救,提高了宜宾市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有力推动了宜宾市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五年多来科室共发表文章十多篇,在研科研两项(其中一项为卫生厅立项)。同时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每年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10人次。6名医生已取得全国重症医学资质证书。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每年培养院内、外住院医师、实习生约40人次。

成立至今,该科为宜宾市医疗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面对危重患者,目前仍有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仍面临着死神巨大挑战,一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竭尽所能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02年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医院被卫生厅确立为“四川省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宜宾分中心、四川省常务理事单位,拥有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3个(骨科、乳腺外科、肿瘤科),心血管专科已经通过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立项评审。是“国际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现占地168.8亩,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设有临床科室和专业41个,医技科室14个,行政后勤科室25个,实验室4个;现有编制床位1520张,实际开放床位3000张。医疗技术:医院服务范围覆盖宜宾及周边地区,包括川滇黔结合部1000余万人口,承担各类重大医疗抢救任务,是川中南地区各级医院的医疗后援支撑。2011年门急诊量85万余人次、出院量6万余人次、年手术2万5千余台次。成功实施心脏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高难度医疗技术,广泛开展了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心脏病介入等诊疗技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甲亢恶性突眼的国内先进治疗方案、眼底疾病诊治、弱视的综合治疗、盆底重建术、临床营养与快速康复技术及胸腔镜、腹腔镜、乳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医学影像等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收治规模居四川省地市州医院之首。医学人才:全院在岗职工2185人,医学博士8人、医学硕士88人;主任医师、教授69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46人,中级职称324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有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专委会副主委3人,省级专委会常委28人、委员8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5%。组建了一支以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以医学博士、医学硕士、学士为主体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教学科研:医院是川大华西医学部、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教学实习基地,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的非直管附属医院、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泸州医学院和成都医学院本科临床理论课大课教学任务,承担上述院校研究生的带教工作、本科实习任务和进修学习。医院在强化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注重科研学术的不断进步。拥有一名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近年来,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市级科研成果奖30项,完成科研鉴定4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荣获宜宾市卫生系统唯一科技贡献奖;平均每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医疗设备:医院拥有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VMA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西门子双源CT、 64排全身螺旋CT扫描机、大孔定位C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西门子ECT、西门子悬吊型C臂数字减影系统等高精尖设备共计3100台(套),为医院的高质量诊治技术奠定坚实的设备基础。荣誉:医院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全国巾帼文明岗”、“ 全国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房”、“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卫生厅文明医院”等各项荣誉。寄语: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院宗旨,建成集预防、医疗、康复、教学和科研五位一体的四川省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为川中南和川滇黔结合部、为宜宾市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好医疗卫生保障。
康复院区 肿瘤医院 南岸院区 总院 临港院区
推荐阅读
宝宝腺样体肥大的表现有哪些
2025-08-18 10:02:47
宝宝腺样体肥大的表现有哪些
小孩严重贫血怎么办
2025-08-18 16:41:25
小孩严重贫血怎么办
肺呛咳的症状有哪些
2025-08-17 10:48:42
肺呛咳的症状有哪些
服用所有消炎药后要避免饮酒吗
2025-08-15 13:40:00
服用所有消炎药后要避免饮酒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