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月经期疼痛难忍,甚至疼到打滚,这种剧烈的腹痛可能远超普通痛经的范畴,需警惕是否存在潜在妇产科疾病。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与疾病无关,后者则是身体发出的“疾病警报”。
一、原发性痛经:生理性疼痛的极端表现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主要由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前列腺素会刺激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子宫缺血缺氧,引发痉挛性疼痛。这类痛经通常从月经来潮前12小时开始,以行经第1日最为剧烈,疼痛集中在下腹部,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晕厥。原发性痛经虽疼痛剧烈,但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子宫、附件通常正常。
二、继发性痛经:疾病引发的“疼痛风暴”
若痛经呈进行性加重(即每次月经疼痛更剧烈),或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痛、不孕等症状,需高度怀疑继发性痛经,常见病因包括: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如卵巢、输卵管或盆腔,月经期异位内膜出血引发炎症和粘连,导致剧烈痛经,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肛门。
2、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使子宫均匀性增大,月经期肌层内出血刺激子宫收缩,引发严重痛经,常伴月经量增多。
3、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导致盆腔粘连和充血,月经期炎症加重,引发下腹坠痛或持续性钝痛,可能伴发热、异常分泌物。
4、宫颈狭窄:宫颈管异常狭窄阻碍经血排出,子宫强烈收缩导致宫内压力升高,引发阵发性剧烈痛经。
注意事项
若痛经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月经紊乱、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激素检测等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经期避免受凉、剧烈运动和食用生冷食物,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服用非处方止痛药缓解症状,但若疼痛持续加重,切勿自行忍耐,需及时就医排查疾病。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