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一、基本情况:急诊外科是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干科室、全国急诊外科示范基地,成立于1984年,1988年在省内率先设立急诊外科病床36张,急诊手术室5间。2003年5月起因非典诊治占用诊区撤销急诊病房,直至2012年7月在新门急诊内科大楼7楼恢复急诊外科病房,目前科室拥有普通病床59张,EICU病床10张。年门急诊量30000余人,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人次左右,年手术1500多人次。

二、人才梯队:在职人员5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9人;医生2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6名;护士3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1人荣获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安徽医师杰出成就奖”、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和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多人荣获省医护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三、科室设备:拥有中高档呼吸机9台,转运呼吸机、床旁血液净化机(CRRT)、床边彩超机、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无创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静脉定位仪各1台,自动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可视喉镜、电子支气管镜、心电图机、足泵、排痰机各2台,心电监护仪43台、微量泵35台、输液泵5台、肠内营养泵4台。床边急诊快速检测设备包括:血栓弹力图仪、血气分析仪、免疫荧光检测仪(心肌标志物、脑钠肽等)、降钙素原检测仪、肝素结合蛋白检测仪、血液分析仪、凝血分析仪、急诊生化分析仪各1台。

四、主要病种: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嵌顿性疝、腹部损伤等)、多发伤(头、胸、腹、脊柱、四肢等多个部位损伤)、休克(创伤、失血、失液、感染性)是科室的主要病种,诊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行列。我们的特色是在自己科内真正实现了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手术室-EICU一站式、个体化综合诊治,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急诊医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

五、主要技术:

1.各种创伤、急腹症常规手术和损伤控制手术。

2.腹腔镜手术:急诊脾损伤切除术、急诊肝、脾损伤修补术、急诊胆囊切除术、急诊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急诊胃、肠穿孔修补术、急诊肠切除术、急诊肠粘连松解术等。

3.超声介入技术:胸腔、腹腔、盆腔、肝脏、胆管、胆囊、胰腺周围、阑尾周围脓肿等穿刺置管引流术。

4.肠梗阻导管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技术。

5.其它急救技术:床边超声病情评估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包括电除颤)、人工气道建立管理技术(包括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技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RRT)、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无创脑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脑电双频指数监护技术、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骨髓腔穿刺置管输液术、有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技术、连续腹内压监测技术、快速床旁检验技术(详见科室设备)等。

六、教研成果:长期承担医学院各专业各层次《急诊医学》、《危重症医学》、《临床医学概要》、《医患沟通学》4门课的授课任务,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0多名。先后承担省级、厅级科研课题17项,院级课题13项,开展院高新技术19项。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高教多媒体课件二等奖、蚌埠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蚌埠医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和蚌埠医学院多媒体教学软件二等奖各1项,荣获蚌医一附院高新技术三等奖2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急诊医学》等书籍5部、副主编、参编书籍1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七、学术交流:近6年来,急诊外科联合急诊内科主办江淮急诊论坛、国家继教和省市级继教学习班10余场次,参会代表600人左右。多位主任、护士长受邀到全国及省内多个大型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讲座、主持或交流;10多人次医护骨干人员在全国和全省病例大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中获奖,科室所有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和部分优秀护士每年参加全国大型学术会议学习1-3次,既加强了学术交流,又扩大了医院及科室在省内外的影响力。

八、科室文化:急诊外科病区恢复以来,科室每年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分批自助旅游,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强科室团结协作能力和凝聚力。以我科为主力的急诊科篮球队连续4年获医院篮球联赛冠军,并荣获2018年蚌埠市第二届“体彩杯”军民双拥篮球赛第四名。多位医护员工在医院组织的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中获1、2、3等奖20多人次,获奖数及等次均位居全院科室前列。

医院信息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国家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1958年医院更名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更名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增名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作为省级医疗中心,医院立足蚌埠,服务安徽,面向苏、鲁、豫等省,医疗辐射面积4.2万平方公里。医院本部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现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9个,临床教研室17个,开放床位3829张。正在规划建设的心脑血管中心占地268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2020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122.4万人次,出院病人11.7万人次,手术4.2万台次。拥有PET-CT及回旋加速器、螺旋断层放疗治疗系统(TOMO)、25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高档直线加速器、DSA、SPECT、高压氧舱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与检验仪器。医院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家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642人,其中正高职称191人,副高职称475人;博导26人,博士128人,硕士807人。担任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40余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1人;安徽省教育系统师德医德标兵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8人。卫生部及安徽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7名,安徽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6名,院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名。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拥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中医“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10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中医科、普外科、检验科、肿瘤外科),6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整形外科、肿瘤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呼吸病科、骨科、胸心外科),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呼吸系病临床基础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安徽省首个肺癌综合诊疗中心、骨关节病诊疗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3项,省科技进步奖27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0余篇,编写著作30余部。承办《中华全科医学》、《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年教学工作量超过2万学时,管理各类在院学生1500余人。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专培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基地。拥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安徽省教学名师工作室等众多教研平台支撑。近年来,医院学科技术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诊疗特色日益凸显,在肿瘤的综合诊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辅助生殖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微创治疗手术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处于省内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司法鉴定机构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诚信医院”、“安徽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全省支援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安徽省援外医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推荐阅读
开塞露的功效
2025-07-01 09:53:06
开塞露的功效
甲沟炎好转的征兆有哪些
2025-06-29 09:09:50
甲沟炎好转的征兆有哪些
睡眠不足的四大危害
2025-07-02 12:23:46
睡眠不足的四大危害
前列腺肥大需要怎么治疗
2025-07-01 12:54:42
前列腺肥大需要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