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一、科室概况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具有50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在皖北和全省享有盛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起成长。在老一辈著名专家教授及全体医护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临床学科。具备向省内外提供高质量,高水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系统疾病医疗、保健的研究中心。本世纪以来,为推动学科的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业务范围涉及耳鼻咽喉——头颈的各个方面,开展了耳神经外科,鼻内窥镜外科,以及头颈部、颅底肿瘤等多项高难度手术。目前,多项技术在省内领先。

科室现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62张。年门诊量3万人次,住院患者约1600人次/年,手术约2700台次/年,设备价值200余万元,拥有蔡司耳科显微镜,易科斯鼻内镜系统,美敦力XPS3000动力系统,奥林巴斯电子喉镜系统,多种奥迪康听力检测仪器等设备。

学科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技术队伍结构合理,逐步形成了一支能代表省内一流水平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队伍,科室现拥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7人,学科学术氛围浓厚,技术力量雄厚,既有在省内知名的老专家,又有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目前,科室硕士生导师3人,硕士学位者8人,学位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19名护理人员均为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8人,护师(士)11人。

二、医疗工作

耳科方面:具有完整的检测和显微手术设备,200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极大推动了安徽省的耳聋康复工作。在以往传统耳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听力重建,耳神经外科,面神经疾病,听神经瘤,颈静脉球体瘤,以及侧颅底肿瘤(如联合经路鼓室成形术,IBM,先天性耳畸形外、中耳一期重建,全迷路切除,内淋巴囊减压术,面神经减压,颞下窝肿瘤切除重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奠定了耳科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鼻科方面以鼻内镜、鼻窦外科为特点,具有先进的鼻内镜检测和手术设备,在鼻科,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相关外科和鼻-眼-颌面外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目前,鼻科具有特色的技术项目包括运用鼻内镜技术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内鼻腔泪囊吻合,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术,鼻内镜下经鼻腔垂体瘤切除术,经鼻腔脊液鼻漏修补术,视神经管减压等,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肿瘤切除及经颅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其中,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与修复术在国内领先。

咽喉、头颈方面:在咽喉头颈传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如声蒂息肉,囊肿,脂肪瘤,血管瘤,乳头状瘤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在咽喉恶性肿瘤,特别是喉癌,喉咽瘤的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以带蒂皮瓣、游离皮瓣、游离空肠、胃上提代喉咽食管术等重建外科和喉功能保全部分喉切术等最具特色。咽喉科学以近几年开展的治疗中、重度OSAHS为新亮点,利用UPPP/H-UPPP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疗效十分满意,头颈方面较早开展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研究,利用各种肌皮瓣修复创面、硅胶管植入手术、记忆合金支架扩张,使患者恢复了呼吸和发音功能。

三、教学科研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蚌埠医学院优秀教研室。科室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3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同时担负着蚌埠医学院各专业层次的耳鼻咽喉专业教学工作,每年为省内培养4-5名进修医师。科室先后承担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和医学院等基金项目十余项,总经费20万元,获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蚌埠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人在中国医科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重点院校、医院进修学习。8人获得硕士学位,至今已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急诊学》专著和《眼耳鼻咽喉护理学》等资料6部。在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病变,药物性耳聋发病机制,喉癌的早期诊断,记忆合金支架在喉狭窄中的应用,以及耳显微外科的可视化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均获得了创新性成果。

医院信息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国家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1958年医院更名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更名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增名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作为省级医疗中心,医院立足蚌埠,服务安徽,面向苏、鲁、豫等省,医疗辐射面积4.2万平方公里。医院本部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现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9个,临床教研室17个,开放床位3829张。正在规划建设的心脑血管中心占地268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2020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122.4万人次,出院病人11.7万人次,手术4.2万台次。拥有PET-CT及回旋加速器、螺旋断层放疗治疗系统(TOMO)、25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高档直线加速器、DSA、SPECT、高压氧舱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与检验仪器。医院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家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642人,其中正高职称191人,副高职称475人;博导26人,博士128人,硕士807人。担任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40余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1人;安徽省教育系统师德医德标兵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8人。卫生部及安徽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7名,安徽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6名,院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名。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拥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中医“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10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中医科、普外科、检验科、肿瘤外科),6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整形外科、肿瘤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呼吸病科、骨科、胸心外科),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呼吸系病临床基础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安徽省首个肺癌综合诊疗中心、骨关节病诊疗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3项,省科技进步奖27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0余篇,编写著作30余部。承办《中华全科医学》、《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年教学工作量超过2万学时,管理各类在院学生1500余人。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专培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基地。拥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安徽省教学名师工作室等众多教研平台支撑。近年来,医院学科技术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诊疗特色日益凸显,在肿瘤的综合诊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辅助生殖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微创治疗手术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处于省内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司法鉴定机构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诚信医院”、“安徽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全省支援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安徽省援外医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推荐阅读
月经干净了喝红花又回来了
2025-06-27 16:26:13
月经干净了喝红花又回来了
亚急性甲状腺炎该如何缓解疼痛​
2025-06-29 08:41:01
亚急性甲状腺炎该如何缓解疼痛​
新生儿重症肺炎多久好
2025-07-01 16:23:08
新生儿重症肺炎多久好
眼睑皮肤松弛该怎么改善
2025-06-30 10:51:37
眼睑皮肤松弛该怎么改善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