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952年成立淮委医院时设有化验室。化验室有技术人员5人(检验士2人,化验员3人)。检验项目为三大常规和几项生化试验。

1958年成立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为检验科,技术人员12名,其中检验士3人,化验员9名,分门诊、临检、生化、细菌、血库5个专业,可以开展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30多项以及细菌培养、康华氏、肥达氏血清试验,血库主要担负输血员的抽血、配血、标准血清的综合制作。

1959年以后相继派出10多人分赴北京、上海等医院进修血库、生化、细菌、细胞免疫专业,还先后派8人到专业学习班和大专院校深造,时间是3个月到5年,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配合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担负起教学医院综合检验技术的任务。

1969年医院停办,人员下放。

1972年恢复工作。

1980年起,坚持开展生化室内室间质控,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1985年、1986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先后授予纪念奖和单项质控优秀奖,1988年获单项质控优秀奖,1990年获质控优秀奖,1992年~2000年度连年获优秀质控奖;1986年以后相继开展了临检、细菌的室间质评,1995年又增加了免疫学室间质评,1997年后又增加了临检、免疫的卫生部临床检验室间质评,并多次取得质控优秀奖而受到表彰。

1980年以后又增设了体液室、免疫室、脱落细胞室、急诊化验室。

1983年~1985年1 人参加援南也门。

1986年止,开展检验项目150多个。科内有副主任检验师2人,主管检验师12人,检验师9人,检验士16人。

1987年设置为住院部检验科、急诊部化验室及门诊部化验室。并担负着检验系的部分教学任务,我科已成为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仪器试剂的商品化,医学检验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实验医学,这是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渗透、发展结合的结果,所以实验室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1991年起设置专业组为:住院部检验科的设置:临检室、急诊室、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血液细胞室、肿瘤细胞室、配血室、清洗消毒室。急诊部化验室: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配血室、肠道。门诊部化验室:临检、体液、肠道。

1992年6月~1994年10月成立了康复部化验室。

1992~1994年有两人参加援南也门医疗队。

1994年8月完成检验科的处所搬迁。由原来300多平方米(现肺科)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平方米。1994年创“三甲”时共有人员43人(主任技师、副教授1人,副主任技师4人,主管技师11人,技师16人,技士11人)。 1994年开展项目:临检36项,生化74项,流变6项,细菌血清35项,免疫15项,配血5项,血液细胞20项,脱落细胞10项。1994年科室获得学院先进集体的称号。

1996年4月~1997年3月有一人参加援藏医疗队,并担任队长。

1997年3月起成立了五官治疗中心化验室。1997年9月为创“三甲”需要将原来的配血室改设为输血科(为检验科的二级科室),并由检验科的一名副主任分管,内设贮血室、配血室及检测室。

1999年获学院先进党支部的称号。

2000年获院先进党支部。

2001年输血科设两位副主任,工作人员7名,主管技师5名,技师2名,本科1名,大专5名,中专1名,开展业务项目逐渐增加,并已初具独立科室的功能在推广成份输血及为我院输血治疗工作提供了保障。

到2006年上半年:科室现有人员的层次及结构:①共有技术人员47人;②专业技术职称:主任检验师1人,副主任技师5人,主管技师20人,技师13人,技士8人;③教学职称:副教授1人,讲师11人;④人员学历:博士生1人,研究生2人,本科生14人,大专14人,中专16人。

科室现有仪器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Olympus AU2700);自动电泳仪一台(Sebia);小型电解质分析仪及二氧化碳分析仪五台;半自动干化学分析仪一台(SP4420);全自动三分类及五分类血球分析仪三台(Sysmex XE2100、Sysmex Kx-21N、Coulter Diff 2);尿沉渣分析仪一台(Sysmex UF-50);全自动血液流变仪一台(MVIS-2035);小型尿化分析仪三台;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一台(Tecan RMP2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一台(I2000S);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一台;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一套(Bect/3D120、VITEK32);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一台(ACL9000)。

医院信息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国家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1958年医院更名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更名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增名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作为省级医疗中心,医院立足蚌埠,服务安徽,面向苏、鲁、豫等省,医疗辐射面积4.2万平方公里。医院本部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现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9个,临床教研室17个,开放床位3829张。正在规划建设的心脑血管中心占地268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2020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122.4万人次,出院病人11.7万人次,手术4.2万台次。拥有PET-CT及回旋加速器、螺旋断层放疗治疗系统(TOMO)、25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高档直线加速器、DSA、SPECT、高压氧舱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与检验仪器。医院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家队伍,现有在职职工3642人,其中正高职称191人,副高职称475人;博导26人,博士128人,硕士807人。担任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负责人40余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1人;安徽省教育系统师德医德标兵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8人。卫生部及安徽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7名,安徽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6名,院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名。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拥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个国家中医“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10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骨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中医科、普外科、检验科、肿瘤外科),6个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整形外科、肿瘤内科、口腔科、神经内科),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呼吸病科、骨科、胸心外科),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移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呼吸系病临床基础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拥有安徽省首个肺癌综合诊疗中心、骨关节病诊疗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3项,省科技进步奖27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0余篇,编写著作30余部。承办《中华全科医学》、《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年教学工作量超过2万学时,管理各类在院学生1500余人。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专培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基地。拥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安徽省教学名师工作室等众多教研平台支撑。近年来,医院学科技术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诊疗特色日益凸显,在肿瘤的综合诊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辅助生殖技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微创治疗手术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处于省内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先后获得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司法鉴定机构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诚信医院”、“安徽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 “全省支援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安徽省援外医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推荐阅读
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何判断​
2025-07-01 09:58:02
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何判断​
蜘蛛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01 15:09:30
蜘蛛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2025-06-27 17:23:16
胆囊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999感冒灵颗粒是治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2025-06-30 18:24:30
999感冒灵颗粒是治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