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立医院
重症监护室

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7年,是本地区成立最早的重症监护室。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含在职)6人,本科5人。护师(士)46名。本科室出国学习人次2人,曾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学习人次3人。科室多人担任安徽省及宿州市危重症医学会、安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宿州市医学会医学鉴定、宿州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安徽省肠内肠外营养协会等主委、常委及成员等社会兼职。近五年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近五年承担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近5年在统计源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积极发展,能够非常优异的完成院内的抢救及科研工作,带领宿州市重症医学向前发展。

每年收住病人数在500例以上。科室分为5个亚专科,包括重症呼吸、重症肾脏、重症营养、重症心脏、重症康复。 重症呼吸:拥有先进的床单元6张,十万级层流病房。配备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多台先进呼吸机、床旁血气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等,按照相关标准配备了足够的医护人员。重症肾脏:拥有先进的床单元6张,科室拥有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监护仪、心肺复苏机,微量输液泵、金宝血液净化机等,科室开展多项新技术,如枸橼酸抗凝技术等。配备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急性中毒、感染性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重症营养:拥有先进床位24张,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大力推广肠内营养作为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一改过去肠外营养占主导的情形。 重症心脏:拥有先进床位6张,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及损伤、瓣膜损害、冠脉病变、心脏压塞、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肺循环障碍等疾病,涉及面广。科室开展肺动脉漂浮导管、PICCO、ICG、床边心脏彩超等技术,为心血管各专科提供技术融合、交叉发展平台。重症康复:HDU 是重症医学中一个新兴的方向,国内外早已有大型医院开展,在宿州市首次提出这一新概念,使重症医学更完善,即 ICU--HDU--普通病房--居家休养,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链,更有力促进重症医学发展。

随着科室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技术,现简介如下:

1.枸橼酸抗凝技术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 障碍综合征(MODS)等危重病症的重要进展之一。危重病症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而肝素的全身抗凝作用是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重要原因。CBP的抗 凝技术已成为制约CBP临床应用的瓶颈。为此尝试使用枸橼酸钠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局部体外抗凝,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此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2.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在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应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在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监护,与Swan-Ganz导管相比,PiCCO仅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根动脉导管,通过热稀释法即可测得各项指标,所测的各项指标排除了前述各项影响因素,同时可连续监测,捕捉指标的瞬息变化。PiCCO采用ITBI来反映前负荷的变化,不但排除了血管壁顺应性的影响,而且较肺动脉楔压更加敏感可靠。PiCCO可以安全、及时、有效地监测危重患者休克期和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Swan-Ganz漂浮导管,可有效协助液体复苏及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开展此项目28例,治愈率明显上升,现处省内领先水平。

3.床边重症超声技术:重症超声是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案的组合,可以进行紧急的诊断评估,并可以与治疗诊断相结合,床边重症超声可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循环障碍的评估,辅助静脉置管,评估ARDS或其他机械通气下的重症肺部疾病,降低辐射量的同时,提高病人的管理,重症超声是一种新的医学方式,任何人的可视工具。目前已熟练开展,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4.各类重症中毒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各类重症中毒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自2006年独立开展该项技术,治疗效果明确,治愈及好转率高,该技术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除住院费用略高于传统药物治疗外,在治愈好转率,减少并发症、住院天数均优于传统治疗手段,现处省内先进水平。

5.心肺复苏机在CPR中的应用:心肺复苏机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建立初步的人工气道后,心肺复苏机根据新版指南(2010年版)按压与呼吸比为30:2,给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摆放的位置,调整好参数后,机器会根据设置好的参数进行胸外按压和通气,优势是避免了医生按压的不规范和通气不规范及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问题,为医生采取其他抢救治疗争取时间。近三年来使用心肺复苏机患者逐渐增多,在使用技术方面做了改进,一开始的按压通气均由心肺复苏机完成,后建立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肺复苏机只控制按压,同时根据按压的频率和深度通过呼吸机的监测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能够更好达到患者通气要求。目前这项技术在省内达领先水平。

6.ECMO技术:ECMO的临床应用给体外循环带来新的理念和定位,是心肺辅助循环的一种拓展,众多实验和临床资料证实ECMO对改善机体氧合、排除多余CO2、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十分有效。而正确掌握适应症和选择转流方式,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才能更好地提高ECMO对危重病人治疗的成功率。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ECMO(或ECLS)一定会在临床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宿州市立医院诞生于1913年,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民爱医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纪念馆就坐落在医院北侧一隅,青松翠柏之间,青砖灰瓦幽幽诉说着医院的历史沧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宿州市立医院现已成为宿州市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当前,市立医院分为老院南区、新院北区、西区三部分,设置床位2000余张。南区位于宿州市老城区中心地带,开放床位1600张,提供内、外、妇、儿全方位的综合性医疗服务;西区位于政务中心,开放床位近200张,主要提供中医和康复医疗服务。北区建设床位3000张(目前已局部投入使用,主要提供儿科、全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及肿瘤科医疗服务),完全投入使用后将是皖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场所。医院现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培养基地、上海长海医院宿州协作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和教学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网络医院、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生临床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生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培训基地、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科合作中心、安徽省母婴保健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宿州市健康脱贫定点医院。医院设有36个市级临床学科质量控制中心和现代化大型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与省内21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与3家县级综合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并常年选派管理和医务人员援助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医院现有职工2500余人,其中,博士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00余人,安徽医科大学和蚌埠医学院教授45人,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安徽省院感管理先进单位和安徽省健康促进医院等系列荣誉称号、安徽省节水单位荣获称号。安徽省“江淮名医”3人,国家及省名老中医3人,一人荣获安徽省青年科技进步奖、一人获评安徽省百优医生,一人获评安徽省“十佳护士”和安徽好人称号。1人荣获安徽杰出成就奖,2人荣获安徽好医生称号,4人荣获宿州名医称号,4人荣获宿州天使称号。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5个,其中,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消化内科),市级重点专科9个,“宿州名科”5个。现有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点3个,挂靠29个市级医学会和37个市级质控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厅级科研课题46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获省级技能操作比赛奖项20余项。医院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特色医疗服务,目前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是宿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儿童危重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该院已逐步成为皖北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拥有飞利浦256层(128排)高端螺旋极速CT、飞利浦高端3.0T核磁共振、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美国GE和德国西门子高端血管造影机、日本奥林巴斯高端290系列胃肠镜和超声内镜等大批国内外先进的高端医疗装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领导班子凝心聚力,通过树立“实干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新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服务立院、质量强院、品牌兴院”的发展理念和“病人至上、安全为天”的服务宗旨,愿为皖北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贴心、最便利、最先进的医疗服务!
南区 北区
推荐阅读
水分流失过多怎么样
2025-09-09 15:16:09
水分流失过多怎么样
乳腺囊肿穿刺后复发怎么办​
2025-09-06 16:07:45
乳腺囊肿穿刺后复发怎么办​
嘴边周围老是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2025-09-10 15:16:52
嘴边周围老是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治疗胶质瘤的15个口诀是什么
2025-09-06 19:34:59
治疗胶质瘤的15个口诀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