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血液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是院重点学科,筹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周柱教授1985年创建血液科,并与邬伟秀,施文霞等成功制成抗人球蛋白试验试剂,并推广运用至临床,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上世纪90年代初,血液科在国内首创胎肝移植术,成为了国内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的雏形。共进行了1000多例移植手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1992年,血液科在上海率先探索对血液病和实体肿瘤患者骨髓移植。血液科现有床位80张(北部44张,南部29张、100级无菌层流病床7张),规模在上海同领域位居前茅。承担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工作。已培养研究生30多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20名,博士后出站2名,目前指导在读博士2名,硕士3名。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及卫生部课题4项,市局级课题10多项。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发表统计源或核心期刊论文94篇, SCI收录论文6篇。牵头上海及全国多中心临床项目5项,参与多项多中心IV期临床试验。派出6名骨干分别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地进行血液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最新诊疗技术学习。目前已有5人学成归国,发表SCI论文3篇,并且将最新诊疗技术带回科室运用至临床,成效卓著。全科现有职工24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3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1人。科室中高级人才占86%,博士6人,硕士13人。博导,硕导各1名。

临床特色

诊断和治疗各种造血系统的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下属亚专科包括骨髓衰竭性疾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愈好转率均在90%以上。

自1992年起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先后开展自体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缘和非血缘供体移植、HLA相合和半相合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减低剂量或非清髓性移植、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共完成了500多例。目前移植人数为每年60~70例。对于治疗恶性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乳腺癌、卵巢癌和脑胶质细胞瘤等都有明显成效。

1999年在国内首次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子。2000年在国内首次采用非亲缘HLA一个位点不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获成功。2001年开展了非亲缘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工作,成功地控制了超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2002首次在国内成功开展了自体移植加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工作。2008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血细胞嵌合状态和重建规律的研究”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11月,我院成为中华骨髓库指定的上海仅有的两家采集医院之一,由血液科全权负责健康供者的各项体检和采集事宜。截至2011年底已为71位健康捐献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并且为110余位捐献者进行了体检。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难治性淋巴瘤和难治性白血病的拯救性治疗也是科室的技术特色之一。目前还与肿瘤医院淋巴瘤中心开展合作成立淋巴瘤诊治协作组,推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拯救性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淋巴瘤的技术,为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提高了难治性和复发淋巴瘤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室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研发开展多种与血液肿瘤相关的临床检测项目,使得血液科的诊断和治疗逐步由经验医学转向实验医学,大大地提高了诊断水平,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2012年,造血干细胞研究室共开展了5大类39个项目,已建立起系统的血液病肿瘤的检查方法,并向院内外提供服务。2004年建立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临床应用平台,对白血病诊断与分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变检测都起到了良好辅助诊断功能;而基于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STR-PCR检测则大大地提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64年,史称“公济医院”,英文名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一院两址”,分设虹口和松江两部,同时全面接管嘉定江桥医院。新冠疫情期间,派员任全国第一支援鄂医疗队领队和专家组组长,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受到党和国家以及上海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A++最高考评等级,在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综合医院类第12名,上海第3名。医院名家荟萃:上世纪中后叶汇集了乐文照、任廷桂、胡懋廉、赵东生、张镜人、谢桐教授等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在医学上创出了众多国内第一,如:第一例肝叶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针麻手术、第一台国产心向量图描记器研制、首个国产心脏临时起搏器样机研制等。学科人才实力雄厚:现拥有眼部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上海“振龙头”项目3项;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急救中心、医学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麻醉质控中心等多个重点中心;形成了眼科、泌尿、骨科、消化、血液、普外、心血管、急诊与危重病、内分泌科、介入、呼吸、妇产、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临床药学、检验、放射、超声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多人次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次荣获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表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医疗技术水平领先:积极开展无痛、微创等特色诊疗技术,挂牌成立“亚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临床及转化中心”等十余个疾病诊治中心,配备沪上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Mazor机器人,开展全国首例裸眼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高精尖手术。科研教学能力突出:成立上海首家高标准临床研究院,打造创新联合体,获批建设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市一分中心。积极开展医疗人工智能、分子影像、生物材料、细胞、微创等多方面的科研合作。近几年,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突飞猛进,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项。发表一大批以Science、JAMA等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医院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20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3个,上海市基地24个。现有博导92名,硕导144名,博士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硕士点37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评定,高质量通过评审,获得国际认可,被评为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培育)单位。合作交流广泛深入:深度推进与松江、虹口、嘉定等区域医联体建设,构建紧密型“内环”医联体;牵头成立长三角医院发展战略联盟,与长三角地区医院合力打造“中环”医联体,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美国克利夫兰医院集团、以色列拉宾医学中心、德国癌症协会等单位深度合作,拓展“外环”医联体,加速构建“市一同心圆”发展模式。管理体系科学创新:在国内率先提出“六梁六柱”医院全质量管理(h-TQM)理论体系并付诸实践,结合卓越绩效准则标杆引领,倡导“质量•创新•共享”的医院文化。获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等多项国家、上海市荣誉奖项,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质量管理名片
虹口北部
推荐阅读
肝脾虚弱的症状有什么
2025-09-08 18:58:28
肝脾虚弱的症状有什么
甲状腺炎病有什么症状
2025-09-12 09:23:43
甲状腺炎病有什么症状
贴三伏贴痒是怎么回事
2025-09-09 18:53:40
贴三伏贴痒是怎么回事
中度耳聋能治好吗
2025-09-10 13:39:27
中度耳聋能治好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