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眼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始创于1948年,前身是公济医院眼科,由我国著名的眼科学家、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研究的创始人,人称“东方一只眼”的赵东生教授所创立。经过赵东生教授、张皙教授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眼科得到蓬勃发展,1985年,成为上海市眼科研究所;1986年成为上海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点,1995年成为眼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唯一眼科学重点学科;1998年,成为上海市科委眼底病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上海市唯一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同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眼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成为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华东区区域培训中心;同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2007年,成为SFDA的全国临床药理基地。2012年,成立上海市交通大学眼科读片中心及生物样本库。2012年,正式托管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市级眼病防治专科医院)。历经60年的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团队医学诊疗模式,形成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难治性青光眼、复杂性白内障、角膜病及斜弱视等疑难眼病诊治特色。目前眼科已经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内综合性三甲医院中一流的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科。现有床位160余张,年门诊量32余万,年手术量15000余台,下设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屈光斜弱视、葡萄膜炎等亚专科。

近5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973子项目、863项目以及3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共发表SCI论文156篇。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2011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奖20项。

各亚专科简介

眼底病亚专科:

眼底病亚专科由许迅、孙晓东、郑志教授等领衔的17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者占82%,海外留学经历者占76%。入选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人才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许迅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暨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孙晓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邹海东教授领衔的10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者占87%,入选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浦江人才和卫生系统优秀带头人计划各1人。邹海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全国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眼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长。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柯碧莲教授领衔的5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3人,研究生学历者占100%。柯碧莲教授是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学组副组长。

眼底病内外科亚专科:

该专科由赵东生教授于1949年创立,是我国第一个眼底病内外科专科,在我国首先开创视网膜脱离诊治和手术,现有博导4名,硕导2名。8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展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孔源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90年代初期开展玻璃体替代物及小包装研究:C3F8、C2F6、C10F18,推广应用到28个省市的256家单位,2万余例,填补国内外空白;开展复杂性RD的诊治研究,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4%,处于国际先进水平;90年代后在国内首创重水结合注气治疗早期巨大裂孔,手术成功率达92%;首创双环扎手术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89%;对经典环扎加压手术方法实行改良,缩短手术时间35%;近年来开展国际领先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各种黄斑手术,目前微创手术率达到92%,总手术成功率达到98%,建立一整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规范,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以及临床医疗成果推广奖等8项科技奖。开展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9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眼底病内科的治疗上,在国内较早开展PDT治疗和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超过3700余例,开展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底病,同时不断引进和改进眼底病诊断新技术,建立视网膜厚度以及微视野等视功能评估方法,进行微视野以及ICGA指导下PDT治疗,保留固视点,开展PDT联合抗VEGF治疗PCV等眼底病,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

该亚专科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现有高级职称医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包括上海市青光眼学组、白内障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专家。年手术量近8000例,年门诊量近8万。拥有前后节OCT,UBM,DCT,HRT、静态、动态视野仪等一批先进的青光眼检查设备,Infiniti、Signiture等多台最新型超声乳化设备,及IOL Master等白内障手术相关辅助设备。目前能够开展各类青光眼常规手术、先天性青光眼以及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内的难治性青光眼手术,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多种新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白内障超乳手术、联合眼后段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以及难治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等。近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除传统的激光虹膜周切术外,大量开展各种新的青光眼激光治疗方法,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显微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每年复杂白内障手术量稳居上海市前三位,且逐年增长。白内障手术后脱盲率近99%,脱残率达到92%。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

现有高级职称医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导1名,担任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角膜病组、斜弱视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日常临床工作膜移植术、泪道封栓术、睑裂闭合术。年门诊量3万人次,年手术量大于500台。服务范围以上海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同时包含收治香港、澳门地区,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籍病员。近年针对弱视发病机制进行大量探索性研究,包括脑神经递质在弱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在治疗上注重视觉质量的综合修复,恢复有效的视觉功能。在弱视在知觉学习训练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成功地使视觉系统复原。同时,应用同视机介入到诊断治疗中,重建因视觉缺失期未发育的视觉功能;配合综合治疗仪辅助治疗个体化弱视治疗及双眼视觉训练。在麻痹性斜视方面,强调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近几年,采用联合手术加上个体化的整体设计方案,采取综合治疗,解决了大量复杂的麻痹性斜视、垂直、旋转、分离性斜视,近3年累计斜视手术近300例,临床疗效显著。承担上海市教委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治多项课题,开展青少年斜弱视早期筛查和近视防治工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64年,史称“公济医院”,英文名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一院两址”,分设虹口和松江两部,同时全面接管嘉定江桥医院。新冠疫情期间,派员任全国第一支援鄂医疗队领队和专家组组长,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受到党和国家以及上海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A++最高考评等级,在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综合医院类第12名,上海第3名。医院名家荟萃:上世纪中后叶汇集了乐文照、任廷桂、胡懋廉、赵东生、张镜人、谢桐教授等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在医学上创出了众多国内第一,如:第一例肝叶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针麻手术、第一台国产心向量图描记器研制、首个国产心脏临时起搏器样机研制等。学科人才实力雄厚:现拥有眼部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上海“振龙头”项目3项;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急救中心、医学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麻醉质控中心等多个重点中心;形成了眼科、泌尿、骨科、消化、血液、普外、心血管、急诊与危重病、内分泌科、介入、呼吸、妇产、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临床药学、检验、放射、超声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多人次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次荣获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表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医疗技术水平领先:积极开展无痛、微创等特色诊疗技术,挂牌成立“亚太脊柱外科人工智能临床及转化中心”等十余个疾病诊治中心,配备沪上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Mazor机器人,开展全国首例裸眼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高精尖手术。科研教学能力突出:成立上海首家高标准临床研究院,打造创新联合体,获批建设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市一分中心。积极开展医疗人工智能、分子影像、生物材料、细胞、微创等多方面的科研合作。近几年,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突飞猛进,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项。发表一大批以Science、JAMA等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医院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20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3个,上海市基地24个。现有博导92名,硕导144名,博士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硕士点37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评定,高质量通过评审,获得国际认可,被评为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培育)单位。合作交流广泛深入:深度推进与松江、虹口、嘉定等区域医联体建设,构建紧密型“内环”医联体;牵头成立长三角医院发展战略联盟,与长三角地区医院合力打造“中环”医联体,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美国克利夫兰医院集团、以色列拉宾医学中心、德国癌症协会等单位深度合作,拓展“外环”医联体,加速构建“市一同心圆”发展模式。管理体系科学创新:在国内率先提出“六梁六柱”医院全质量管理(h-TQM)理论体系并付诸实践,结合卓越绩效准则标杆引领,倡导“质量•创新•共享”的医院文化。获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等多项国家、上海市荣誉奖项,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质量管理名片
虹口北部
推荐阅读
吃螃蟹能喝酒吗
2025-06-30 12:08:46
吃螃蟹能喝酒吗
如何检测阿司匹林的含量
2025-07-03 16:28:57
如何检测阿司匹林的含量
喝茶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12:53:36
喝茶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尘肺合并感染怎么办
2025-06-30 09:26:17
尘肺合并感染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