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前身是上海中医门诊所,始创于1952年。针灸科发展早期,主要以门诊为主。在此期间各具特色的针灸名家辈出,其学术理论百花齐放,是中医特色浓郁,针灸大家云集的科室,为针灸科的发展夯实了基础。50年代初期,针灸科云集了沪上和大江南北针灸名家,如:陆瘦燕、黄羡明、杨永璇,朱汝功、奚永江、党波平等针灸名家。岳阳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针灸学重点学科,拥有上海市重点优势专科中医脑病专科,上海市 A 级特色专科针灸结肠炎专科,教育部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培育),是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挂靠单位,是WHO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培训基地,美国美洲中医学院博士班、硕士班实习基地。本科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协作单位、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传承基地、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本专科拥有医院本部、青海路两地门诊和病房,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医疗门诊部,是目前本市规模最大的针灸科。开设多个专科:中风、尿道综合症、慢性结肠炎、帕金森氏病、周围性面瘫、肩周炎、失眠、风湿及类风湿病、肥胖病、妇科病等专科门诊, 有 9 个稳定的优势病种,即中风病、面瘫病、关节病(肩凝症、膝关节炎)以及不寐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帕金森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尿道综合征。本专科凝练临床优势病种的治疗经验,开展的特色技术有:⑴“择期分型阴阳调衡透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⑵“循经取穴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配伍针刺”面瘫病(周围性面瘫)技术;⑶“循经辨证取穴与局部阿是穴合谷刺法”治疗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技术;⑷“可调艾灸多穴灸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适宜技术;(5)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特色技术;(6)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特色技术;(7)艾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特色技术;(8)针灸治疗干眼症技术等。针灸科还开展针对中风病(中风后肌张力增高、吞咽障碍、抑郁症)、面瘫病(患侧口轮匝肌局限性萎缩及功能恢复、面瘫后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倒错现象等症状)、肩凝症(肩凝症肩缩期 )、克罗恩病、萎缩性胃炎等临床疑难病症展开收治和研究,各项技术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2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2 人,全国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1 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1 人,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1 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2 人,国外访问学习6 人次。承担海派针灸三大流派传承重任,为“孟河流派奚氏流派”传承基地和上海市“陆氏流派”传承基地分中心、上海市“杨氏流派”传承基地分中心,“陆氏针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陆氏针灸”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在针灸流派传承和发扬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做好传统针灸技术的传承与发扬,针灸专业目前设置名中医工作室5 所:包括浦蕴星名中医工作室、陈汉平名中医工作室、赵粹英名中医工作室、吴焕淦名中医工作室和东贵荣名中医工作室,进行名老中医针灸经验的挖掘和总结,并注重针灸人才的培养,各流派在岳阳医院针灸科传承至今,目前科室有上海市六大针灸流派陆氏、奚氏、杨氏、黄氏、秦氏继承传人,其代表性传承人均在我科出诊。

针灸科门诊分布于虹口区甘河路、静安区青海路、徐汇区宛平南路。虹口区甘河路、静安区青海路拥有10 间门诊诊室,治疗床80 张;徐汇区宛平南路门诊部现有诊室25 间,治疗床120 张。位于虹口区针灸病房新医技病房楼建成后针灸科将开放到75张床位,可以收治各种针灸适应症患者入院检查、治疗,是沪上规模最大针灸病房。

岳阳医院针灸专业先后中标国家973 计划项目2 项,近5 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对国内乃至国际针灸专业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7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至今,医院蝉联九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建设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医院前身之一为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享誉沪上和大江南北的中医名家汇集起来,组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全市干部的中医公费治疗。当时门诊部享有声誉的中医名家有伤科石筱山、石幼山、佟忠仪;外科顾伯华;内科陆渊雷、严二陵、章次公、张凤郊、庞珏、程门雪;喉科张赞臣;妇科朱小南、陈大年;针灸科顾坤一、陆瘦燕、杨永璇、黄羡明;痔科闻茂康等。1954年、1956年门诊部两次向本市及北京新成立的中医机构输送中医专家29人,故"五门诊"被中医界誉为名中医的发祥地和摇篮。1976年10月,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南昌路新针门诊部合并成立了岳阳医院。1994年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院,1995年8月医院整体搬迁至虹口区甘河路新址。1998年12月医院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转性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7年圆满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2010年牵头完成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2年以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复评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历程。 医院目前以大柏树本部为中心,与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宛平南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为分部,形成"一体两翼"构架。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占地面积67.27亩,拥有包括64排螺旋CT和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大平板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GMP认证的中药制剂设施,GCP临床新药验证专科13个,设有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辅助科室,核定床位900张,在岗员工1500余人,其中高职称二百余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89人。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积极探索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模式,设专科专病门诊80余个,其中国家卫计委、中管局重点专科13个。脊柱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痛风、溃疡性结肠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痔病、压力性尿失禁、银屑病、痤疮等多个优势病种的疗效已达到国内和上海市先进水平。医院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13个。医院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优势2012年1月建立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设立流派临床传承研究室和工作室,进行临床传承跟师计划。医院连续三十年开设膏方门诊,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具备膏方独立规范制作加工的医院,已成为上海地区中医膏方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之一。医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拥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2名,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6名,上海市名中医13名,上海市东方学者 3名。岳阳临床医学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博士点6个,临床教研室20个。承接本科生、研究生690余人的培养工作,设有国际针灸推拿标准化临床培训基地,年带教境外进修医师近200人次,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三位一体,四线并行"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荣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经过三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组成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群。建立了以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推拿研究所及1个卫生部认证的PCR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承担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34项,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二等奖3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项。我院是目前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唯一拥有两名973首席科学家的医院。2014年4月成立上海市中医药临床培训中心。中心承担上海市17个区县的18个基地建设、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评估、验收和全市中医类与非中医类中医药药理论和技能培训等任务,同时承担对外中医适宜技术的交流。医院积极拓展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2014年与闵行区卫计委、闵行区吴泾医院合作共建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6月与崇明卫计委合作,将崇明三院作为岳阳分院进行建设。医院指导虹口区卫计委下属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精、勤、仁、信"为核心理念,以"关爱生命、敬业奉献、中西合璧、追求卓越"为服务宗旨,在不断深化医疗改革、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奋发前行!
大柏树总院 名医特诊部
推荐阅读
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2025-07-04 12:51:37
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洗牙用什么药水
2025-07-01 08:17:40
洗牙用什么药水
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变差怎么办​
2025-07-01 12:02:42
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变差怎么办​
胃癌术后化疗6次的存活率
2025-07-01 12:11:35
胃癌术后化疗6次的存活率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