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的创建和发展
岳阳医院妇科成立于1976年,为医院正式成立时即设立的主要业务科室之一。其前身创建于1952年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妇科,是上海市第一个独立建制的中医妇科。该科当时汇集了沪上多位妇科名医,包括三大流派传人朱小南(朱氏妇科)、陈大年(陈氏妇科)、沈建侯(沈氏妇科)等等,为妇科学科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1978年沈仲理从上海中医学院调入岳阳医院妇科,任首任科主任,朱南孙任科副主任,科室在中医妇科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工作逐渐蒸蒸日上,1984年乐秀珍、朱淑蓉任中医妇科主任,朱南孙、沈仲理为中医妇科顾问,1985年黄含英任西医主任,开始加强了科室西医力量建设,1987年乐秀珍任科主任。沈仲理、朱南孙至乐秀珍、朱淑蓉任主任期间,研制了多种院内自制制剂,为岳阳医院中医妇科发展鼎盛时期。之后,刘鸿斌、岑幻仙两位西医医师先后担任妇科主任,西医力量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妇科进入了一个中西医相互融合的阶段。2002年孟炜担任科主任,与科室成员如须义贞等一起整理和传承了朱南孙、沈仲理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2003年朱南孙名中医工作室-暨上海市首席名中医工作室成立,2004年沈仲理名中医工作室(岳阳医院)成立,加强了中医传承工作建设。2004年妇科曾由西医外科主任兼管,季培英担任主任助理。2008年从曙光医院人才引进张婷婷至岳阳医院,出任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并担任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张婷婷担任科主任后,加强了名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国内西医院所协作,以及国际合作发展的理念,将岳阳中西医结合妇科带入新一轮健康发展的轨道。
学科特色与成就
1976年岳阳医院成立时,原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陈大年、沈建侯等中医妇科名家已先后陆续调离,朱小南、朱南孙、乐秀珍等朱氏妇科传人留守,1978年沈仲理由上海中医学院调入岳阳医院。在诸位妇科名家的带领下,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绩,并为科室乃至全国妇科界培养了多名优秀骨干医师。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朱南孙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她根据《内经》"所胜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经取之"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理论,提出"审动静之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的临床治疗原则,总结出"从、合、守、变"临证施治四法。加味没竭片、蒲棱理气止痛合剂是在朱氏经验方的基础上形成的院内自制制剂,主治妇女痛经,尤其膜样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其中加味没竭片取得了国家新药临床前批件。沈仲理为孟河丁氏传人,对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各家学说造诣精深,临床长于中医妇科、内科,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独树一帜,主张"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动血",据其临床经验开发了国家三类新药"宫瘤宁",及院内自制制剂"桃棱消囊肿片"。乐秀珍拜师朱小南,又跟随朱南孙学习,成为朱氏妇科两代传人的学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生、灵、通、和"的诊疗特色,治则上重生机、调阴阳,治法上重"通"、"和",用药上清灵多变。这一特色广泛用于解决妇科疑难杂症,尤以治疗不孕不育症擅长,临床疗效显著,据其经验方创制了院内自制制剂毓麟合剂、双藤灌肠液。于1983年大胆提出 "活血安胎"法,使用《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丹参注射液静滴。学科成员继承了各位名医的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在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逐渐摸索、总结出了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常见病的行之有效的特色诊疗方案。
九十年代,妇科为上海市中医妇科协作中心,岳阳医院重点学科。2002年后,孟炜、张婷婷两位主任整理以朱氏妇科为代表的名医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加强了学科建设,使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阶段。科室2000年成为上海市中医妇科特色专科,2001年入选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2002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专科,2003年成立朱南孙名中医工作室-暨上海市首席名中医工作室,2004年沈仲理名中医工作室成立,2004入选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2005年妇科二级实验室通过上海市卫生局验收,2006年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2008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9年1月成立了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研究中心妇科流派临床传承研究室,2009年朱南孙名中医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
医疗工作
科室医疗工作以"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特点,中西医结合,提高综合实力"为宗旨,开展专病专科建设、中西医结合建设,逐步改善门诊、住院部硬件设施使门诊量、住院病人数及各级手术次数有了明显提高。1978年设立妇科病房,1995年医院搬至大柏树后核定病房床位12张,2002年增至18张,现为30张。近10年门诊量每年递增10-20%,妇科门诊量2002年为53863人次,2009年增至76269人次,病房出院人次2002年为773人次,2009年增至932人次,病床使用率2002年为87.59%,2009年达到114.66%。
专病专科建设:设立特色专病专科:痛经专科、不孕症专科、子宫肌瘤专科、更年期综合征专科、功血专科、卵巢早衰专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宫腹腔镜专科、宫颈疾病专科。1999年痛经病被上海中医药大学评定为A级专病,2002年评定为A级专科。2002年中标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质控标准研究》、《中医药治疗痛经质控标准研究》,2003年中标市卫生局科研课题《中医心理治疗围绝经期神经症质控标准研究》,建立了专病诊疗规范。2009年不孕症(输卵管阻塞性)、绝经前后诸症、痛经专病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临床验证项目,其中不孕症专病为协作组负责单位、绝经前后诸症专病为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中西医结合建设:引进黄含英、刘鸿斌、岑幻仙等西医专家,以中医诊疗为主,积极开展各级手术治疗,2000年引入宫腔镜,2004年开展腹腔镜手术,2005年引进光电一体阴道镜,同时开展LEEP手术。近五年内开展了围手术期中药治疗,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
科研工作与科技成果
妇科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原则,至今已取得丰厚成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上海市计生委合作开展中药抗早早孕研究,1981年起沈仲理潜心于子宫肌瘤的中医中药临床治疗研究,自创"861消瘤片",通过多年临床和实验研究,1990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三等奖。2002年成为国家三类新药,更名为"宫瘤宁片"。自1984年起在朱南孙指导下,科室同时对加味没竭汤治疗痛经进行了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993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加味没竭片更名为"经安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前批件。2002年获得2项专利。自2002年后科室加强了名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研究,于2005年获得了两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008年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009年承担科委"沪上朱氏妇科流派传承及应用研究"项目。
在临床和科研的基础上积极著书立说,1982年乐秀珍主编《练功与养生》,1994年朱南孙著《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1995年乐秀珍主编《妇科名医证治精华》,2005年朱南孙工作室整理重刊朱南孙、朱荣达主编的《朱小南妇科经验选》,2008年沈仲理名医工作室整理编写《岳阳医家风采录-妇科名家沈仲理》,2010年朱南孙主编《朱南孙膏方经验选》。副主编及编委著作多部。近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
作为学校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实习基地,从建科之初就非常注重教学工作及人才的培养。首任科主任沈仲理自1956-1986年执教于上海中医学院,曾任各家学说教研组副主任、医史教研组副主任、临证教研组负责人、妇科教研组组长。1982年乐秀珍担任上海中医学院岳阳、曙光、龙华三大医院联合妇科教研组主任,1985年任岳阳医院妇科教研组主任,教研组获电化教学改革三等奖。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举办全国中医妇科高级师资班,乐秀珍任班主任,聘请中西医专家进行授课,学员遍及全国各大院校、医院,培养了一批妇科骨干力量,现在大多已成为各单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沈仲理、乐秀珍等参与了全国中医妇科学教材和《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自2000年至今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9次,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次。接收培养全国进修医师以及美国加州中医学院实习硕博士研究生数十名。
科室1998年被授予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2年被授予博士生培养点,至2009年学科培养硕士39人、博士2名。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生、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五年制)、七年制中西结合专业、针推学院五年制、针推七年制英语专业、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本科《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工作;国教学院留学生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国教学院短期培训班理论课教学工作、2006年起承担第二军医大学《中医妇科学》教学工作,2010年承担研究生课程。同时承担五年制学生、七年制学生、留学生、第二军医大学学生临床实习工作;国教学院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短期培训班(临床门诊带教)、江西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计划外临床实习带教。2008年须义贞副主任医师到新加坡讲学。2009年廖维副主任医师去泰国进行援教工作。2009年与美洲学院签订长期实习带教,2010年张婷婷教授赴美国讲学。承担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的副主编、编委等编写教材6部,近年来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3部。
2003年孟炜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研修项目培养计划,2004年董莉进入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08年赵莉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培养计划。2008年张婷婷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2005年选派董莉、2009年选派徐莲薇等优秀青年医师出国进修学习。2010年徐莲薇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杏林计划"培养项目,2010年谭丽以上海市教委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赴香港大学学习。每年派年轻医师至仁济医院进修学习,2007-2010年谭蕾、曹琛、卢敏、王唯迪入选医院青苗计划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