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徐医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徐州市医学重点专科、徐州市听觉和平衡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全国眩晕医学专科联盟单位。江苏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李培华为副主委,刘稳为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乔月华),全国眩晕医学专科联盟副主席兼江苏省执行主席(乔月华),江苏省听力康复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乔月华为副主委,刘稳为委员),《中华耳科学杂志》编委(乔月华),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广泛的影响。该科还是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医师20名,其中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名(乔月华),高级职称11名。全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全年收治住院病人5500多人次。在收治的患者中近30%的患者为疑难危重病人。该科开展的许多临床技能居省内外先进水平,如气管异物取出术、头颈部肿瘤手术、耳显微外科技术、鼻内镜手术、颅底外科、眩晕及耳聋耳鸣的规范化诊治等,尤其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的诊治达到省内及淮海经济区领先水平。获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1人(澳门大学张仲荣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项目2人(乔月华、时晰);近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临床专项等省市级课题6项,江苏省暨徐州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10多项。

科室独特的专业分组管理:

耳科及颅底疾病组:刘稳组长、曹恒明、张旭、蔡葶

鼻及变态反应学组:孙光明组长、许学谷、李巍、王洪江

头颈外科及鼾症组:李红权组长、李培华、神平、华夏、周鹏

眩晕、耳聋及耳鸣组:乔月华组长、李福军、王采集、徐冰、陈敏

特色技术:

1、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喉癌手术,获得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2、气管异物取出术,省内病例数量第一,已过万例

3、鼻窦内窥镜技术,为省内较早开展,业已手术3000例以上

4、眩晕、耳聋及耳鸣的规范化诊治,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项目,尤其是耳石症的个性化诊疗省内及淮海经济区领先

5、睡眠中心已经正常开展工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始建于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距今已有122年历史,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确立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是江苏省四大紧急救援基地之一。医院现有本部、东院、西院三个院区。2019年上半年,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近14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9万人次,其中,外埠患者占三分之一左右,开放床位数4500张。近年来,徐医附院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职工凝聚力和自豪感空前。医院在已经“做大”局部“做强”的基础上,正谋求进一步“做强、做优”。人才方面,医院现有职工4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硕士学位12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卫生部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4人,优秀医学重点人才4人,医学重点人才11人,省“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7人、青年医学人才3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5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69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7个。学科方面,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3个(麻醉学、血液病学、神经外科学),省“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1个(麻醉学),省医学重点学科2个(血液病学、肿瘤学),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研究所4个(麻醉学、肿瘤学、血液病学、卫生应急),省政府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省政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省转化医学基地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重点实验室4个(麻醉、肿瘤重点、骨髓干细胞、听力中心),省专病诊疗中心1个(布-加综合征)。医院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14个临床、医技科室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是省卫生健康委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被人社部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临床医学),目前已有36名博士进站工作。2013年取得临床医学方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所有临床医学学科均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临床医学是ESI前1%学科。技术方面,徐医附院着力打造麻醉、血液、肿瘤等省级重点专科,把资源向优势学科靠拢,以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为目标做强做优优势学科。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技术发展优势。在麻醉医学、介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内外科诊疗技术、心血管内外科诊疗技术、恶性肿瘤部分诊疗技术、影像诊断、急救医学等方面紧跟医学科技前沿,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各临床专科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五年来,医院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6项、省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40项、省教育厅项目32项,发表SCI论文64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将一等奖16项、二等奖39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尖端设备是医疗技术的保障,目前,徐医附院拥有PET/CT、回旋加速器、双源CT、3.0T核磁共振、复合线路SPECT/CT、大型数字化平板X光机、瓦里安UNIQUE、23X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400多台(件),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文化方面,徐医附院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铸院战略,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做好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凝练文化共识,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传承与创新并重,价值回归与文化自省并行,在服务病人中谋发展,在服务职工中求提升,在贡献社会中创品牌,引导全院职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传承发扬“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徐医附院精神,树立“两个全心全意”理念,推进“管理部门全心全意为医务人员服务,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全面倡导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让全体附院人共同享有医院改革发展的成果。新时代,新方向,新目标,新战略,新举措。2019年,徐医附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卫生与健康方针为指导,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全面倡导做“六有”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技术、更温馨的服务、更务实的作风,努力为淮海经济区的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徐州、健康江苏奉献力量!
本部 东院 西院
推荐阅读
小女孩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
2025-09-07 08:09:12
小女孩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
高山反应有什么症状
2025-09-06 12:11:08
高山反应有什么症状
日光性角化病怎么办​
2025-09-06 15:52:26
日光性角化病怎么办​
没咬到舌头,但舌头破了怎么回事
2025-09-05 14:10:05
没咬到舌头,但舌头破了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