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拥有生化免疫分析一体化大型流水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凝血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还有全自动微生物质谱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仪、全自动电泳仪、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特定蛋白分析仪、PCR扩增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等一大批先进检验设备。检验科常规开展超过500个项目的测定,能够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需求,为淮海经济区患者提供了客观、科学、快速、准确的诊断报告。同时还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如微生物质谱鉴定、免疫固定蛋白电泳技术、血清神经元抗体谱、CT引导下胸腔内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核杆菌基因快速诊断技术、真菌诊断技术等。依托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与精湛的技术,使本科室的技术水平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检验科优秀人才不断增长: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截止至2019年底,科室有医技人员85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研究生学历31人,其中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26人、本科学历52人。其中省“医学重点人才”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2人、省“333人才”1人、省“医学青年人才”2人。人才是保持检验科始终先进和快速前进的保障,检验科的人才优势将会把检验的质量及服务进一步完善。

检验科学科与科研实力增长迅速:科室承担着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形成较稳定的三个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与细菌耐药机制研究、恶性肿瘤分子诊断与致病机制研究、临床体液形态学检验及血液系统疾病研究。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项目1项、青年医学人才1项,江苏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项,江苏省“六个一”项目1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徐州医科大学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各1项,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批专利5项。近三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5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教材10部。

经过全体检验人的团结奋斗,近年来检验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获评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获批成立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研究所和徐州市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并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医学技术(含检验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获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本专科是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协会药敏委员会华人药敏委员会(Chicast)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单位、中国老年医学会临床检验分会常委单位、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单位、江苏省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主委单位。

随着医院与科室的高质量转型,一个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科研实力最强、临床检测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正逐步展露雏形,一个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团结协作,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亲密集体正逐步散发光芒,其能量和温度足可辐射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将会更好地为临床及患者服务。

医院信息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始建于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距今已有122年历史,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确立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是江苏省四大紧急救援基地之一。医院现有本部、东院、西院三个院区。2019年上半年,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近14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9万人次,其中,外埠患者占三分之一左右,开放床位数4500张。近年来,徐医附院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职工凝聚力和自豪感空前。医院在已经“做大”局部“做强”的基础上,正谋求进一步“做强、做优”。人才方面,医院现有职工4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硕士学位12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卫生部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4人,优秀医学重点人才4人,医学重点人才11人,省“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7人、青年医学人才3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5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69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7个。学科方面,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3个(麻醉学、血液病学、神经外科学),省“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1个(麻醉学),省医学重点学科2个(血液病学、肿瘤学),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研究所4个(麻醉学、肿瘤学、血液病学、卫生应急),省政府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省政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省转化医学基地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重点实验室4个(麻醉、肿瘤重点、骨髓干细胞、听力中心),省专病诊疗中心1个(布-加综合征)。医院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14个临床、医技科室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是省卫生健康委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被人社部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临床医学),目前已有36名博士进站工作。2013年取得临床医学方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所有临床医学学科均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临床医学是ESI前1%学科。技术方面,徐医附院着力打造麻醉、血液、肿瘤等省级重点专科,把资源向优势学科靠拢,以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为目标做强做优优势学科。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技术发展优势。在麻醉医学、介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内外科诊疗技术、心血管内外科诊疗技术、恶性肿瘤部分诊疗技术、影像诊断、急救医学等方面紧跟医学科技前沿,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各临床专科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五年来,医院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6项、省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40项、省教育厅项目32项,发表SCI论文64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将一等奖16项、二等奖39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尖端设备是医疗技术的保障,目前,徐医附院拥有PET/CT、回旋加速器、双源CT、3.0T核磁共振、复合线路SPECT/CT、大型数字化平板X光机、瓦里安UNIQUE、23X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400多台(件),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文化方面,徐医附院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铸院战略,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做好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凝练文化共识,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传承与创新并重,价值回归与文化自省并行,在服务病人中谋发展,在服务职工中求提升,在贡献社会中创品牌,引导全院职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传承发扬“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徐医附院精神,树立“两个全心全意”理念,推进“管理部门全心全意为医务人员服务,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全面倡导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让全体附院人共同享有医院改革发展的成果。新时代,新方向,新目标,新战略,新举措。2019年,徐医附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卫生与健康方针为指导,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全面倡导做“六有”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技术、更温馨的服务、更务实的作风,努力为淮海经济区的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徐州、健康江苏奉献力量!
本部 东院 西院
推荐阅读
腮腺管看什么科目
2025-09-11 09:25:28
腮腺管看什么科目
长时间游泳手脚皮肤起皱怎么回事
2025-09-07 09:33:50
长时间游泳手脚皮肤起皱怎么回事
二级二型房传导阻滞怎么办
2025-09-08 13:27:18
二级二型房传导阻滞怎么办
眼皮经常出现血管性水肿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2025-09-08 10:43:35
眼皮经常出现血管性水肿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