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科

北医三院消化科,作为第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于1958年北医三院建院之初。其前身为内科消化组,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发展为集门诊、病房、胃肠造影室、胃肠动力室、病理实验室、内镜室为一体的北京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

1958年建科之始,郑芝田教授从北大一院调至北医三院创建内科教研室并担任内科主任,带领消化科开展胃镜、诊断性腹腔镜、肝穿刺等检查,使得我科成为当时国内开展消化内镜检查技术最早的单位之一,多位知名专家都曾来我科学习。我科内镜的使用过程见证了我国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硬式内镜,半可屈式胃镜,纤维胃镜,到电子内镜,电子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蓝激光内镜。每一次技术的进步、每一项成功的跨越都凝聚了前辈们无数日夜和心血。

1984年9月经北医及北医三院领导批准,消化科从内科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北医三院消化科,李益农教授任科主任。1985 年在卫生部及北医领导支持下,消化科建成面积 300m2 的临床实验基地。整个建筑分为两层,一层为内镜室,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电子内镜、超声内镜、超声腹腔镜等;二层为实验室,包括病理生理室、生化室、细胞室等。消化科研究基地的建立在当时国内尚属少见,为消化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5月经北医批准成立了北京医科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标志着消化科已形成一个包括独立门诊、急诊、病房、内镜室、实验室、 X-线检查室在内的完整、独立的医教研体系,为学科的快速向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李益农教授全力辅助郑芝田教授,在消化疾病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

2006年,内镜室建筑面积增至600余平方米。2007年在富士能公司投资基础上,消化科成立内镜培训中心,成为全国消化医师正规内镜培训基地。 2016年底,成为国家首批 ERCP 培训基地。目前内镜室拥有以下先进设备:电子内镜主机,Doppler 电子超声胃镜(环扫、扇扫、小探头),胶囊内镜,电子双气囊小肠镜,新型电子结肠镜,新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内镜超声微探头,超细经鼻胃镜,电子放大内镜+FICE 系统,内镜蓝激光影像诊断系统。消化科病理室拥有 Nikon80i 显微镜,Nikon SMZ1500 实体显微镜等。消化科胃肠造影室则拥有东芝数字胃肠 X 光机这样的先进设备。

2012年科室床位由原先的31张增加到39张,2014年增加为两个病房,共 60张床位。2012年启用新的内镜中心。多年来北医三院消化科开创了国内多项内镜的第一:1974年率先开展 ERCP技术,1982年率先开展放大内镜和单人结肠镜检查,1985年率先开展超声内镜,1991 年率先开展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技术,1995年率先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临床病人的诊治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2009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发展先进内镜技术的同时,消化科同期先后建立了胃肠造影室、消化病理实验室。1978 年包括消化病理室在内的北医三院消化疾病研究室创立,而叶嗣懋教授在消化病理室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林三仁教授将日本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引入我科,为早期胃癌的发现提供了有力手段,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展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的科室,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一直保持至今,尤其是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目前仍有大量外地和北京多家知名医院转诊病人至我院。郑芝田教授自建院之初即筹建消化病理室,开展了壁细胞抗体、甲胎蛋白检查等当时国内先进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将胃黏膜活检与胃镜检查所见相结合是国内首创,为临床患者带来了福音。

80年代初期,科室即形成了以亚专业组为导向,带动科室整体发展为目标的科室发展宗旨,建立了上消化道组、大肠组、小肠组、肝病组、胃肠造影组和病理实验组。之后相继建立了胃肠动力组和胆胰疾病组。先进的管理理念、卓越的学术成就吸引了国内同行前来进修学习,1981年即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消化进修班,之后每年举办学习班,为全国不同单位培训了大批进修医师。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同行的帮助和认可,日本已故著名内镜专家竹本忠良教授、白壁彦夫教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来我院讲授和演示日本内镜及胃肠造影的新进展。

上消化道组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临床科研为手段,在发展临床技术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国内外领先和先进的临床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骄人成绩。20 世纪70年代,我科郑芝田教授首先发现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成功,开创了抗生素治疗溃疡病的先例,获得了 1988 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 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起,消化科林三仁教授负责的“胃癌早期诊断新方法的研究”连续获得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开创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胃癌序贯筛查法,该成果荣获 1991 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 1992 年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996年林三仁教授及周丽雅教授在山东胃癌高发区开展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10年随访研究,对明确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做出了中国的贡献。2006 年开始周丽雅教授连续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针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突破进展。该成果荣获 2014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丁士刚教授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支持下开发了一种光场3D共聚焦内镜用于早期食道癌及胃癌的诊断,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开展了高清电子内镜的临床应用效果验证以及基于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的肿瘤介入与疗效评价研究。2015 年消化科获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上胃肠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科室林三仁教授于1974年4月26日在国内领先开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1993年始开展治疗性 ERCP 技术,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2004年黄永辉教授引入我科后,正式成立胆胰疾病组。除了开展胆管结石取石术、肝外胆管良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术、胰管支架置入术等常规 ERCP 诊断和治疗技术外,胆胰疾病组自成立至今,开展了多项创新性的临床科研研究,开发了多项国内先进的新技术,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部分专利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胆胰疾病组成员承担及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北京市首都特色计划课题等多项临床科研项目。

胃肠动力学组在近 2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向。重点包括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便秘和胆道功能障碍等)的临床和基础,特别是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疗和发病机制研究、肠道微生态与脑-肠轴功能的研究等;并构建了胃肠道动力相关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平台。动力组承担、参与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 863 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大肠组具有较强的整体实力,对大肠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居国内前列。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 863 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重点项目、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青年基金等资助的研究二十余项,专业组成员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以大会发言或壁报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还有肝脏疾病专业组、小肠疾病专业组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现任主任丁士刚教授的带领下,消化科继续快速发展,逐渐发展为以本部为中心,机场院区及北方院区为两翼的消化疾病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肠病中心、胆胰疾病及日间病房中心。建立食管、胃和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治网络,完善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及诊治流程,建立胆胰及动力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建立胃肠道癌及癌前病变、HP相关疾病的临床科研及基础研究中心,消化科积极发挥全国消化内镜培训基地等优势,为打造国际一流的消化疾病诊断与研究中心而努力奋斗。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多年以来,北医三院医疗服务量和效率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现有床位2300余张。2024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超过550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8万余人次,年均手术11万余例,平均住院日为4.3天,居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3月,北医三院入选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北医三院连续六年获得了A++。北医三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作为多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医三院脊柱外科为国内最强学科;生殖医学中心治疗方法最全面,规模为国际最大中心之一,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角膜移植、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方面居国内第一方阵;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康复治疗、心血管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学科强院”的理念,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医院拥有27个(35批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骨科(三次获批)、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三次获批)、妇产科(两次获批,“十二五”期间妇科、产科分别获批)、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两次获批)、神经内科(两次获批)、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两次获批)、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治疗专业)、急诊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血液内科。此外,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危重医学科、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感染疾病科、中医妇科、生殖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分别是国家产科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生殖医学科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医院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名单。生殖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中医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2024年,医院获批4个新遴选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加强MDT和罕见病全程管理,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周末门诊、晚间门诊服务更多患者,无痛医院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门诊综合预约平台,拓展优化特需医疗、国际医疗服务。智慧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线上线下为患者构建安全、便捷、智慧的数字化医院新体验。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七级评审与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四级评审。互联网医院功能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底,注册用户达230余万,互联网诊疗及咨询累计服务近70万人次。作为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先,促全面发展。医院成立教育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北医三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相关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神经内科团队荣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医院每年承担近700名本科生、700余名研究生、近60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近2000名进修医师/护师的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承担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本科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院设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点,33个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国自然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地方医院首位,乔杰院士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北医三院多项重大举措接连落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019年,成立医学创新研究院,并牵头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北医三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产业开发研究院正式启用。医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了院-校联合新模式,持续推进院-企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北医三院现拥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2024年,胃肠肿瘤医-X 协同创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肾代谢与免疫炎症创新药械临床评价获批,医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北医三院深入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医疗联合体综合评价前列。12个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及海淀中东部综合医联体,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第二门诊部、中央党校院区、机场院区、北方院区垂直管理,同质化管理落地见效。北医三院托管海淀、延庆两家区属医院,助力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托管延安市中医医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从雪域高原到非洲大陆,从地震灾区到抗疫前线,三院人以实际行动书写医者大爱。2020年以来,北医三院人先后驰援武汉、长春、拉萨等地,进行医疗支援。13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北医三院本部共派出5支队伍近200人,为北京冬(残)奥会三赛区提供医疗保障。北医三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荣获“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医院持续开展援藏、援疆、巡回医疗、医疗帮扶。十年间,10批61人次参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在雪域高原接力帮扶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9批共计17名援疆干部陆续赴疆,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北医三院国家巡回医疗队73位三院专家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26家医院。近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200余人次支持山西省大宁县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核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誉见证历史,奋斗开创未来。北医三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积极进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北医三院“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医三院人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数据更新至:2025.3)
医院官网 https://www.puh3.net.cn/
第二门诊部 中央党校院区 院本部 机场院区 北方院区
推荐阅读
大姨妈不下来怎么办喝点什么好
2025-06-30 11:31:29
大姨妈不下来怎么办喝点什么好
氧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03 08:56:10
氧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速怎么根治
2025-07-02 11:48:40
窦性心动过速怎么根治
女性分泌物异常是什么原因
2025-07-03 13:41:45
女性分泌物异常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