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为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在康德瑄、李美琳等老一代专家的领导和樊东升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医、教、研等许多方面都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趋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科室分为门诊、病房、急诊、检查室等多个部门,并设有卒中单元、急诊卒中绿色通道等,拥有住院床位共105张,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就医机会和更好的治疗环境。近年来我科临床业务能力逐年提高,专业逐步细化,年门诊人数约13万余人次,急诊2万人次,年均出院人数约1100人次/年,平均住院日14.95天。

近年来,科室先后获评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防控基地医院、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在北京市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专科排名名列前茅,主持的“神经内科学”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办了“北京大学卒中论坛”、“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继续教育项目。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近千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运动神经元病单中心病例库,在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与神经外科、介入血管外科联合成立的脑血管病中心,在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及二级预防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北京市先进职工小家和北京大学模范职工小家,是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楷模之一。

神经内科现有职工64人,包括本科室在职医师31人,护士27人(正式在编15人,合同制护士12人),助理研究员1人,临床技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7人,博士学位28人;另有返聘教授/主任医师4名。科室人员年富力强、成员间专业互补,各有所长。我科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目前在岗1人,硕士生导师10人,目前在岗4人,是神经病学博士后工作站,迄今已培养研究生100余名。我科现设有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病、神经电生理、神经肌肉及遗传病、神经免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睡眠障碍等多个专业组,并有独立的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和神经病理实验室,能够开展多项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近十年来,科室稳步发展,实力不断提升,2012年入选神经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我科特色专业为运动神经元病,拥有全国最大的运动神经元病诊疗和研究中心,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就医机会的同时,也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单中心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在国际上亦有较大的影响。我科充分发挥科室传统电生理研究的优势,注重传承,近年来相继培养了中青年骨干医生张朔、王娟、黄润州、蔡笑等。我科每年定期组织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习班,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且为我国电生理检查水平的提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我科联合神经外科、介入科、超声科等学科,于2014年10月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2015年4月被评为国家卫健委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及“高级卒中中心”。

经过不断努力奋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护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和学术研究中心,在全国神经病学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几代科室领导的运筹帷幄,离不开全科同仁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兄弟科室乃至全国同行的大力帮助,更离不开医院领导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关心和支持。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s a ke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Under the great effort of the old leaders, Prof. Kang Dexuan and Prof. Li Meilin, and the new leader, Prof. Fan Dongsheng, achievements in clinical work, academ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have reached top levels in China. The department include multiple sections, including outpatient clinics, inpatient wards with a total of 105 beds, an emergency section, examination rooms, a stroke unit etc. The annual numbers of outpatients and the emergency section are about 130,000 and 20,000,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nnual discharge is about 1,100 patients/year, with an average of 14.95 days in hospital.

Our department is a National and Beijing Key Clinical Specialty, a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Doctors and Postdocs, a National Clinical Pharmacology Base, 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ase, a Beijing Training Base for Neurologists etc. The Neurology course taught by our staff was rated as a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department has been funded with nearly 10 million yuan by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search foundations, and hundreds of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We have established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universities such as Stanfo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Ulm University in Germany, an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in Australia. We have the world's largest single-center database of motor neuron disease, with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the field. Th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enter established jointly with the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and the interventional 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 has profound experience in thrombolysi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management.

There are 64 employees in the department, including 31 doctors, 27 nurses, 1 assistant researcher and 5 clinical technicians. Our department has 4 doctoral supervisors (1 currently on duty) and 10 master supervisors (4 currently on duty), and we have trained more than 100 graduate students so far. Motor neuron disease is the strongest speciality of the department, with pronounced influence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n addition, multiple professional groups in other areas have been refined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euroelectrophysiology, neuromuscular and genetic diseases, neuroimmunology, Parkinson's disease, 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pathic pain and sleep disorders etc. We have a neuroelectrophysiology laboratory and a neuropathology laboratory, where a number of routine and special examinations can be carried out.

After continuous hard work,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has now developed into a 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an academic research center, integrating medical treatment,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nursing. We are dedicated to further boost our influence in the field and provide outstanding medical service for more patients.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多年以来,北医三院医疗服务量和效率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现有床位2300余张。2024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超过550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8万余人次,年均手术11万余例,平均住院日为4.3天,居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3月,北医三院入选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北医三院连续六年获得了A++。北医三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作为多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医三院脊柱外科为国内最强学科;生殖医学中心治疗方法最全面,规模为国际最大中心之一,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角膜移植、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方面居国内第一方阵;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康复治疗、心血管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学科强院”的理念,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医院拥有27个(35批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骨科(三次获批)、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三次获批)、妇产科(两次获批,“十二五”期间妇科、产科分别获批)、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两次获批)、神经内科(两次获批)、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两次获批)、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治疗专业)、急诊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血液内科。此外,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危重医学科、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感染疾病科、中医妇科、生殖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分别是国家产科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生殖医学科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医院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名单。生殖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中医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2024年,医院获批4个新遴选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加强MDT和罕见病全程管理,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周末门诊、晚间门诊服务更多患者,无痛医院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门诊综合预约平台,拓展优化特需医疗、国际医疗服务。智慧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线上线下为患者构建安全、便捷、智慧的数字化医院新体验。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七级评审与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四级评审。互联网医院功能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底,注册用户达230余万,互联网诊疗及咨询累计服务近70万人次。作为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先,促全面发展。医院成立教育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北医三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相关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神经内科团队荣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医院每年承担近700名本科生、700余名研究生、近60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近2000名进修医师/护师的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承担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本科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院设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点,33个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国自然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地方医院首位,乔杰院士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北医三院多项重大举措接连落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019年,成立医学创新研究院,并牵头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北医三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产业开发研究院正式启用。医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了院-校联合新模式,持续推进院-企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北医三院现拥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2024年,胃肠肿瘤医-X 协同创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肾代谢与免疫炎症创新药械临床评价获批,医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北医三院深入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医疗联合体综合评价前列。12个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及海淀中东部综合医联体,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第二门诊部、中央党校院区、机场院区、北方院区垂直管理,同质化管理落地见效。北医三院托管海淀、延庆两家区属医院,助力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托管延安市中医医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从雪域高原到非洲大陆,从地震灾区到抗疫前线,三院人以实际行动书写医者大爱。2020年以来,北医三院人先后驰援武汉、长春、拉萨等地,进行医疗支援。13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北医三院本部共派出5支队伍近200人,为北京冬(残)奥会三赛区提供医疗保障。北医三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荣获“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医院持续开展援藏、援疆、巡回医疗、医疗帮扶。十年间,10批61人次参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在雪域高原接力帮扶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9批共计17名援疆干部陆续赴疆,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北医三院国家巡回医疗队73位三院专家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26家医院。近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200余人次支持山西省大宁县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核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誉见证历史,奋斗开创未来。北医三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积极进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北医三院“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医三院人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数据更新至:2025.3)
医院官网 https://www.puh3.net.cn/
第二门诊部 中央党校院区 院本部 机场院区 北方院区
推荐阅读
产后抑郁怎么治疗​
2025-07-31 09:11:36
产后抑郁怎么治疗​
怀孕后宫缩有什么症状
2025-07-29 09:09:13
怀孕后宫缩有什么症状
翼状肩胛怎么办
2025-07-28 19:12:00
翼状肩胛怎么办
孕期牙髓炎怎么治疗
2025-07-27 17:35:45
孕期牙髓炎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