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地,集医、教、研为一体,是世界上诊疗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生殖健康研究中心,围绕生殖内分泌和不孕症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其临床应用型基础研究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近三年门诊量1,796,368人次,完成新鲜IVF周期52,472个,是国内首批生殖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先后诞生了我国大陆首例和第二例试管婴儿、首例赠卵试管婴儿、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及世界第二例、国内首例“三冻”试管婴儿等。

生殖医学中心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从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到中国工程院乔杰院士的有序传承建设下,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为主要学术骨干,结构稳定、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团队充分发挥协同创新能力,整合优质资源和技术力量,打破学科及领域壁垒,围绕生殖健康前沿领域、重大社会和临床需求、疾病诊治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引领国际、深度融合的临床、基础、转化研究,在围绕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开展高质量临床诊疗及病因研究,构建生育力检测和安全评估的体系,研发出生缺陷及遗传病防范新策略,提高疑难不孕诊治成功率及生育健康水平;多次牵头制定本领域行业规范、诊疗指南等,具有高度的学科规划及引领能力。

开展临床治疗方法改进的应用研究,体外常规受精、单精子卵细胞内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辅助孵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囊胚培养、卵子冷冻等所有国际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均已在中心广泛应用。同时,在生殖障碍性疾病、妊娠相关疾病、胎源性疾病、生育力保护保存、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及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临床诊疗策略的修订完善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诊疗水平。治疗全国各地转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血栓栓塞、多胎妊娠减胎术等患者,专科疑难病症患者、疑难病症外省就诊患者占比超过半数,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育健康疑难危重症诊疗水平。

在发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同时,积极探索微创手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采用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病变、宫腔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并针对因恶性肿瘤放化疗及其它一些影响生育的问题,近三年,完成生育相关微创手术28,744例,其中多部位妊娠和罕见部位妊娠疑难手术经验具有独创性并传授推广。

生殖医学、产科学及遗传学的多学科合作,针对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在全国10省市开展从社区到医院的全方位生殖疾病防控网络建设,建立了全国性社区常见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病例库、全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现况监控示范基地、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数据库、生物样本库和信息资源平台、诊治新技术转化研究、临床评价平台及循证医学研究平台等国家级临床医学平台。

作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及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建立并完善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体系,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实现遗传性疾病着床前及产前诊断技术、胎儿医学治疗技术突破及恶性肿瘤早诊和保留生育功能的综合治疗。协助组织和实施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的评审和校验工作。在疫情期间,组织全国专家研讨制定辅助生殖技术实施中的防控策略。

研发无创、精准、高效的孕前/胚胎植入前/产前筛查、诊断技术以及出生后早期诊断干预新技术,跨学科合作揭示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器官形成调控机制,国际首创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新方法MARSALA,完成“单基因检测、染色体鉴定及连锁分析”三重诊断,诞生了世界上首例MALBAC婴儿,提高诊断精准性,降低成本,推广至50余家中心,已为2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胚胎遗传学诊断,出生缺陷防控水平位居国际领先。

一直坚持临床-科研相互转化的特色,在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出生缺陷防控国际合作基地等多个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构建起了战略规划、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转化、疑难诊治、人才培养、普及推广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研究平台,为妇产疾病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研究成果在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自然》、《科学》、《细胞》等上发表,并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学科综合实力、影响力及声誉不断提升,在2016-2019年度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在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生殖医学蝉联专科及声誉两项第一;是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健康)、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等。2018年,北医三院辅助生殖技术系列研究成果作为改变民生的临床技术唯一代表,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团队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以服务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高度重视和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援助西藏、新疆、广西、赣州等老少边区,帮助培养基层医护人员、组织基层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同时高度重视科室团队素质建设,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以及“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将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保障母婴安全是亿万家庭对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因爱而生,为爱而生”,关爱从生命的起点开始,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一直不懈的努力;生育健康、茁壮成长,我们坚持做好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不断提高生育健康保健服务水平,以不孕症诊治为核心、以得到健康后代为目标,为千万家庭排忧解难、送去幸福。愿每一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每个被宠爱的人,都是幸福的宝宝,祝福每个家庭梦想成真!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多年以来,北医三院医疗服务量和效率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现有床位2300余张。2024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超过550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8万余人次,年均手术11万余例,平均住院日为4.3天,居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3月,北医三院入选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北医三院连续六年获得了A++。北医三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作为多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医三院脊柱外科为国内最强学科;生殖医学中心治疗方法最全面,规模为国际最大中心之一,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角膜移植、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方面居国内第一方阵;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康复治疗、心血管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学科强院”的理念,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医院拥有27个(35批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骨科(三次获批)、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三次获批)、妇产科(两次获批,“十二五”期间妇科、产科分别获批)、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两次获批)、神经内科(两次获批)、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两次获批)、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治疗专业)、急诊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血液内科。此外,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危重医学科、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感染疾病科、中医妇科、生殖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分别是国家产科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生殖医学科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医院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名单。生殖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中医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2024年,医院获批4个新遴选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加强MDT和罕见病全程管理,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周末门诊、晚间门诊服务更多患者,无痛医院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门诊综合预约平台,拓展优化特需医疗、国际医疗服务。智慧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线上线下为患者构建安全、便捷、智慧的数字化医院新体验。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七级评审与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四级评审。互联网医院功能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底,注册用户达230余万,互联网诊疗及咨询累计服务近70万人次。作为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先,促全面发展。医院成立教育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北医三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相关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神经内科团队荣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医院每年承担近700名本科生、700余名研究生、近60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近2000名进修医师/护师的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承担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本科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院设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点,33个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国自然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地方医院首位,乔杰院士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北医三院多项重大举措接连落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019年,成立医学创新研究院,并牵头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北医三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产业开发研究院正式启用。医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了院-校联合新模式,持续推进院-企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北医三院现拥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2024年,胃肠肿瘤医-X 协同创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肾代谢与免疫炎症创新药械临床评价获批,医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北医三院深入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医疗联合体综合评价前列。12个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及海淀中东部综合医联体,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第二门诊部、中央党校院区、机场院区、北方院区垂直管理,同质化管理落地见效。北医三院托管海淀、延庆两家区属医院,助力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托管延安市中医医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从雪域高原到非洲大陆,从地震灾区到抗疫前线,三院人以实际行动书写医者大爱。2020年以来,北医三院人先后驰援武汉、长春、拉萨等地,进行医疗支援。13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北医三院本部共派出5支队伍近200人,为北京冬(残)奥会三赛区提供医疗保障。北医三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荣获“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医院持续开展援藏、援疆、巡回医疗、医疗帮扶。十年间,10批61人次参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在雪域高原接力帮扶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9批共计17名援疆干部陆续赴疆,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北医三院国家巡回医疗队73位三院专家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26家医院。近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200余人次支持山西省大宁县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核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誉见证历史,奋斗开创未来。北医三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积极进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北医三院“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医三院人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数据更新至:2025.3)
医院官网 https://www.puh3.net.cn/
第二门诊部 中央党校院区 院本部 机场院区 北方院区
推荐阅读
儿童药物性哮喘怎么治疗
2025-06-30 08:45:24
儿童药物性哮喘怎么治疗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该怎么治疗​
2025-07-01 15:45:53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该怎么治疗​
大便干硬拉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2025-06-30 18:33:28
大便干硬拉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拉屎有肉球脱了一会儿回去怎么了怎么办
2025-06-30 15:43:14
拉屎有肉球脱了一会儿回去怎么了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