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危重医学科

1986年初,由全国著名危重病专家陈浩辉教授带领的医护人员组建成了国内最早的监护病房之一:外科监护病房。1991年7月原外科监护病房搬入三病区新大楼正式成立危重医学科(ICU)。2005年底,危重医学科搬入新的外科大楼,床位19张,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全单间ICU病房,配备有现阶段先进的硬件设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危重病学科的建立,既提高了医院的总体医疗救治水平,也标志着医院向现代化的建设迈进。在金清尘和陈浩辉等教授的领导和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从建科伊始的4张床位发展到如今拥有19张床位,年均收治病人由200例到如今的1000余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危重医学科现有特聘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的医生队伍和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50多名训练有素的护士组成的护理队伍组成。危重医学科拥有现今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Drager吊塔,Drager Evita XL、 Servoi、PB840等呼吸机,Picco监测仪,Aquarius床旁血滤机,自动咳痰机、输液泵管理系统、便携式超声等,硬件环境及设备目前居国内一流。

危重医学科陈浩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极其重视临床一线工作,对危重疑难病人经常亲临床旁进行观察和治疗,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外科和危重医学科成功抢救了许多被认为救治难度极大甚至救治无望的病人。数十年来,陈浩辉教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救治疑难病例和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能在极其复杂的病情变化中把握正确的治疗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把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降至20-30%。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实行安全低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了原发病无法救治的病例外,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没有发生过因为呼吸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的病例。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把重症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定为120-130mg/dl以下,使危重医学科的危重病人死亡率一直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

危重医学科金清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病人的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方面总结了许多技巧和经验,并手把手交给年轻医生。并在国内较先提出气管插管病人膨肺的方法,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大大降低。

近年来,在朱曦、么改琦及马朋林主任带领下,大力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组织科室力量编写北医三院ICU工作手册,使科室工作有据可依,规范高效。同时科室频繁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新项目。近年有多名医生经过努力获得博士学位,多位医师出国进修。科室划分出四个专业组:1. 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组 2. 危重病胃肠专业组 3. 危重病血液净化组 4. 危重病感染凝血及孕产妇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目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自的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新项目有:持续床旁高流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休克的早期及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AGDT);ARDS的肺复张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技术;颅脑损伤的颅内压检测及亚低温治疗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综合治疗等以及ECMO治疗严重呼吸衰竭。危重医学科还在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高位颈脊髓损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病人死亡率低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度评分APACHE II预测值,年均总死亡率低于5%,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10%,救治了数名6个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了危重病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誉。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有我们的身影,如SARS、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安保工作、甲流等。2009年底,采用ECMO技术首例成功救治重症甲流患者,受到业界赞誉。近5年科室发表文章共50多篇,其中SCI8篇,全科共申请到国家、省部级各种基金10项。多次举办全国培训班,收到很好的反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多年以来,北医三院医疗服务量和效率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现有床位2300余张。2024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超过550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8万余人次,年均手术11万余例,平均住院日为4.3天,居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3月,北医三院入选全国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北医三院连续六年获得了A++。北医三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作为多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医三院脊柱外科为国内最强学科;生殖医学中心治疗方法最全面,规模为国际最大中心之一,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角膜移植、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方面居国内第一方阵;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康复治疗、心血管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学科强院”的理念,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医院拥有27个(35批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骨科(三次获批)、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三次获批)、妇产科(两次获批,“十二五”期间妇科、产科分别获批)、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两次获批)、神经内科(两次获批)、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两次获批)、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治疗专业)、急诊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血液内科。此外,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危重医学科、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感染疾病科、中医妇科、生殖医学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分别是国家产科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生殖医学科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组长单位。医院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名单。生殖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中医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2024年,医院获批4个新遴选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创新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加强MDT和罕见病全程管理,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周末门诊、晚间门诊服务更多患者,无痛医院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门诊综合预约平台,拓展优化特需医疗、国际医疗服务。智慧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线上线下为患者构建安全、便捷、智慧的数字化医院新体验。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七级评审与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四级评审。互联网医院功能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底,注册用户达230余万,互联网诊疗及咨询累计服务近70万人次。作为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为先,促全面发展。医院成立教育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北医三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相关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神经内科团队荣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医院每年承担近700名本科生、700余名研究生、近60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近2000名进修医师/护师的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承担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本科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院设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点,33个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医三院始终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国自然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地方医院首位,乔杰院士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北医三院多项重大举措接连落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019年,成立医学创新研究院,并牵头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024年,北医三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产业开发研究院正式启用。医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了院-校联合新模式,持续推进院-企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北医三院现拥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2024年,胃肠肿瘤医-X 协同创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肾代谢与免疫炎症创新药械临床评价获批,医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北医三院深入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医疗联合体综合评价前列。12个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及海淀中东部综合医联体,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第二门诊部、中央党校院区、机场院区、北方院区垂直管理,同质化管理落地见效。北医三院托管海淀、延庆两家区属医院,助力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托管延安市中医医院,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医三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从雪域高原到非洲大陆,从地震灾区到抗疫前线,三院人以实际行动书写医者大爱。2020年以来,北医三院人先后驰援武汉、长春、拉萨等地,进行医疗支援。13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北医三院本部共派出5支队伍近200人,为北京冬(残)奥会三赛区提供医疗保障。北医三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荣获“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医院持续开展援藏、援疆、巡回医疗、医疗帮扶。十年间,10批61人次参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在雪域高原接力帮扶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9批共计17名援疆干部陆续赴疆,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北医三院国家巡回医疗队73位三院专家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26家医院。近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200余人次支持山西省大宁县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核心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誉见证历史,奋斗开创未来。北医三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抓住新机遇,积极进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实现北医三院“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医三院人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数据更新至:2025.3)
医院官网 https://www.puh3.net.cn/
第二门诊部 中央党校院区 院本部 机场院区 北方院区
推荐阅读
长期跑步对男性好处有哪些
2025-07-03 09:23:09
长期跑步对男性好处有哪些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7-02 13:44:29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宫颈粘膜慢性炎严重吗,怎么治疗
2025-07-04 19:46:33
宫颈粘膜慢性炎严重吗,怎么治疗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7-02 13:03:15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